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两百四十九章 热闹

两人放下董良的没有什么用的试卷,开始对其他的珍真正的考生进行阅卷。

阅卷工作两个人一起进行,并没有叫来其他的胥吏官员。

第一次武举考试,阅卷工作还算是新奇,两个人都希望能发掘出真正的人才来。

不论怎么说,能背诵一句兵法,来到这考场上,把试卷答的七七八八的人,都是不错的人才了。

在军队里可以成为一个小头目,优秀的可以成为中坚力量。

不过人真是不多啊!

即便是初步筛选一下,最后剩下的这些考生也还是有几个交白卷的,也许是会的实在太少,没碰上吧。

三十四份试卷,还算是有点价值,诸葛亮和关羽很快批阅了一遍。

旁的的中规中矩,只能说是可以任用,但是只从卷面上看不出这个人的才能到了那种程度。

只有一份试卷,令关羽和诸葛亮有些爱不释手。

不是说这份试卷回答水平有多么高超,实在是全靠同行衬托。

在一众文盲与略微认识一些兵法的人里,这个算是出类拔萃。

糟糕的试卷引起诸葛亮和关羽的报复性打分。

两人一致给评了个甲等。

诸葛亮道:“观此卷之行文,确实有武人之风。”

关羽哈哈大笑。

“孔明说话就是好听,你直接说他粗鄙不就行了吗?天下武人大多都是匹夫,不耽误上阵杀敌就是了!”

这份试卷,字迹潦草狂放,不拘一格,遣词造句也是十分的淳朴,因此诸葛亮觉得这是一个学过兵法的,但是应该没有学过其他的文化。

而诸葛亮当着关羽的面这样说话,关羽并不会感到冒犯。

反而是赞同诸葛亮。

因为关羽不是一般的匹夫。

关羽虽然自称一匹夫,但是熟读《春秋》,颇知忠义,行事有礼有节,即便是寻常儒生也做不到的。

关羽却道:“观此人策论,可知其行事与人品为一,需要敲打一二,沉稳沉稳。”

“这应该是个狂傲勇猛好用险计的人。”

诸葛亮认同关羽的分析。

只因为这个人在试卷上的回答,小战役冲杀,大战役夜袭。

在官渡之战的案例分析,却以袁绍之视角直接寻机决战,不留后路。

只因为袁绍兵多将广,若徐徐图之,自然使曹操陷入网中,不可自救。

而贸然决战,反而给予了对方一个改变战局的支点。

毕竟袁绍的兵马虽多,但论起来将领却逊色曹操一筹。

诸葛亮叹气一句:“可惜此人只有战术上的聪明,战略上却一窍不通啊!”

关羽笑道:“孔明好贪心也,如此良将,粗略一看,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偏偏要得到一个周勃,周亚夫那样的人才嘛!”

诸葛亮摇头笑笑,自己确实是贪心了啊。

“且掀开封条,抄录成绩吧!”

经过几次考试,董良又按照自己的记忆,给予了许多建议。

很快的意已经行成了一套完整的考试流程。

防止作弊就是其中之一。

不仅要防止考生夹带,还要防止考生与考官勾结,以至于考官徇私。

虽然这次是关羽和诸葛亮亲自主持,但是董良和诸葛亮的思想很大共鸣的一点就是要法治,不能随便以人的身份转移。

有了制度就要遵守。

于是乎还是启用了糊名制。

两人将糊名纸剖开。

“哦,义阳人?”

关羽有些惊讶。

关羽才从交州回来,前两次考试,他辅助刘备主持的交州的考试。

那里本地识字的人少,多是五湖四海来的避难的。

不过也已经在交州定居,算是刘备治下之民,因此糊名处的住址与姓名都是本地的。

而这一次,居然不是豫章四郡治下的。

关羽天天扒着董良的地图研究。

义阳自然知道是在哪里的,义阳靠近新野,离豫章还有段距离。

不过诸葛亮却已经习以为常。

“这些考生有许多都是周边各郡得到消息前来赶考的。他们大多或贫贱,或不得志,到豫章来找个机会。这里只要唯才是举,考试通过即可录用,机会很多。”

“义阳虽然不近,却也不足为奇。”

听了诸葛亮的解释,关羽赞叹道:“我与兄长起兵之时,千军万马中拼杀,屡立功勋,却只因为朝中无人,而得不到重用。”

“中原逐鹿那么些年,都是东杀西闯,却总不能有落脚的基业。”

“各地皆有世家,豪强,各自勾结,我们外来人,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世家与世家结合,要鱼肉乡里,兄长若愿意随波逐流,只能与他们同流合污,做一个替罪羊,才可能获得他们的支持。”

“成为他们的武器,成为他们的盾牌!可我们一直不愿意,心里总还有着一口气,也不全是为了天下苍生,只是不愿意这样低头!”

