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农夫三国 > 318.人事

农夫三国 318.人事

作者:苍山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7:55 来源:笔趣阁

刘备的去向定下,邓季也不是立即就要出兵宛城,之前总还要准备一二。

当然,出兵也不能太晚。

贾诩的意思,最好在今岁冬季严寒到来前出军讨张济,因为袁绍、曹操注意力都还在别处,自家动作快、速战速决的话,这两家应该来不及有动作;若出意外战局拖延,面对马上来临的寒冬,袁曹来袭也要艰难许多,自家应变时间充足。

招待刘备诸文武的宴席一月后,郭援、阎行、温恢、牵招四位新近加入的文武被招入将军府中。

七月时晋阳一战,牵招被俘获,因念及家中不能降而求死,徐晃见他真诚纯孝,做主释放而去。其归邺城后,先被袁绍迁怒闲置,然待袁尚、高干归,言及战事,牵招算是有功,且又守节不降邓贼,又受褒奖。

只是为子弃并州不顾、任由邓季稳定西凉后方,袁绍志大才疏、任人唯亲的性子已为明眼人看得通透,心灰意冷的不是一个两个,此番征公孙瓒易县,便有人托疾称病、寻事由不随军。

袁绍领大军亲征易县,三子俱受令随军,邺城由郭图主事,防务并不紧。

最先选择背离去的是辛氏兄弟。辛评虽有劝韩馥让冀州之大功在前,然袁绍更喜袁尚,自家支持的袁谭居青州,实力还不如幽州袁熙,雁门时劝袁绍又已冒犯,恐遭其害,便与辛毗商议,辛毗对袁绍更是不满,只劝兄长领家族往南投曹操这位明主。

若在之前,曹操乃是仰袁绍鼻息渡日的,有邓季这大敌在,两家轻易不会交恶。若弃袁归曹,只怕邺城遣一使者至,曹操便得将其等送归问罪;然孟德迎天子之后,汉室数百年余脉不绝。大有人往附。又新败刘备,取徐、豫二州。声威大振,已不太惧兵多将广却才并州大溃、数年不得灭公孙的袁本初了。

天下名士皆知,边让之事后,曹孟德正努力弥补。只要还有称雄之心,应该不会再做出令士人寒心之举。

兄弟俩计议定,以重金厚酬关系历来不差的郭图,寻机合族渡河去投曹操。

郭图本贪财,得报辛氏离城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

辛氏前脚刚走,牵招亦不客气。他羡慕司州卒兵精甲天下,又有徐晃义释之事在前,便欲往投邓季。

他为武将,求令领军防备河内磐石军。要走比辛氏还容易,先暗中令人把家眷老小自安平国接出,秘密送往河内,自家再领亲信百余入河内请降。

如今,也不过才到长安六七日的功夫。

厅中人多,牵招新来,尽皆不识,听主公邓季介绍,左右军师、别驾徐庶之外,尚有长安令杨阜、高陵令张既、安邑令卫觊、狄道令石韬,校尉赵衢、姜叙、梁宽等人在。

四位新人入内,邓季先对郭援、阎行开口:“二位本皆大将,今既降我,自当重用,然司州军制与它处有别,将军职非功不授!或有屈才不如意处,尚请宽谅。今武职有二,可请自择:或为偏将镇守关隘,或为校尉征战四方!”

这些年下来,世间诸侯为拉拢武将,只怕官职给得不够高,各种将军、杂号将军已泛滥得紧,独邓季麾下,仍坚持职不轻授。

给出的两个武职,很明显,偏将位高又安稳,但再升迁的机会却小;校尉位低,不过逢战多,立功机会亦多。

阎行先答:“某有校尉足矣,愿为主公荡寇扫敌,待得功再求赏!”

郭援亦想硬气去学阎行,只是原先身为并州大将的,降司州后职位太低只怕被人取笑,又不似阎行年少武勇搏得起,沉吟好一会后,终于还是抬头:“某愿替主公守关隘、御外敌!”

二将都有了选择,邓季点头,对郭援道:“既如此,足下便可为偏将军,领两千卒兵守杜陵县!”

杜陵县属于京兆尹,离长安并不远,这里驻军除与黑铁卫一起协防长安外,最关键还能守住子午谷道出口,防备张鲁。

秦岭有六道,子午为王。

张鲁占高祖刘邦龙心之地汉中,然其五斗米教局限大,难纳名士豪杰为用,又与刘璋有杀母之仇,自两家交恶后,生死大敌便只在蜀中,这些年虽一直趁动乱大肆吸纳人口,却始终无力夺北地来称雄。

田丰、贾诩都认为张鲁无心进犯,不过必要的防范却不得不做。

子午谷之外,秦岭其余五道,武关早在邓季手中,库谷道通的是凉州金城郡,且要到唐朝时才开通,不在算中。其余陈仓道出口在陈仓县,且有散关,斜谷出口在郿县,傥骆道出口在武功县,都在右扶风内,相互离得不远,阎行不愿为偏将,邓季也不肯再派大将去,只三县各驻军一曲守卫便罢。

