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三百七十七章 奉诸葛长史之命等候多时了

一小队十来个士兵在前方开路。

说是开路,其实就是探路,两人扛两杆蓝色的清道旗,无精打采的向前走。

被赵统不停的纠缠,夏侯惇还吃了个败仗,险些被斩首,来到荆州,没有遇到挫折的夏侯惇的士兵终于感受到了世间的险恶,再也耀武扬威不起来了。

如今所有人都疲惫不堪,而这些夏侯惇的士兵也对那些,于禁手下连吃败仗的士兵放下了心中的傲慢。

毕竟夏侯惇这主将险些被赵统和徐盛两个人给干掉,还是靠于禁指挥得当,才成功将人救下。

还没有开始跑路的时候,分辨夏侯惇手下的士兵和于禁手下的士兵,是看他们的腰间。

腰间挂着干粮和武器,更多的是于禁这边的人。一方面于禁管的更严,更加谨慎,另一方面,这些士兵连吃败仗,知道敌人不好对付,心里做足了准备。

而腰间挂着那些人头的,一般都是夏侯惇的人,这人头不当吃不当喝,还沉重。挂着他们就是为了功劳,减少自己能携带的物资数量。

这是跟着夏侯惇没有遭遇什么挫折,一路打到襄阳南边,感觉回去也一定能顺利,拿了人头还能邀功。

可如今,你再去分辨这些士兵是归于谁管辖的,还是去看他们的腰间。

两方的士兵如今都已经非常的疲惫,看起来都是那样的灰头土脸,无精打采。

再看他们的腰间,挂着干粮多的就是于禁的士兵,腰间空荡荡的,那就是夏侯惇的人。

那人头哪里去了?那人头当然是半路上就给扔了。

一个人头少说得有三四斤,多说了能有六七斤,带上这玩意儿走,可真是负重前行啊。

一开始,这些士兵们也舍不得。

可跑着跑着,跑的慢的就被追上来的敌军干掉了。

连日行军,彻底都走不动了,拿着武器都嫌累,何况带着这好几斤的累赘。

夏侯惇在高坡之下反攻吃败仗之后,那是彻底没有人在保留着那没用的人头了。

所有人都看清了,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逃回去,再留在这片土地,真的是凶多吉少。

累赘当然是能扔就扔了。

所以,当所有人都将人头扔掉之后,夏侯惇手下的这些士兵腰间就显得空荡荡的。因为一开始为了带这颗人头,他们少带了很多的物资,现在吃干粮不如于禁手里富裕。

这扛着清道旗出来探路的这十来个人,看他们腰间没有人头,干粮数量也不多,有这样的无精打采,一看就是夏侯惇的人。

本来行军的时候是没有派出这些探路的人的。

夏侯惇等人都是临时起意,商量决定突然往正北走,敌人不应该有所准备,前方不应该会有伏兵。

但是,夏侯惇与赵统正式交手之后,成了惊弓之鸟,又在于禁的建议之下,还是派出了这些探路的人。

出于心中的羞愧,夏侯惇也不好将这活计,都推给于禁,虽然于禁的手下因为吃得饱,负重轻,体力更足,管的更严。

而他派出来的这一队士兵,个个无精打采的,他们也不想探路。

如今距离桐柏山已经不远了,抬头就能看见连绵起伏的山脉。

只不过老话说得好,望山跑死马。正要走到山脚下,再从山中的隘口穿过去,还需要些时间。

这探路的刚离开大部队走的很快,是为了尽快消失在上官的眼前,这走的远了,便慢悠悠的开始晃荡了起来,没有那么高的积极性,开始偷懒了。

他们终于走到了桐柏山的山脚之下。

这桐柏山连绵起伏,在中段却有一个好去处。

山脉的中间是有一处断开的,这个地方的坡度较低,容易翻越,从这里穿越过去,就进入了曹操的势力范围之内。

这些士兵们就是看到了这个地方。

首先从出平地上出现的是一个隘口,两边高,中间低,这种地方很危险。

在这种地方行军,很容易被埋伏。

而这个隘口的最里面。则像是被封起来的一样,是一个缓坡爬升。

爬过了这个缓坡之后,虽然也是崎岖的山路,但是相比于直接翻山就要轻松得多了。

“终于走到这儿了。翻了山咱们就安全了。”

这对士兵们中一个资格比较老的老兵这样说道。

“老李头,你认识这附近的路?”

