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两百八十二章 诸葛亮遥对周公瑾

是夜,小舟飘零于大官湖上。

星汉灿烂映照湖水之中,一小舟似叶,人似蚁,处星河之中。

今夜月光好,群星有些稀疏,但在这干净的天空中,

仍然满身是星光。

大丈夫以酒酹江月,舟虽小,人不大,其志气却直冲云霄。

扁舟之上,也无火把,只靠月光照明。

正是暑气升腾之时,

勉强于此获得一些清凉,几个大丈夫有老有少,

也没有一个柔弱造作的。

周瑜举杯敬酒,吕蒙、韩当与黄盖恭敬同饮。

一个多月之间,只因为第一次作战不利,周瑜又调来黄盖,在这大官湖水之上原有三万兵马,周瑜手中一万最为精锐。

如今却只有两万出头。

出战被关羽打败,损失两千余人。

这段时间以来为了牵制住关羽又屡次小规模骚扰。

关羽谨慎之下也都慢慢试探,小规模征战数次各有输赢。

留下一些尸体双方似乎都很满意。

今夜月光如水,周瑜来了兴致,请众将湖上纳凉赏月。

也是想派遣一些最近的郁闷。

虽说是这几次征战互有胜负,但周瑜手里兵力不够,也感觉力不从心,每每设计,或骚扰,或夜袭,总被看破,到底还是略微处于下风。

这自然怪不了周瑜,

毕竟关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身边不仅将军比周瑜多,

战船比周瑜好,身后大哥比周瑜主公有眼光,卧龙凤雏在后,徐元直在西,一人看破一点也足以将周瑜之谋略破尽。

月光之下,一时间分不清湖水和青天。

好圆月,使黑夜有四分白昼色彩。

几人或在船头,或在船尾,各自随意跌坐,也无半个随从,划船也是亲自下手。

中间一小案几,周瑜与众人饮酒罢,往案几上铺上一层舆图。

这才打断了几人的心旷神怡,才知道都督今日还是忘不了正事。

“诸位请看!”

周瑜铺上舆图后,酒杯压住四角,请黄盖,韩当,吕蒙观看。

此舆图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虽然不如董良手中的地图清晰精确,

却也是江东人在大江上下多年的积累。

不过周瑜这一副显然是他将军帐之中的大舆图缩小到这一小张绢布上,便于携带。

黄盖等人不知道周瑜要他们看什么。

图上无法一水隔开两岸,南是彭泽与柴桑互为犄角,北上水寨与寻阳与之对抗,这些东西,几人也早已烂熟于胸。

周瑜笑道:“多日来征战不利,却不是一无所获。”

说着,取桌下之小酒盅在手一一布下。

放下一个,念一个名字。

“彭泽县有关羽坐镇,麾下一员老将名黄忠,两员悍将甘宁、刘磐,其子关平,还有两个不知姓名着常在关羽身侧。”

“柴桑有徐庶坐镇,宗预为辅,一小将曰赵统,近来黄祖又前来助阵。”

周瑜一个个数下去,这些都是近来与关羽交战之中刺探到的情报。

“而两地之南是海昏县,常有船只往来,我以为应该是刘备!”

“如今看来,诸葛瑾之弟说是自比管仲乐毅,可毕竟豫章与交州还需镇守,其内务也是交于诸葛亮。另有一奇谋之庞士元则应该与刘备同在海昏。”

“其余人等,则只还有一张飞名气不小,可如今却杳无音讯。”

周瑜说着,几人沉吟着,还没明白周瑜想表达什么。

周瑜将酒盅分好,在舆图上放下,只手里还捏着一个代表张飞。

周瑜的情报当然不准确,刘备手里很多能人的情报都没有刺探到。

就连神秘失踪的太史慈去了哪里都不知道。

毕竟如今周瑜的情报是在这一个月中与关羽不停交战得到的信息。

周瑜拿着代表张飞的酒盅虽然犹豫,但还是说道:“如此看来,刘备之主力就在这两县了,其后并无什么强将可用了。”

周瑜很肯定,毕竟刘备这边可用之人自己已经数了一个遍了。

韩当和吕蒙都没有意见,只有黄盖因为年老资历大,提出来一些质疑。

“如今虽然在此两地驻扎刘备大部人马,可也不敢保证刘备手中无他人可用啊?”

