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97章 魏国公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97章 魏国公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说话的是馄饨张,他身后,一个青年小伙上来了,腆着脸道,“四王子,也给俺指一条挣钱的道呗!”

“你想上哪儿挣钱去?”朱高燨边说,脑子里转了无数个念头,都是他昔日在抖音上看到的一些教程。

“都行,弄吃的,弄穿的,只要能挣钱,俺不怕吃苦!”

“我说呢,你这小子这次赶这么勤,跑到我这儿来,原来是不怀好意,行啊,先说说,你有啥本事?”朱高燨一屁股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来。

众人都笑起来了,才和朱棣攀谈得很欢的几个老丈看朱高燨的眼神,那叫一个亲切啊,比看自家崽还要亲。

这是朱棣从未见过的儿子的一面,他没想到,儿子居然能够为了老百姓纡尊降贵到这种程度,而他也发现,儿子和老百姓在一起,似乎更自然,他活像是生活在老百姓中的一人,与这些人没有任何隔阂。

这个认知,让朱棣非常震惊,有些害怕,但也很快释然,心中有了一个坚定的念头,他是为了儿子才造反,他造反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将来有个好皇帝!

果然,都是天意啊!

朱高燨在这边和老百姓们享受胜利的喜悦,李景隆却是灰头土脸地在德州城里养精蓄锐,六十万大军啊,他如今成了个光杆司令。

徐辉祖坐在他的对面,心情非常复杂,他做梦都没想到,他那大舅子居然还能做到这一步。

身为曾经主动为朱允炆潜伏在朱棣身边的探子,徐辉祖比任何人都清楚,朱棣最初和朱允炆之间的实力差距。

朱允炆坐拥天下,朱棣只有一个小小的燕王府。

朱允炆是太祖皇帝手把手教出来,名正言顺的皇帝,朱棣只是一个藩王,不占大义。

朱允炆可调遣天下雄兵,朱棣只有八百亲卫,困兽一只。

而今天,被关在笼子里的雄狮,终于挣脱了牢笼,扑了出来。

早知如此,徐辉祖心里最清楚,他在后悔什么,妹夫对妹妹可以说一往情深,这么多年,王府里连个有名分的侧室都没有,几个孩子都是出自妹妹,若妹夫能够得偿所愿……

徐辉祖闭了闭眼睛,若妹夫能够得偿所愿,魏国公府在妹夫手里,比在朱允炆手里自然是要更加自在一些。但魏国公府是不可能更进一层了,而这,正是徐辉祖一开始没有选择朱棣的原因。

哪怕魏国公府帮朱棣造反成功,魏国公府不可能也更加不敢企望更进一层,那是要掉脑袋的事。

而万一魏国公府帮了朱棣,最后没成功呢?徐辉祖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这也是,去年四月逢太祖忌日,三个外甥进京,徐辉祖愿意舍弃三个外甥,建议朱允炆将三个外甥留下的缘故。

三个外甥是他向朱允炆递出去的投名状。

六十万大军啊!

一场仗,居然只打了两天,就溃败至此。

想到将来,万一朱棣果真登顶,魏国公府将里外不是人,徐辉祖恨不得扑上去将李景隆干死算了。

“曹国公,您好歹说说,怎么就到了这一步了?”

李景隆腾地站起身来,手指着徐辉祖,“燕王为何会有那么厉害的武器?我一直纳闷,那武器是不是你魏国公府偷了兵部的图纸给他的?”

徐辉祖脸色大变,他一身好涵养此时破功,磨着牙,眼神阴冷,“曹国公,请慎言!”

“慎言?”李景隆觉得,他必须为溃败找一个好的借口,“呵呵,那魏国公,你告诉我,燕王的武器装备从何而来,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

只要想到,他逃跑的时候,朱棣都快追上他了,他的身后,从脖子到后背一直凉飕飕的,他就不寒而栗,北平城下的地雷,郑坝村的炮火,白沟河的飞弹……李景隆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十辈子血霉了!

好端端的国公爷不当,不在秦淮河上摇曳的花船上搂着佳人睡觉,跑到这苦寒的北地吃炮弹枪子儿,他要太子太师的虚名做什么?要“捧毂推轮”的礼遇做什么?要斧钺旌旄的虚荣做什么?

他要是把仗打赢了,难道朱允炆还能给他封个王不成,看看朱允炆和朝廷的那帮文官们对他那些表叔们都是什么嘴脸,他要真的被封王,估计活不到过年吧?

这些念头在李景隆的脑子里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便转了个透,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有道理,燕王的那些逆天的兵器,别说给他六十万兵了,就是六百万,也不够填的。

徐辉祖没有见识过朱棣的武器,他虽然为武将之后,功臣庙首席徐达的长子,昔日也只是朱允炆的伴读,从未上过战场,但并不妨碍徐辉祖瞧不起李景隆,在他的眼里,李景隆就是一个草包。

眼下,两人却是捆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蚱蜢,徐辉祖将李景隆所说的话,全部当做借口,也没心思和李景隆分辨,“曹国公,你的功过,我评价不了,也没有资格,你我与其在这里争执,不如尽快收拢逃兵,在燕逆东进之前,整顿兵力,尽快做好迎战准备!”

李景隆一听说朱棣有可能会来,两股战战,双腿无力,为了不丢丑,直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四月底,李景隆徐辉祖还没有来得及将逃兵全部收拢,就听到了朱棣前来的消息,两人一合计,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李景隆这个主帅决定前往济南。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德州成了空城,府库存粮百万,对此朱棣非常满意,命人接管德州城,籍吏民,收府库,一时间,粮草不缺,军中上下,喜气洋洋。

朱棣忙着笑话朱高燨那份治军的理论,决定将队伍进行一番整编,尽快寻找出一套实用有效的打法,将德州的民政交给朱高燨。

军中,朱高燧心不在焉,低声询问朱高煦的意见,“四弟年幼,父亲怎么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四弟,如此,妥当吗?”

朱高煦是个粗神经的人,越是神经粗条的人越是有野心,可能是心思都放在远方和星辰大海了,对身边细枝末节的事情就非常不敏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