“不怎么认识,但是我家离这里不远。听说过这座山的情况,翻了这座山,咱们就离开荆州了。”

“你家在这附近,你家里是哪里的?咱们从这里行军,能从旁边路过看看吗?”

老李头饱经风霜的脸上微笑了一下,一脸的褶子和皱纹被挤开,微笑看着像苦笑,苦笑看着像微笑。

“大半辈子扔沙场里了,我都不知道我的家在哪里了。当初刚离开村儿没多久的时候,就听有人捎信说家里人全死了,村子也被烧光了……”

老李头的话让身边的士兵没办法回答了,提起了人家的伤心事,但是在这个世界,谁还没点伤心事呢?

“一切都过去了,老李头。你也算是有福气的人,当兵当了大半辈子,还能活着呢。走吧走吧,咱们进去看一看就回去报信。”

这士兵催促着,眼见安全回家的道路就在眼前,低迷的士气也重新的抬头,让他们兴奋起来。

“还看什么呀,眼前就两处山坡,一道山路,后面是一道缓坡,一眼就看完的,还看什么呀?早点回去复命吧。”

又有一个性子急的士兵不愿意再往前走了。看着山了就在眼前,真走到那缓坡上去看一看又是好几里地。

“不去看一看,万一有埋伏怎么办?”

听了这话,那刚才提出质疑的士兵一屁股坐在地上,不屑的说道:“咸吃萝卜淡操心。有没有埋伏,那是将军们考虑的事情。打不赢,大不了就投降。”

“更何况敌人在咱们后面追呢,他们也不知道咱们要往哪里跑,这山后面就是司空的地盘儿,哪有什么埋伏?”

听了这个家伙说这样浑不吝的话,身边的士兵又反驳他。

“你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爹娘兄弟姐妹全死光了,婆娘上次打仗的时候被官府许给别人了,现在一肚子怨气。我也不和你吵,我家里还有人在呢。你也收敛一点你的脾气,要不是咱们跟着夏侯将军,就凭你这满肚子怨气,早被摘了人头了。”

这对士兵运气很好,这些人都是相处一起很久的人,连番征战也没有被打散,也没有被灭掉多少,这样下来,他们的感情很好,可以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情绪,而不用担心有人告密。

曹操这边确实会将前线打仗的士兵家里的婆娘分配给别人,许多士兵以及一些搞屯田的都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要被管控的,自然婆娘也是要被管控的。

不过选择分配的人是有一种标准的,上一次,也就是在官渡的时候,仗打的很惨,上面误以为这个家伙已经死了,就把他的婆娘分配给别人了,所以他才一肚子怨气。

“这么的,大家再往前走一里,最起码到山脚底下瞅一眼。这离着隘口还有里把路呢,咱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回去,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也是这些士兵又强撑着往前走了将近一里路,到了两侧山坡夹出来的隘口。

也没有贸然的进去,只探头探脑的看了一圈,确实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再抬头向前,就是直直的峡谷山道后面是一个爬高的缓坡,有两里地。

他们也不想继续往前走了,便收拾收拾返程告诉夏侯惇去了。

探路的往回走,夏侯惇往前进,不到两个时辰就重新回到了军中。

此时,夏侯惇等人刚刚和纠缠上来的赵统小小的摩擦了一番,抛下了几具尸体再次赶路,正是浑身血污累得气喘吁吁之时。

赵统这块牛皮糖真是缠的他们烦不胜烦。

听到探路的回来报告消息,离开荆州的道路近在眼前,夏侯惇立刻下令,将此好消息通告全军。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当即军心大振,士气大增。

夏侯惇又和于禁商量了一下,决定全速行军,一鼓作气翻越桐柏山。

夏侯惇这边不吝啬体力的加速,赵统这边就着急了。

他通过死死的纠缠,将一两天就能走完的路,生生的拖住了夏侯惇五天的时间。

可是如今远处的山脉已经隐隐约约能够看到朦胧的影子了,眼见夏侯惇就要离开荆州的势力范围。

而如今敢于不顾及体力,疯狂加速逃离,看来是已经探明道路,认为这一鼓作气就能摆脱追击了。

煮熟的鸭子眼见就要飞,这可让人如何是好。

父亲那边因为远在新野,远远的通知到在等他赶过来,浪费一些时间,自己也还能理解。

可是襄阳的守军明明已经提前一天就已经发兵,自己又在多番催促,如今仍然迟迟不至。

赵统心中的憋屈和怒火可真是别提了。

他当然不肯就这样放过夏侯惇和于禁。

“敌人加速要逃,立刻发起强攻,绝对不能让他们逃掉。”