黄盖出于一名老将的谨慎提出来质疑。

周瑜并不生气,坦率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和庞统是刘备在荆州所得,徐庶也是如此,刘磐为刘景升之从子。甘宁虽然声明不显,但刘备在中原之时未曾听说有此猛将,黄忠乃昔日刘磐之同僚也是荆州的老将。”

“此等人才,比之我江东也不差半分,却大半都是在荆州所得,刘备在荆州连半年都没有,就招揽了可与我江东分庭抗礼的人才,如此人才济济,已经是匪夷所思......”

“不应该,不应该还有的啊!”

周瑜数一数这刘备手底下的人才,确实是不少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招揽了这么多人才,已经很夸张了,要是还有那可真是离了大谱,周瑜不相信!

这真的太难以想象,根本不合理!

哪有那么多人才去让刘备招揽,刘备又哪有什么时间去招揽这么多人。

所以不管怎么算,刘备的势力大小也就这么大了。

这样一来十之**都已经在了长江岸边。

只剩下一个在中原就有些名气的张飞。

所以周瑜认为,在长江对岸的一定就是刘备的主力,自己的计划可以徐徐启动了。

“被他们压着打了这么久是时候反攻了!”

周瑜说罢,吕蒙韩当等人都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都是热血的武将,被关羽在长江之上按着打,这怎么不憋气。

尤其是自己的水军还略胜一筹,指挥起来也比关羽精妙,但是就是关羽人多,打起来总是被压制。

吕蒙当然不服气。

韩当在长江之上受得气没有吕蒙多,吕蒙主要是当先锋,辅助周瑜,所以每次都是他与敌人正面交锋。

韩当在大官湖上虚张声势,与敌军接触不多。

但是韩当心里憋的是另外一口气。

当初被徐庶挡在巴丘,被关羽的儿子关平千里追杀,最终只留下了自己一身伤痕逃回了吴郡,蒋钦,凌操都死在豫章,这怎么让韩当受得了。

这口气憋了好久了,不是因为自己单纯的兵败,是自己活了,战友却死光了。

实在难以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也许别人并没有什么看法,但是韩当觉得有。

只有黄盖经验足,资历老,养气功夫好一些,后来来了长江之上与敌人互有胜负,没有吕蒙第一战输的那么惨,也没觉得有多生气。

周瑜则是觉得自己处处被压制,整的有点不自信了,他就不信关羽真这样神机妙算。

你战场上万军阵中取上将首级也就算了,带兵谋略也能这么强?就算强,可你也不该在南边长江之上和我分庭抗礼吧!

黄盖道:“都督以为时机已到,此战能胜?”

周瑜背对明月疏星,自信一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我等实际兵力不逊色关羽,却分兵他处,几番处于劣势,此示之不能也!”

“主力在丹阳却示之于庐江,此远而示之近也!”

“以我等在此诱之,又卑己而骄敌,丹阳处攻其不备,皆是我等胜算所在。焉有不胜之理!”

周瑜梳理罢条条胜利的机会,众人开怀大笑。

“如今所虑者,无非是等待敌军先攻,使其以为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则二路兵马可定胜局!”

......

战报送到南昌。

南昌这里有董良和诸葛亮商议事务。

如今关羽几番征战发现周瑜虽然难缠,但是却仍然处于劣势,所以关羽希望可以引得地方兵马进攻,故传信各处,要大家集思广益想一个好点子,让周瑜愤怒,激将他们。

诸葛亮就拿着这情报,笑着看董良:“存初可有良策?”

董良有点挠头,看意思是要想办法把周瑜他们骂出来,说到口吐芬芳,经历过大数据的人很有发言权。

骂人董良当然是很会的,但是这有句话叫做用进废退,这与古人相处时间长了,远离那隔着网线对骂的时代久了,董良这脑子已经没有转的那么快了。

突然让他骂人,他还真想不出来什么好活,而且也不知道他的骂人方法,在这东汉末年水土服不服啊。

董良很犹豫,心里也纳闷,这激将谁能比得了您诸葛孔明啊!

看着眼前这个丰神俊朗,文质彬彬,羽扇纶巾,才貌双全的正派人物诸葛孔明,看似白莲花其实是个老绿茶了,切开都是黑的。

庞统只是表面黑,这个诸葛孔明可是真腹黑啊!

董良强制自己压抑吐槽的**,他可不想被诸葛亮报复,那天整个恶作剧,董良的脑子怎么玩的过诸葛亮,然后成为笑柄,说不定以后就成为衬托诸葛亮英明神武的背景板了。

就好像先秦时候的杞人,郑人,反正都是河南的人。

董良不好吐槽诸葛亮,于是说道:“要用激将法,恐怕不好用吧,周瑜一定不会上当的。”

“何出此言?”

