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叫朱重八 > 二十二 淮西武人集团(上)

我大哥叫朱重八 二十二 淮西武人集团(上)

作者:南城二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16:43 来源:笔趣阁

幸亏南京府衙占地及广,建筑宏伟,不然用来当坐汉王府,还有些寒酸。

府衙的正堂,已经改成了汉王的大殿,虽没有雕龙画凤,富丽堂皇,但也有另一番威势。

从门口开始,身着铁甲,壮硕的汉王亲军,如同标枪一半林立,每人之间都是等同大小,好似事先用尺子量过一样。

这些士卒大多出身淮西,乃至汉王麾下最为精锐的部队,也是汉王朱五最为狂热的信徒。

汉王府中,充斥着百战精兵的杀伐之气,也充满着阳刚正气。

正殿殿门前,数百头戴乌纱,身着朱紫的官员静静站立。另一边,则是穿着华丽盔甲,各个趾高气昂的武将。

无论文武,每个人都眼中,都闪烁着灼热之火。当初以身家性命谋取富贵前程,今日终于实现了。

只是未成想,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恍然中有些激动,又有些狂喜。

啪!啪!啪!

大殿正门台阶上,高大的铁甲武士,挥舞鞭子,三声鞭响。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挺直了胸膛。

朱玉一身新衣,站在门口,小脸绷得紧紧的,扯着变声期的脖子喊道。

“大王令,群臣上殿!”

吱地一声,厚重的殿门被打开。群臣整理衣冠,文以李善长为首,武以郭兴郭小三位为先。

短短的台阶并不长也不高,可是代表的含义却是君臣有别。

文臣们小心翼翼,武将们神采飞扬,甚至看着文官的表情隐隐有些不屑。

“这群书呆子,没有老子们卖命厮杀,你们能穿上官府?”

不知一个人这么想,队伍在行进时,便有些杂音。

“噤声!”郭兴回头,冷冷呵斥。他资格最老,性子沉稳,又是朱五的义弟,军中悍将哪怕如常遇春也要避其锋芒。

“如今五哥是汉王了,不是以前和大伙随便喝酒骂娘的五哥了,回头要和大伙说说,得知道规矩。”

想着,郭兴转头,却不想正对上李善长焦急的目光。

老李嘴里说的啥?

李善长的嘴巴似乎在动,到?倒?岛?

他娘的,是刀!

郭兴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这节日整日记着,节骨眼上却给忘了。

朝会,武人不得带刀上殿。

“刀!”郭兴急到,“赶紧把刀解下来!”

众将恍然大悟,可是这些将领,如今身挂的都是工匠坊精心打造的宝刀,挂在皮带的玉扣上,一时半会还他娘的解不下来。

“大王令!”站在殿门口的朱玉忽然对郭兴笑了下,“今日,武将可配刀上殿!”

郭兴唱出一口气,朱五的脾气他知道,真要是今日闹出笑话,他说不上哪天就会翻出来。

路过朱玉的时候,本想对这个便宜侄子笑笑。

却听朱玉小声道,“三叔,爹说了,你们这些没长心的武将,肯定会忘。”

五哥,还是那个五哥!

闻言,郭兴和一众武将,直觉得心里特别暖和。

“臣等参见大王,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殿中,数百人附身下摆,黑压压的人头,磕头声呼喊声,让大殿的房梁都在嗡嗡响。

朱五坐在一张批了黄布的太师椅上,格外别扭。

他别扭,这椅子也别扭。没有龙椅,只能找了一把巨大的太师椅,批上黄色的布。椅子太大,两边扶手都够不到,坐起来空落落的。

心里也别扭,此刻,看着曾经朝夕相处,共同浴血奋战的兄弟,跪在面面。

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似乎距离一下拉开了,汉王千岁,听起来不如五哥亲热,也没有主公顺耳。

就在刚才,这些人没进来之前,朱五不住的幻想,等一下,第一次汉王朝会,会是个什么模样。

现在他看到了,心中却再也没有任何波澜,反而平静起来。

“众卿平身!”朱五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

“谢大王!”

众人如潮水般拜倒,又如浪一样起来。朱五的目光扫过去,武将还好,眼含笑意。文臣们,都是谦恭的低下头。

“今天,我立一个规矩,以后朝会不要跪了,鞠躬就行!”

“大王不可!”朱五正说话的时候,文臣中一人直接出列。

负责定远军屯田的杨宪,只见他义正严辞,“大王此言差矣,大汉既已立国,汉王既已登基,此乃君臣之大礼,国之根本也也!”

“我...”

朱五刚要说话,又一文臣出列。

滁州时归附的老儒陶安,“臣失礼,但大王既登记汉王大位,不可称我!”

