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叫朱重八 > 六十六 国运

我大哥叫朱重八 六十六 国运

作者:南城二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16:43 来源:笔趣阁

夜,雨应该是小了一些。

雷鸣电闪,也暂时得以停歇。

汉军的士卒们,纷纷在帐篷里烘烤着湿漉漉的衣甲,喝着热汤,对武昌城的方向破口大骂。

白天汉军轮番打了几场,每次都是差一口气就拿下城墙了。

但是每次,最后都功亏一篑。

郭兴的帅帐里,众将围座一团。冯家兄弟,王弼,蓝玉,郑遇春等人三三两两,小声说笑。

这些人或许年纪不是很大,但都是老将,打了无数仗,经验十足。两天的攻击,武昌城也没什么力气了。强弩之末,只靠一口气撑着。

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天明,再次攻城。

一个文吏走到郭兴身边,“大帅,这是今日伤亡的名册。”

郭兴小口的吃着馍,“念!”

“轻伤六百二,重伤四百七。战死一千二百人,大王的火枪兵战死二十六个。”

“伤的治,死的埋!”郭兴端着热汤喝一口,看看周围的将领们,缓缓道,“都说楚人悍勇,今日见识了吧?”

周围一阵轻笑,说实话,这点伤亡不算什么,再说这些将领们,有几人心里把死人当回事。

打仗哪有不死人,可以整个大汉,除了朱五,就没有几个爱惜士卒姓名的。

况且,死的大多数是整编的淮西军和九江的降军。淮西军也不全都是淮西人,他们中还有许多是朱重八当日收编的元军。

明日破城,他们依然还是先锋主力。只有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才是合格的汉军。

不过扪心自问,武昌的守军,的确是悍勇,保卫家乡悍不畏死。可是,战争不是靠着悍勇就能取胜的。

此时,王弼在边上忽然问道,“三哥,咱们打下武昌,是不是就和那个啥鸟天完皇帝挨上了!”

“不但挨上了,还要揍她狗日地!”蓝玉笑道,“汉阳都给他抢过。”

这时?大伙的目光都看着冯家兄弟?正是他二人带来了军队,也带来了朱五的命令。

冯国用笑道,“正是如此?汉王说徐寿辉敢来就连他一块灭了?如果不敢来就滚出湖广!”

众将神情振奋?如此一来,大汉将尽有吴楚之地。

可是随即感觉不对,控制楚地,最要紧的是襄阳,难道这一路十几万军要一直沿江而上?

那早先设想的江西等地?谁去打呢?

再想问?只见冯家兄弟闭嘴不语。郭兴神色淡淡,只是喝汤吃馍。

众人便不再言语。

这时,郭兴放下汤碗?“明日天亮攻城,诸位回去歇息吧!”

“诺!”

转眼间,营帐里的人走得七七八八?郭兴站起身看着武昌的城墙。

此时,朱五也在看着地图。

夜已深,但是书房,大汉文臣武将汇聚,席应真,李善长,刘伯温。人们意外的发现,本该在浙江的傅友德,竟然也返回了南京。

打仗不是一成不变的,江西等地对于朱五的大汉,现在没有什么威胁。福建,浙东等地,更是连年烽火,官府对付海盗和盗贼,就已经焦头烂额,那里敢招惹朱五。

朱五的笔在地图上划着线,众人的眼神闪亮。

“如果,郭小三一路十五万人,克武昌,汉阳,汉口,沿江而上,攻克襄樊,随后派大将镇守襄阳,集合大军,掉头沿线吃掉楚地。”

“同时,傅友德带兵南下江西,反向绕一个圈子,把这些地方包起来。”朱五挥动手臂,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巨大的地盘。

“咱们大汉,一口气吃下去,行不行?”说完,看着众人,炯炯有神。

“如此一来,非三十万大军不可!”李善长道,“甚至更多!”

朱五的疆域日渐庞大,但汉军核心只有三十万人,郭兴带走六万,常遇春在江浙一带有五万,还剩下十九万人。其中还要除去各地的镇守,和南京的卫戍部队。

“兵不是问题,咱们可以边打边招。”朱五笑道。

一直以来,汉军招募的士兵,必须经过集中的训练,然后在分发给各军。

但是现在,这种方法太耗费时间,不如干脆以原有汉军为核心,不管是收拢的降兵还是壮丁,作为外围部队,攻城略地。

“主公,小心贪多勿滥!”刘伯温出言道,“打下来容易,但吃下去难!”

老成持重之言,地盘不是说打下来就是你的。

朱五笑道,“放心,有的是时间,慢慢吃!”