诸葛亮明知故问。

董良道:“那周瑜是假装长江之上是江东主力,其实不是,他要在此牵制关将军,怎么肯轻易露馅?所以即便用了激将法,周瑜的才能也一定不会上当的。”

故事里流传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将周瑜气死,说周瑜气量狭小,其实是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衬托诸葛亮这个主角。

周瑜这个人气量很大,有涵养,和人相处让人如沐春风。

如今考虑周瑜的脾气,以及他的作战方略,怎么想周瑜都不可能出战,不会上激将法的当才对。

诸葛亮摇摇脑袋说道:“周瑜贸然兴兵,不肯将江东稳固就与我军大战,是想速战速决。”

“这一仗他拖不了多久,不仅是与其一开始的目的不和,拖延久了,后方没有稳固的毛病也会暴露出来。”

“所以周瑜一定不会再拖延,更何况他自己亲身犯险做诱饵就是在给丹阳那里找机会。如果他不进攻,不表现出一副上当的样子,怎么能吸引我军大举进攻,而后方空虚,让他后手行动呢?”

诸葛亮十分自信。

羽毛扇后面又传来他的声音。

“所以我断定,周瑜在等一个机会,在等一个我军出计,他上当的机会。”

“所以你也不用纠结,随便想一个差不多的激将法就行了,周瑜一定会心甘情愿的咬钩的。”

“当然也不能太差,不能看出来敷衍的意思。”

诸葛亮这样一说,董良就明白了。

“孔明你也很有信心啊!”

诸葛亮笑道:“兵者,诡道也。如今以利而诱之,看似我们没有防备,其实却已经做足了准备,打周瑜一个措手不及,攻其不备,怎么会不自信呢?”

聪明人的战略总是接近,两个人都是从孙子兵法里同一句话看到了自己的胜局,真要分出来胜负,只能看谁算的更深一步。

可惜诸葛亮这一次身边配了太多助手,周瑜只能棋差一招了。

董良当下也没有了顾虑,当初在射死凌操,留下的凌操和蒋钦的尸体就是打算用来激将孙权的。

如今周瑜那里有韩当在,正好拿这两具尸体去羞辱韩当。

名义就打着让两位战将落叶归根吧。

这也算不上是羞辱尸体,反正一开始只是草草埋下,等着将来给运回去呢,这会整个好棺材把尸体还给他们吧。

董良就说到了这,诸葛亮略微有些皱眉,拿死人说事实在有些难看。

诸葛亮不太满意。

“咱们也不是用尸体羞辱他们,两位将军的尸体都妥善安置了,这一次算是给他们送回去,也算是做好事。”

董良不要脸的说着,诸葛亮却道:“这样的说辞挑衅的味道又不够了,周瑜要再兴兵岂不是忘恩负义,心胸狭小?”

董良一脸问号的看着诸葛亮,所以你到底是想不想羞辱啊!

你怕是在为难我董某人。

面对诸葛亮的事妈行为,即便他是个腹黑董良也不能忍了。

当即道:“没关系!我还有第二招!”

董良早就准备了两招。

要说第二招,后世的人听了都会感觉是在赞颂,但是唯有当事人听了会觉得是在骂人,尤其是刘备这边送过去。

当即董良挥毫抄下一篇战书。

拿给诸葛亮看,看得诸葛亮眼睛放光,不停的赞许董良的眼神让董良颇不自在。

诸葛亮干嘛老用一副同道中人,原来你小子是这样的眼神看着自己。

董良腹诽着,自己可是纯洁的阳光大男孩呢,和诸葛亮可不一样!

诸葛亮道:“这长短句虽然韵律古怪,但也颇顺口,江东那边看到可是要气死,这下真有发兵的理由了。”

董良是拿出来什么大杀器呢?

没错正是那首辛弃疾的南乡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在江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只不过将还没有出现的北固亭随便换一句在江头,差不多顺口就是了,反正这时间也没有这样的韵律。

诸葛亮也只是把这东西当成一句童谣,或者谶言之流的顺口溜,就好像“大楚兴,陈胜王”之类的玩意。

并没有把这当成什么艺术。

董良准备这东西很久了,就是怕有一天和孙权打起来他当缩头乌龟。

这首辛弃疾的南乡子,确实是在夸赞孙权,辛弃疾写过不少孙权的句子。

但是这句子要是从刘备这里或者关羽这里送到江东,周瑜是真的有了大战的理由了。

实在太损了,这句子夸得再天花乱坠也没有用,就那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就足够江东君臣破防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