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各为其主不言仇

“适才已经听季常说了,不过是会稽郡一地方豪强,嚣张的时间长了,也就没了顾忌。不过,当初我大军在会稽郡时,却没有见过他们露头。想来不过是一群欺软怕硬之辈,只是不知为何,当地郡县这么多年收拾不掉他们是否背后还有其他人?”

如今整个扬州的东部都在按照豫章的模式,如火如荼的推动着政务改革。

摆到明面上的矛盾并不可怕,就是怕有些人,钻空子,混进来,撼动根基。

正如董良在历史书上学到的一样,当这片土地结束封建统治的时候,无数的地方豪强,封建官僚摇身一变,又融入了新的政治体制内。

到头来取得的效果差强人意吧,许多地方还是难以得到改变。

而其实董良在豫章以及现在推广到整个扬州进行的政务改革,甚至还不如那个时候。现在处理的根本没有触及到根本。

但一个时代就是有一个时代的规则,生产力达不到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改变的。

董良使用的手段和那些持续两百年的王朝发展到巅峰,弊病积累,然后崩溃,天下乱战,矛盾消灭于战争中,死一批人,新朝建立,将一些弊病革除掉,然后再重新陷入积累弊病的循环中,没什么两样。

但是有的总比没的好,清理的力度大一些,能够维持的幸福就长一些。

如今刘备刚刚占据了扬州,正是动荡不稳的时候,手下又握有重兵,强大的暴力机器刚好可以趁在这个时候扫穴犁庭。

时间拖下去,政局慢慢稳定下来,各方利益又纠缠到了一起,再进行下手,那就难处理了,刀口向内才是最困难的。

如今冒出来一个在整个会稽都嚣张的焦矫,牵涉一定很广吧,董良是这样想的。

卫旌一施礼,答道:“此人虽然在会稽嚣张跋扈多年,势力也确实不小,但其实与先生比起来并不怎么强大。”

“再怎么嚣张,也不过是地方土著,势力再怎么大,也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与正规军比起来,无疑是以卵击石。”

“先前郡县之所以处理不掉他们,确实是因为郡县官府实力太弱,各方势力轮换频繁,没有精力去处理这样的顽疾。”

“整个扬州,孙坚,王朗、刘繇、严白虎、孙策等等短短几年内,轮番作战。郡县哪里还有精力去处理这地方豪强,相反还要得到他们的支持。”

“孙权即位,不过一年江东六郡,四郡叛乱,孙氏宗亲也祸起萧墙,更难以支持地方郡县去打击焦矫。”

“而这各方势力不过是趁天下大乱之时。称霸一方之强寇,为有能力治理一方,志在天下。”

“而如今玄德公与先生却不同,政令军务堂皇大势,乃是国之正统,正是济世救民,安定一方之父母,此时在对焦矫出手,自然不像原来那般束手束脚。”

卫旌分析的头头是道,董良听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

但是到底只是他一面之词,虽然他讲的情况董良都能理解,但不确定这个人会不会欺瞒自己。

所以这情况到底怎么样,还需要找个行家问问。

对于卫旌所说的情况,董良并没有立刻表态。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马良刚提到这个焦矫乃是会稽郡豪强时,董良就已经做出了准备。

正说话间,侧门出现了一个身影。

马良悄悄离席,走上前去,附在耳边耳语几句,只见他连连点头,低声回了几句。

来的正是虞翻、虞仲翔。

正是董良吩咐仆人将其叫来,马良已经将卫旌的说法全数转述给虞翻。

董良已经注意到他的到来,两人抬头,目光交接一番,虞翻冲着董良点点头,董良就心领神会了。

看来这个卫旌说的并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缺斤少两。

“来来来,子旗,我来为你介绍,这位就是虞翻,虞仲翔。”

虞翻从外面走了进来,与卫旌互相见礼。

卫旌神色一动,已经了然,来了个会稽的地方官,是个行家。

虞翻凭借着三寸肉舌说服造反自立的孙暠,在会稽郡的名声也算是家喻户晓了。

董良将此人叫来多少有点让卫旌不要耍花招的意思。

“仲翔先生啊,你是能文能武,提着长矛,能日行三百里,凭借着一张嘴就说服那造反的孙暠,乖乖的收回刀兵。这么有本事的人,你说你当初怎么没把这会稽郡的焦矫处理掉呢!”