赵统咬牙切齿的说道。

“再拼一次,成败就在这最后几个时辰了。宁可多一些牺牲,也要留下夏侯惇和于禁。”

徐盛也认可了赵统的方案。

但是两个人都心知肚明,他们难以吞下夏侯惇的,这最后一次冲击,仍然是为了拖延时间,只是心里不甘心。

他们只能希望通过攻击,通过纠缠,能够在迟滞夏侯惇几个时辰,而这几个时辰是两个人最后的希望,希望援军能够赶到,将夏侯惇吞灭。

重新整理了自己身上的盔甲和头盔握紧手中的武器。

“进攻!!”

“进攻!!”

“杀!杀!杀!”

赵统和徐盛带着士兵们疯狂的扑向了夏侯惇的部队。

挥砍着长刀,挥舞着长矛,咬住了夏侯惇军队的屁股。

厮杀变得愈发的惨烈。

夏侯惇在前面带军,于禁在后面防守,边打边退。

即便是那些曹军离开了部队之后前去探路的时候表现的那样的懈怠,但是重新回到军阵之后,都必须老老实实的听从安排,又重新变的规矩。

探路的兵马本来应该跟随在夏侯惇中军附近,以便引路。

但却在赵统突如其来的袭击之下,大军经历了左右动荡,疯狂的调度之中,将他们混散了。

这一次,老李头再也不能继续过去几十年的好运。在被军队冲散之后,他落入了军阵的最后方,成为了阻击赵统冲击混战的最激烈处。

看着身边的混战,躲避着来回的攻击,奋力的拖动自己年迈的身躯,砍杀着一个个的敌人。

老李头逐渐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心中也不断的感慨,毕竟是老了呀。能在战场上活下几十年,哪里只是靠运气,本事还是要有一些的。

只是他无权无势,又没有十分过人的本领,却也只能在这底层厮混。

终于在砍倒一个精疲力尽的敌人之后,他也感到力竭,一道刀光闪过,他也步了敌人的后尘。

疼痛的感觉迅速的闪过脖镜,眼前陷入了一片黑暗。不知是不是感到幸福,他微笑,却又像是苦笑虽然不想死,但终于有人替自己做出了决定,可以告别这无间地狱。

不知道他临死之前能不能看到他那被兵灾破坏掉的村庄,还能不能在走马灯的时候,回想起过往的亲朋。

大战混战持续了几个时辰。赵统边打边推进,夏侯惇和于禁边打边后退,终于退进了山坳之中。

天色也渐渐的晚了,两山之间的凹地显得更加的昏暗。

这样的地方虽然容易被埋伏,但也易守难攻,道路狭窄,赵统想再攻进去引发混战就很难了。

无数人重复着老李头那样的悲剧,或遗憾或解脱的无奈死去。

留下了无数尸首之后,留给夏侯惇和于禁的只有喜悦。

疲惫的士兵们从筋骨深处榨取最后的力量,他们感到无比的兴奋,曙光就在眼前,敌人无法再追击了。

当狂喜涌上他们的心头的时候,整个山间隘口也仿佛随着他们的喜悦回响起来。

并不怎么激烈的清风通过这狭管效应也呼呼作响。

上天似乎给了这些士兵们回应,连日处于紧张的被追杀的压力之下,如今真的看到了曙光。

眼前的那一道缓坡,他们的生路所在,突然就变得繁星点点,火光四射。

亮光给他们造成了许多的骚动,定了定神,终于看清眼前的光芒是什么。

如同繁星一般的火把之下,映照的是一个个士兵的脸庞,友军还是敌军?这让人提心吊胆。

随后升起的两杆大旗,上面挂着灯笼,两个用来指挥作战的旗帜,所有人都看的一清二楚。

火光照射之下,突然出现了一队士兵,令所有人感到惊诧,最令夏侯惇和于禁不能接受的是那升起的一杆大旗,不是曹兵中的形制。

本来以为看到曙光的士兵们开始慌乱起来,他们本以为是希望,没想到是招魂幡。

突然一道声音从这缓坡下,在这隘口中四处回荡,声音洪亮,震响四野。

“夏侯惇还不快快下马受降?我等奉诸葛长史之命,在此等候多时了!你们已经插翅难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