老子连我都不能说了,非要说寡人?老子想怎么说叫就这么叫。

瞬间,朱五气得满脸通红。

第一天朝会,就碰钉子了,还是两颗。

“知道了!”朱五忍着气。

臣子的作用就是约束帝王,约束帝王的权力,约束帝王的行为,约束帝王的狂妄。

一个好帝王,胸怀要宽广,要虚心听取意见,哪怕心中烦躁,也要给予臣子尊重。

朱五一边边的在心中默念,那些在史书上学来的得失。

就好像唐太宗对魏征,太宗皇帝一代雄主,对魏征也曾想过,你等着老子早晚宰了你这个乡巴佬。但是面上,依旧耐心听取。

“今日是咱们大汉的第一次朝会。”朱五开口,朗声说道,“说实话,我...寡人没想过,这一天来的这么快,但是寡人坚信,咱们这些人早晚会打出一片天地。

因为,寡人的身边有你们!”

众臣默不作声,侧耳倾听。

“你们跟在寡人身边,浴血奋战死人堆里打滚,阎王殿上逃命。你们跟在寡人身边,风餐露宿衣食寒酸,却不离不弃出谋划策。

有今日之大汉,寡人,谢谢诸位!”

“大王千岁!”众臣,齐声回应。

“所以今天,咱们别的不说,第一件事,论共欣赏。”不经意间,朱五放松许多,笑了笑,“老子....寡人说过,和诸位同富贵,今日兑现!”

文臣们抬头,眼中狂热。武将们轻笑,大殿中气氛不像刚才那边郑重。

“朱玉,念!”

朱玉拿着装裱成黄色的王旨,站在朱五宝座下面。

“汉王命,封郭兴为武成侯,征西将军,濠州都元帅!”

郭兴瞬间泪流满面,跪地听封。

宝座上的朱五心有所想。

“武成,遇到郭家小三,自己在这世上有了帮手,有了兄弟,是为武成。”

朱五称王,各军称号也要改。除了最精锐的汉王亲军之外,几年濠州起兵,郭兴部改名濠州都。

”封,郭英为武定侯,征东将军,定远都元帅!“

朱玉的声音中,小四跪在胸兄长边上,同样泪如雨下。

“小四也长大了,原来那个不要命的皮猴儿,也是将军了。

他娘的,老子在你身上操的心比谁都多,第一次见你,你挨饿,第二次见你被人打,后来又被老乞丐们堵在家里毒打,再后来差点死在和州。

小三,小四。你哥俩认识我开始,就跟着我。今日咱们共同富贵,只是我心里是始终有一份愧疚。莲儿,归根到底,因我而死!”

想到此处,朱五的柔和的目光和郭家兄弟相对,那俩人泪中带笑,嘴唇动动。

俨然是在喊,五哥。

“等会!”朱五止住朱玉,轻生说道,“小三,小四,五哥已经托人去濠州,寻访你爹娘的坟了。过些日子就迁来,葬在莲儿边上,圆坟那天,咱们兄弟一块去!”

咚,郭家兄弟同时磕头,泣不成声。

“哥!”

“郭小三,郭小四在汉王心中还是比别人更重。武成,武定,封侯取其寓意。”文臣中,李善长琢磨道,“对了,还有二虎等人。汉王信任的,还是淮西人,淮西人中又属濠州从龙起家之人。”

“封二虎为武兴侯,镇南将军,和州都元帅!”

“二虎也沉稳了,是男子汉了。遇到他,遇到那些小乞丐,自己的手里有了心腹兄弟,是谓兴。”

“二虎!”朱五出口道,“你小子订亲了,早点生个娃出来,跟五哥当儿女亲家!”

“哎!”二虎咧嘴傻笑,一如既往的憨厚。

“封常遇春,怀城侯,威远将军,陷阵都元帅!”

“臣,谢大王!”

常遇春的大嗓门在殿上回荡,怀城侯,怀元是他的家乡。

这个名字,对于朱五手下第一猛将来说,意味深长。

“封,傅友德,忠勇伯,平南将军,汉王亲卫中军,破阵都元帅。”

傅友德古井不波,谢恩谢封。

跪下的那刻,脑中响起汉王的话。

你虽是后进之人,但战功赫赫,封侯亦可。但你为汉王亲军元帅,掌握铁甲重骑,为免他人闲话,所以绝味暂时低人一头。

汉王大恩,没齿难忘。

“友德原本北地小卒,汉王为伯乐,拔友德与微末,从此扶摇直上,声明显赫于大江南北。有次一声,友德唯效死尔!”

傅友德的目光和朱五碰触,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封廖永安,靖海侯,伏波将军,水军元帅。”

朱五的目光继续转动。

“老廖有功,不亚于常遇春等人。和州之战,淮安之战,为人勤勉踏实,性格沉稳。”

“俞廷玉,勤勇伯,水军副帅。”

“冯国用,武翼伯....”

“冯胜,武壮伯....”

“廖永忠,武威伯....”

“蓝玉,永昌子.....”

朱五绷着的脸上,露出笑容。

蓝玉跪在那,跟自己做了个鬼脸。

“小二,你还小,往后的日子还长。封你太大,怕你翘尾巴!”

………

今天加更一,12.30吧,一起放出来不太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