“我们可以投靠曹操,可以投靠袁绍,但我们是下属不是家臣,总有我们自己的志向要去实现,可这样怎么会被他们容忍呢!”

关羽说道动情处,也是忍不住红了眼,当年的种种艰辛,难以撼动男儿的心,可是这希望的曙光却让铁打的汉子感动。

“初时,我并不知这科举二字代表了什么,以为观之,无非是春秋里的为国举贤?如百里奚,管仲?”

“给出身寒微的人一个机会。我那时的高兴,是因为我感同身受,如今事实在眼前才知道,这是我兄长大业的希望!”

关羽激动的胡子发颤,好似绸缎一般。

关羽拉住诸葛亮,“孔明居功甚伟,存初居功甚伟!”

“我要代兄长好好感谢你啊!”

孔明笑道:“当年因为出身寒微没有基业,如今有科举,聚天下寒微之士,大事可成也!”

“关将军不必谢我,我们都要好好的去谢一谢存初,毕竟,这大业是我们大家的大业。不是关将军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主公一个人的事,是天下人共同的事!”

“是存初提出的科举,给了我们希望。”

关羽听完诸葛亮一番话,也连连点头,这是大家的事业,大家力往一处使,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

即便是不全是为了百姓,也有自己封侯拜相的私心,但是关羽喜欢忠义,刘备提倡仁爱,这样的人成就了大事,总是要好的多的。

关羽调整一下情绪,笑道:“既然如此,存初也不必去谢,马上要做我大哥的乘龙快婿,把我大侄女都交给他了,还要谢什么!”

“哈哈哈哈!”

两个人欢快的大笑。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刘备要女儿嫁给董良,董良自己也没有反对,只是刘备一直在交州,还没有机会当面说清楚。

……

“爹啊!我的亲事已经说定了,今天好不容易休沐,就要去咱家地里看看,你怎么又拉我进城里来逛啊!”

王朴有些无奈,跟着自己的老爹在城里的人群里穿梭,不敢跟慢了,怕被人群挤散,老爹年纪也不小了,在这人群里,万一跌倒,可就不妙了。

王老汉使劲往前挤,对儿子的婆婆妈妈有点不耐烦。

而周围的人又都对王老汉蛮不讲理的往里挤感到不耐烦。

终于在乱哄哄的一番拥挤,王老汉带着小儿子累的满头大汗,挤到了最里面一圈。

王老汉扶着擂台外圈的麻绳,看着圈里的空地和高台,对儿子道:“你懂什么,今天不是为了别的,今天武举考试最后一场,要比武呢!打的肯定精彩,必须得过来开开眼。”

王朴看着身后的人山人海,感受着背后的拥挤,和是不是因为人潮不经意的涌动传来的推背感,实在无奈。

这南昌县平时没发现有这么多人啊!

都哪里来的这么多人,要挤过来看热闹。

把这宽敞的大街挤的水泄不通。

嘈杂的声音简直要把这个小城淹没,王朴这样的人真的很不适应这样的环境。

王朴趴在王老汉耳朵上大喊:“爹!!太吵了!咱们回去吧!!打架有什么好看的!”

王老汉却带着气愤,“胡说八道什么啊!臭小子!你老爹我废了那么大的力气才挤进来,怎么能什么都不看就走啊!”

“可是以前劝你来城里看热闹你不是不愿意来吗?”

王朴大惑不解!

“你懂个屁!以前你不看时候,那时候官府免费给培训木匠活呢!只要去听课,完成技术条件,给免费送一套工具!谁不想要!”

王朴更不理解,“可是!你要学木工,我们家一开始就有一套买来的工具了啊!还比官府送的好啊!”

王老汉不想理会这个蠢儿子,官府送的东西是很一般,只是合格能用的量产产品,不如特地买来的。

但是!它免费啊!