董良一边说笑,一边挤兑着虞翻。

虞翻翻了个白眼,也不理他。

这自然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会稽郡的郡守都没有说去处理他一个县令着什么急呀?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时代变了呀,在刘备和董良的手底下干活,就得主动的承担责任,干出点成绩。

“我本来想亲自处理这件事儿。连陈到和丁奉都叫过来了,看看到底是哪个家伙那么嚣张。可没想到原来是会稽郡来的,既然如此,这事就交给仲翔先生来办吧,仲翔先生以为如何?”

虞翻两手一抱拳。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我立刻就带人前去,不多时就可将其擒来。”

“不,不!”

董良制止了翻身就要走的虞翻。

“适才闹事的,不过是几个下人。他们还被华佗他们给赶跑了,你现在冲进人家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把他们几个抓来收拾一顿。只是治标却没除根啊。”

虞翻的神情这才真正的郑重了起来。

原来的地方官都是和焦矫他们合作,反正都是一起盘剥地方。

虞翻本以为现在换了主人了,新长官是一个有爱民名声的人,自然要敲打敲打这些嚣张的家伙。

真没想到董良现在要把事情搞大呀。

抓几个下人,吓唬吓唬他们,让他们夹着尾巴做人也就算了,这也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董良居然想要连根拔起。

虞翻这个时候还没有转变传统的官僚思维,事实上,大多数人都转变不了,董良自然也都不能指望他们全都变成一心为公,只为百姓着想的公仆。

只是董良看见的地方,能插手的地方,就尽量做的干净一些,顺心一些。

虽然刚才卫旌说的没错,这焦矫也就是个地方豪强,手底下门客多一点,和正规军比起来不值一提。

也确实是地方官府没有想要去处理这些人。

那要真处理起来,确实也必须得下工夫,毕竟是能横行一郡的豪强。

虞翻这个时候有一点迟疑。

“搞那么大,你兜得住吗?”

面对虞翻的不信任,董良轻蔑的笑了一声。

“区区一个焦矫,我有什么兜不住的?”

董良还真没把这个人放在眼里,要不是因为吴郡的事情进展的太顺利,孙静已经先下手为强,将孙权干掉了,说不定杀孙权全家的就是董良了。

孙权董良都敢杀,区区一个焦矫算什么?

“这事你尽管放手去做,先等他们将事情闹大,你带着人去华佗那里蹲守,等他们再来。”

“既然在这个时候去找华佗治病,得的是和陈元龙一样的病,其中的痛苦和恐惧自然不必多说。”

“其手下的仆役又嚣张多年,被华佗他们一群老老少少的赶了出去,自然也觉得丢了面子。他们必定不会甘心,一定要强行的打上门去,将华佗抓走看病。”

“你等他们来闹事的时候,借题发挥,将他们全部抓走,再把他们主人叫过来传唤,趁机拿下,好好的查一查。”

董良既然已经做好了安排,虞翻自然不会反对,乖乖的按照安排做事就是了。

董良又递给了虞翻一支令箭,在这令箭没什么大作用,不过可以召集城中的巡逻队。

京口如今是整个吴郡的治所,城外驻扎了大军,城内的治安部队也不少。

凭借着这一支令箭,最多可以召集三百身穿藤甲的士兵。

按照豫章推行的政策,各地地方的治安士兵,或者衙役拿人行动时,都有藤甲可以穿戴。

藤甲虽然不如铁甲,但相对于参与军事行动,地方治安使用藤甲已经非常的奢侈了。

毕竟按原来的军队的结构,甚至是整个封建王朝的历史,很少有军队能够全员都披上铁甲,大部分人身上连个甲都没有。

地方上的治安管理的能够有藤甲可以使用,对付一些地方财主亦或是四处乱窜的游侠已经绰绰有余,属于碾压式攻击了。

虞翻领了令箭,带人埋伏去了。

董良叫来陈到和丁奉,其实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要是自己亲自去出手处理这件事儿,自然免不了要动手。