这次新组部队的卒兵来源,都为武威、安定二郡所收。

凉州空旷,马超虽已搞明白麴义降邓真相,然马氏全族已迁往长安,他在武威独木难支,庞德不会轻易随他起乱;形势不利,麴氏忙着安内,亦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起变故,还有车黍在侧看管,只能含恨忍辱待机,任由司州小吏在自家昔日地盘上清户籍人口田地、选拔卒兵。

凉州民风彪悍,武威、安定汉民数合计虽不过四万余户,十来万人口,然还有不少羌氐已认命留下,得原马腾降军加新降两郡百姓、大户部曲、羌氐外族中挑选过,所得卒兵共有万二之数。

说起来,邓季军中卒兵就以凉州人最多。

只是经过这些年折腾下来,善使长柄器械的西凉勇士早经过好几波磨难,这万二入选的新卒兵中,便以弓卒最多,足占去一半,有六千余,其余刀盾卒三千。戟卒两千余,力卒不足八百。

新配置给马超、庞德、杨秋三校的人马,各只千人,俱以力卒、戟卒、弓卒混编。半数百人将以上军官皆按惯例自老四军中抽调而来。

这些新卒兵补充荡寇等四军损耗本还不足。邓季却想再做它用。

郭援之后,邓季又对剩下的武将道:“前者虎牙军校尉宋宪战殁。其职尚缺,牵、赵、姜、梁四位,可有愿往者?”

宋宪死于阎行之手,但那时相互为敌。阵中各为其主,如今虽不会追究,但阎行不适合再往虎牙军中任职,邓季只问牵招、赵衢等。

四人一时俱沉吟,难下定夺,还是赵衢、姜叙、梁宽三个随司州时间略长,不怕因言获罪。梁宽直问:“不知余者主公如何安置?”

这也是要比较后才下决定,邓季如实道:“剩皆任校尉,往武威领千人,与马超、庞德、杨秋三校共讨羌氐、贼寇。并防麴义,吾意以七校为底,明岁新组一军,号‘奋武’,奋武将军以下皆按功给职!”

这又是司州旧例,去虎牙军中能得一个稳当的校尉,否则只能去新军中竞争。当然,也有可能得一个更显赫的将军位。

有马超、庞德、阎行在,梁宽自度争不到这将军,趁有先前问话之便,接上:“某愿往虎牙军效命!”

阎行不怕竞争,只是马超暴烈,他与其有旧恨,本不愿去武威,然而虎牙军也不利,梁宽口快,位置又只有一个,只得作罢。

事情便算定下,其余阎行、牵招、赵衢、姜叙皆得往武威去待命。

梁宽孤身往虎牙军任职便可,旧部便让与阎行统领,赵衢、姜叙都已有人马,只剩牵招校需到武威才能组建。

新校的军候、百人将会有老卒兵抽调,武威还能剩下四千五百弓卒与刀盾卒,邓季调拨其中三千往各处换伤残、年老卒兵,补充凉州监察与各县衙差役。

最后的一千五百人,全补充给退回河东的臧霸。

一直顶着空壳的武卫军,也终于要有点人马了。

司州文武分家,武事安排毕,邓季再转头对一干文士,先对温恢道:“吾不喜夸言空谈之名士,与君虽为旧识,却未知才干如何,然田师力荐,便且任为长安令,望足下速通司州各法,待来岁春,观政以定去留!”

卫将军府邸所在,长安令是要职,如今却安排给还需一边学习一边处理政务的年轻文士,定有不妥。然而温恢这年轻人田丰、田畴考校几次,皆认为才干在绝大多数县令之上,只好勉强定下,由田畴幸苦先带领一二。

邓季又对原长安令杨阜、高陵令张既、安邑令卫觊、狄道令石韬四位道:“司州文官升迁原需以政绩按部就班,四位立足未稳,本不当便赏拔任事,然凉州初平,各郡急需安顿回迁之民众,讨抚羌氐,协防麴义、张鲁,各县政务汇总,郡守不可再缺,这遭便为破例,望诸公勿负我!”

这四位县令虽政绩上佳,然而投入司州体系时间都太短,本不当就提拔起来,只是如今已占凉州大部,扩张得快,县以下基层文吏倒已渐渐充实堪用,只是实在缺能就近统筹分管一郡,减轻田畴、田丰、贾诩、徐庶政务压力的能人,只好破例。

除邓季先前所说原因外,杨阜、张既熟悉西凉情况,堪用;卫氏一族读书人最多,能出仕的也就多,急需拉拢再多压榨些人出来;石韬则为徐庶外第二位荆州名士代表,重用他可多吸引荆州士人。

这些,都是之前便与两位军师、徐庶商定下的,只是由邓季来宣布罢了:“冀县之战,韦康、赵昂多有功,迁韦康为右扶风,另赐勋田百亩、钱千缗、绢两百匹;赵昂升任汉阳太守!其余诸郡,石广元迁武都太守,卫伯儒迁安定太守,张德容迁陇西太守,杨义山迁武威太守!”

石韬、卫觊、张既、杨阜齐躬身:“喏!敢不效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