“别叫唤了,耽误我看热闹,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就没看清,射箭都没看见,光看见举石锁了!”

正王老汉训叱儿子的时候。

听见有人在后面喊,“来了!来了!”

“快看,有人过来了!”

“过来了!”

王家父子也不再争吵,扭头看向高台之上。

那木台高数尺,空间不算大,只几个座位,台上放置的是最新式的木椅,可以用屁股坐,而不用跪坐。

黄色的底子黑色的粗隶,枣红的包边,还带着穗的大纛与其他一色的旗帜练成一片。

三个人走到高台之上,诸葛亮居中,关羽次之,董良再次!

诸葛亮因为是刘备任命为豫章四郡的一把手,加上是刘备亲自请来的,如鱼得水。

一般出席会议,位置仅次于刘备。

虽然徐庶来的比较早,但徐庶甘愿让位于诸葛。

所以这里虽然诸葛亮处处会询问关羽的意见,对关羽很是尊重,但是主位上还是得留给诸葛亮。

而董良如今虽然比较神秘,不介意功名官职,但是他的功劳所有人都放在眼里,在豫章四郡,除了诸葛亮,其他人没有人能压董良一头。

赵云也是和董良平起平坐而已。

当然这说的是在团队里的核心地位,不是说官职。

至于这科举考试,也是董良一手设计,与诸葛亮等人一起完善的,属于完完全全的主导者。

三人一落座,两个随从跟在后面,马良在董良身侧。

周仓接过关羽的锦袍,搭在臂弯,持刀而立,替关羽拿着兵器,站在关羽身后。

马良取出小旗一挥。

四下几声鼓响,几个壮汉敲鼓,百姓开始安静。

不是第一次看热闹了,都有经验了。

廖化骑马从后面出来,马蹄嗒嗒的敲在地上,带出来一哨仪仗队。

林立的长矛,腰间的毒弩,花蛇斑彩的盾牌,大漆黑红鞘的佩刀。

齐刷刷的迈着步子走出来,围着外面的麻绳圈转了一圈。

踩着鼓点,哗哗的走。

尘土飞扬,看的老百姓一愣一愣的。

然后围着麻绳圈边站好,长矛如林人如松。

只见街道两旁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二层木楼上,窗户打开,一群姐儿妹啊,挥舞着红黄蓝绿的手帕,往圈里挥手。

廖化一脸的不高兴,这时候也被吸引的忘了生气。

骑在马上,虽然不知道那一句,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但是心里的爽快是差不多的。

当然,这些姐啊妹儿的姑娘们,不仅对着气宇轩昂的仪仗队挥手,还对着那高台上的大将军挥手。

虽说关羽年纪大,但是谁人不爱大英雄。

而这些姑娘都知道正中间的诸葛长史虽然气宇非凡,但是有了家室。

唯有那个董先生,是个实打实的金龟婿,年轻权力大,为百姓办事,教化一方,威望也高,虽然不是特别帅,但是自有一股自信的风采。

于是乎也都热情的往木台上冲着董良挥手。

董良自然不是一个好色的人。

但是董良心里的平等和爱民观念,让他习惯了与民同乐。

别人对他热情,他自然也要用热情回报。

于是乎也在木台之上,冲着热情的楼上的姑娘们挥手示意。

这一下又让对面楼上一阵欢腾,彩袖翻飞,衣袂飘飘。

莺莺燕燕欢笑的东倒西歪。

董良看着百姓们高兴,他自然也高兴,这和男女没有关系。

只是一心沉浸于与民同乐。

突然好似铛的一声,董良感觉后脑勺剧痛,好似被敲锣一般。

董良痛呼一声:“哎呦!”

随即就难免的怒视左右。

一时间忘记了场合,看见诸葛亮正襟危坐的侧身才想起来不能丢人现眼。

佯装无事,火眼四处巡梭,这台子上只有五个人,谁那么大胆子打董良?

董良看看马良,不可能!

看看诸葛亮,这不像他的风格啊?

诸葛亮似笑非笑,羽毛扇挡着,董良也看不清。

莫非是关羽?

可是中间隔着一个诸葛亮,关羽够的着?

董良不明白了。

但是事情紧急,董良先把正事办了。

只能先按耐下心里的疑惑,开始主持考试。

三个领导,自然是最小的干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