怕董良自然是不怕的,跟着关羽、黄忠练武,练射箭,武艺还是很不错的,但说到底,小心驶得万年船吧。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董良不会轻易的让自己落单。

董良如果真的出了事,那绝对是这个时代巨大的损失。虽然听起来感觉董良有些自视过高,听起来有些吹牛的意思,甚至是和平时董良的自谦有些相互矛盾。

但董良的自谦,是针对于以古代顶级聪明人的智力之间对比,董良觉得失去了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是针对于董良对于未来的预测。

虽然董良有信心自己打三五个小毛贼,但是孙策那样的猛将都被人刺杀了,董良实在没有理由让自己置身于险境之中。

“子旗器宇不凡,谈吐不俗,内有锦绣,乃当是不可多见之人才。我有幸向主公举荐你,却还有个顾虑。”

董良直接来了一记直球,也不和卫旌在这里在玩什么弯弯绕。

卫旌微微躬身,恭敬问道:“不知先生有何顾虑?”

“你与步骘在会稽患难与共,一同工作,一同读书,也算的是情谊深厚。可那步骘也算是死在我们的手中,不知你是否心有芥蒂?”

董良不担心卫旌说不说实话,董良现在是上位者,居高临下做起事来就可以轻松很多。

听了董良说的这话,卫旌沉吟了一会儿答道。

“对于子山的死,我也感到非常惋惜痛心,但我并没有觉得子山有不可以死的地方,彼时各为其主被敌方用计所杀,也算是因公事而亡,非因私仇而死。”

“我等身为好友,虽然痛心哀悼,但却并无报仇之念。”

“子山出身于淮阴,乃步叔乘之后。秦汉之际步氏族人有为将军者,以功封淮阴侯,步氏于是成为淮阴大族。如此大族传承数百年,血脉宗亲遍布天下。”

“其族中族人既多,是非便多。若有一族人因公事被敌方所害,那这几百年下来,恐怕整个大汉天下处处皆是步氏之敌了。”

对于卫旌的回答,董良也算得上是满意。

“步骘这个人的才能我是相信的,要不然,当初孙权中计,也不会派步骘前去庐陵。在那时候,各为其主也是没有办法彼之英雄,我之仇寇。对于他的死,我也感到很惋惜呀。年纪轻轻,一身才华还来不及施展,便这样烟消云散。”

“这大争之世,天下风云变幻,世事莫测,不都是这样吗?”

“既然子旗能够想得开,我就放心了,你是广陵人,广陵那边的情况你也熟悉,如今主公已经全去了扬州,一要北图,首先就要谋划广陵。这正是你的用武之地呀,人生苦短,可不要埋没了你这一身本事。”

董良这样说话,算是进行彻底的表态了。卫旌心中欣喜若狂,尽量的保持着神色不变。

等待了那么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天下有才者何其多也,所欠缺的就是机会而已。

“旌日后,一定殚精竭虑,为玄德公为先生肝脑涂地结草衔环!”

卫旌在地上长拜。

看他这样诚恳,这样大礼参拜,董良自然也愿意相信他是倾心归附。

便将其请起,请他用了两杯茶水,便让侍从带着自己的名帖领卫旌去见刘备去了。

像卫旌这样的人,董良自然要大大的启用。

隔壁就是他们的老家,他们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董良和刘备暗中与广陵人相互勾结。

现如今不是用兵之时,自然要进行慢慢的渗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