说完,看了看席老头。

老头说,不出意外,明年刘福通会在河南,拥立小明王韩林儿为帝,建国大宋。

再加上朱重八在山东,也势必和河南连成一片。河南山东,北方重地,联合起来威胁大都京师,元廷肯定使出吃奶的劲儿,去打他们。

自己这边则是有大把的时间,休养生息。现在趁着大乱未起来,把大汉周围的潜在威胁全部清除,然后徐徐图之。

早一天安定,就更多一分将来北伐的力量。

朱五走到这一步,如果还想着一个个城池的打,一点点的练兵,那他才是傻了。

“户部有存粮,可供应三十万大军一年半!”李善长说道,“若是算上一个月后的秋收,再想想其他办法,三十万大军的粮草,两年半不是问题。”

朱五笑着点头,李善长不是诸葛亮那样的任务,但胜在勤勉,精打细算,是个优秀的大管家。

席老头也说道,“工匠坊万余工匠,加数万工人,全力供应大军所需火药,炮弹,各种器械,大可放心。”

朱五再次点点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末将倒是觉得不用三十万人!”傅友德笑道,“主公给末将五万人,末将敢立军令状,扫平江西,再给主公多带回来是十万精兵!”

朱五大笑,麾下众将之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傅友德。那些从小跟着他的老兄们,勇则勇,忠则忠。

但是,打仗这东西,除了后天的学习,天赋和眼界也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傅友德有大将之才。

“我给你七万!”朱五看着傅友德说道,“江西要快,拿下江西,集合大军随时准备支援楚地。”

“诺!”傅友德正色道。

朱五看着臣子们,朗声道,“诸位,这次兴兵,是我大汉,第一次两路大军齐出,望各位同心协力,共创大业。”

说不紧张是假的,第一次大规模,大集团,打包抄作战。关乎大汉的未来,也必定决定,未来十年,天下大势的走向。

朱五只所以有如此的底气,南方无强敌是其一,现在统一了淮西诸地是其二,朱重八在山东,挡住了元军南下是其三。

如此大好的形势之下,打通襄樊,控制楚地江汉平原,再用两年地时间消化麾下领地。

届时,休养生息,天下谁能匹敌。

现在不动手,难道等着徐寿辉的人在湖北回血,发展壮大?

张士诚死了,朱重八放了,还与一个尚未露头的陈友谅。

既然你还没露头,按照朱五一贯作风,消灭在萌芽中。

“主公,臣有一言!”刘伯温说道。

“请讲!”

刘伯温看了一眼在座的武将,开口道,“此战,关乎大汉国运,臣请主公御驾亲征!”

朱五笑了笑。

~~~~

夜深,群臣散去。

三三两两走在路上,彼此言谈之中,带着控制不住的激动。

李善长慢慢走在最后,汪广洋在他身边。

“李公,主公为何不调回常将军!”

“浙西之地,土豪士绅众多,有常将军那个杀神,谁敢造次?”

闻言,汪广洋点点头。

如今大汉推行新政,免除了蒙元的苛捐杂税,清查隐藏人口,田亩。

别处都是顺风顺水,唯独浙西不太顺利。无他,土地都在士绅土豪手里,而且还大多是所谓的诗书传家的高门大族。

自从刘伯温做了大汉的礼部大臣,浙西一地许多读书人纷纷来投,单是汉王所用的都是出身贫寒地士子。

想必,不远的将来,汉王就要对这些地方大族,动手了。

随后两人又攀谈几句,各自上了自家的马车。

别人是打道回府,而李善长却是去了一个别的地方。

元廷使节,张昶的住处。

半夜三更来见人,本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但是张昶却喜出望外,到了南京之后,朱五好吃好喝供着,但是就是不说,招安的事。

听说李善长来了,张昶随便披了一件外衣,就出来迎接。

“李公!”

“张公,给您道喜呀!”

张昶心里一喜,莫非招安有眉目了,笑道,“还请李公直言。”

然后,二人分宾主落座。

“我家主公这几日,思来想去,觉得天恩不可辜负。”

张昶喜形于色道,“如此大善,只要肯归顺,朝廷能给得,一定给!世袭罔替淮国公,永镇金陵,名正言顺的诸侯,总好过自立的王!”

李善长又道,“朝廷如此抬爱,我等自是感激涕零。所以,刚才我家主公军议。”

“说什么?”张昶急道。

“为报答朝廷天恩,主公发三十万大军,沿江北上,扫平天完伪国!”

张昶顿时呆座。

你他妈的糊弄鬼呢?

什么为朝廷,是为了你自己的地盘吧?扫平徐寿辉,他的地盘还不是归你朱五。

就听李善长继续说道,“我家主公扫平徐寿辉,如此一来,朝廷可专心北方,刘福通,还有在山东的朱重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