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四百一十六章 京口城外打鱼船

碧波荡漾,海天一色。

辽阔的海面上,微风拂面,海水微微动荡,六只大船挂满风帆,徐徐前行。

“哎哟,二狗,你可得给我注意点儿。”

董良抓着润玥的爪子往下扒拉,这熊猫远远的从益州过来,也是坐了千里的航船,对船只并不害怕。

看着一片汪洋,润玥好奇地扒着船帮往外瞧,董良怕它栽下去,赶紧把它扒拉下来。

今天和周瑜约好的一起在大海上试航,并且尝试捕鱼。

正好带着润玥出来溜达溜达,梅兰在后山的竹林里啃竹子吃,不肯随意外出。

周瑜也从船舱里出来,站到了董良的身边,自觉的把手放在了熊猫的头上。

“这蠢东西哪里来的,还有没有?如此憨态可掬,给我也弄一只放在家里给小乔解闷儿。”

“益州那边多的是。现在商船往来通商,你托人给你带回来一只就行了。”

“这种东西在益州很多吗?”

“据我所知,他们都生活在那,糜子仲回来时说,那边的达官显贵都喜欢在家里养上一只。”

周瑜听完,用拳头一锤船帮。

“一群玩物丧志之徒,也好意思窃居益州广大之土地?总有一天,我要水陆并进,打下益州,抢走他们所有的花熊!”

“好志气,抢走所有的熊猫!我绝对支持你,到时候我要用我所有的俸禄建一个大大的园子,能养多少养多少!”

马良从后方抱着一堆瓜果来喂熊猫,听着周瑜和董良在这里开玩笑,也不禁额头上黑线密布!

被这两个人盯上益州还能有好?只不过打进益州抢熊猫,这理由也太荒唐了。

闲聊了一会儿,船只行驶到了指定海域,准备开始捕鱼作业。

周瑜转过身去进行指挥,董良则站在旁边观看。

有士兵持着令旗站在周瑜身旁,又挂着金鼓。

董良生活于内陆,并不熟悉大海,更加不熟悉海上捕捞。

这对于董良来说是一个盲点。

不过捕鱼嘛,也无非就是撒网收网,这对于董良来说非常的困难,但是对于这些常年生活在海边的健儿却是轻车熟路。

总有人偏颇的认为,农业文明就是生活于内陆,对于大海完全不熟悉。

然而有句话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漫长的海岸线生活了不知多少的百姓,他们靠着这无尽的汪洋,难道不知道捕鱼吃饭吗?

相比于淡水鱼的腥味,海鱼反而更加的容易接受一些。

更何况,鱼肉再难吃,那也是肉,能够填饱肚子的东西,又有多少人会真的嫌弃呢?

周瑜下了命令,士兵挥舞了几下令旗,其余的五艘船只也进行了旗语回应。

只见船帮站出来了一个个民夫打扮的人,有精通捕鱼的士兵也换了渔夫的装束,站在渔夫队里。

这里面许多的渔夫都是在海边挑选出来的,平日里也会架着小木筏在大海中撒上一两网。

一望无际的海洋,虽然给予人们未知的恐惧,但是在近海微微飘荡,获得丰富的鱼获,却仍然充满诱惑力。

渔夫们靠在船帮,分开距离,一个个手里拿着大小合适的渔网,随着一声令下,便扭腰甩臂,发挥出全身的力量,将手中的渔网甩出,在大海上画一个混圆。

比之董良在媒体上看到的那种先进的细网不同,渔夫们抛出去的渔网都是指头粗细的麻绳网,十分的沉重。

略略过了几个呼吸,渔夫们开始奋力的往上收网。

他们的黝黑皮肤衬托着他们的肌肉,线条显得更加的清晰,瘦小黝黑的身形,肌肉一股一股的奋力,湿漉漉的渔网被他们从海中提了出来。

也有格外费力提不动的,便有士兵冲上去开始施以援手,看来这一网鱼收获很大。

每艘船上都有五六个渔网被收起来,湿漉漉的渔网带着海水,带着活蹦乱跳的鱼货,就扑腾腾的抛在了甲板上。

鱼儿离了水,落到了木板上,剧烈的挣扎跳动,格外有活力的,还可能给渔夫一个大尾巴。

无数活蹦乱跳的鱼落到了甲板上,二狗瞬间两眼放光,甩开四个爪子,抖动着浑身肥肉,扭着屁股就冲了上去。

看到一条大鱼,兴冲冲的跑到跟前闻一闻。

这还不等他做出什么动作,那剧烈正常的大鱼便赏了二狗一个大尾巴。

一个尾巴下去,直接把二狗抽蒙了,拳头大小的黑眼圈中拇指大小的黑眼珠呆呆愣愣着。

两三呼吸后似乎反应过来,抬起自己皮毛光滑黑黝黝的前臂,以牙还牙,赏了这条大鱼一个大嘴巴。

活蹦乱跳、剧烈挣扎的大鱼瞬间变成了死鱼,瞪着两只死鱼眼,躺在甲板上一动不动。

看鱼变得彻底不动,二狗伸出鼻子又嗅了嗅,似乎鱼腥味和海水的味道不太适合二狗的口味,只略微嗅了嗅,便没有再下嘴。

可它此刻却撒起欢来,不停的穿梭在一堆堆的鱼堆面前,看其中比较活跃的,便赏它一巴掌。

董良此刻也顾不得去理会撒欢的二狗。

跑到跟前,与那面色黝黑的渔夫交谈。

“这一网能有多少鱼?”

质朴的渔夫略带些紧张,他的年纪其实并不大,只是他身强体壮,略有天赋,所以在打鱼上得心应手被选拔了出来。

也就是二十出头,但风吹日晒,海水侵蚀,看起来甚至比董良大一两轮。

“这一网具体有多少不清楚,约摸着也应该有个几百斤,少的也有近百。”

“有这么多?”

董良不了解海上的情况,他也感到非常的惊喜。

“那你们平时自己打鱼的时候也能获得这么多鱼获吗?”

渔夫摇了摇头。

“平时我们只有一些小船,不敢离得远,只在岸边撒几网,一网也就是几十斤的鱼,只不过鱼肉很难卖上价钱,除非是捞到了好东西卖给有钱人。”

在时此刻,董良才彻底明白了司马迁书中所写的南方地区两百多年前少有富人却饿不死人的情况。

渔夫虽然平日里只在近海捕捞,收获不大,但是一网下去,也够他吃上好几天的,如此一来,确实很难饿死人,只不过这种日子并不好受,也就是了。

海洋中本就孕育了无数的生命,有着丰富的食物,即便是在后世,海洋捕捞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食物来源。

更何况,如今占据地球百分之七十面积的海洋,几乎还是一块处女地。

在这个时代,根本不用在意什么海洋资源是否枯竭的问题。

不过即便如此,董良他们打鱼也不用细网。

这一次,渔夫们单独抛下的网,一个个的网眼儿也都有拳头大小。

不仅仅是保护生态,也因为根本不需要用细网捕捞就可以获得充足的大鱼。

这连半刻钟都不到的时间,几个网下去再上来到船上,就得有两三千斤的鱼获。

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

董良和周瑜也不再耽误时间,又连续的命令这些渔夫们尝试下网。

如此数次次,也都掌握了一些经验,每艘船上都已经储存了近万斤的鱼肉。

“这么看,鼓励渔夫出海打鱼,却不需要咱们这样的大船,咱们的船只是如今能造出来的最好的战船,风帆能加到五张,可运载三四千人。”

“回去之后可让船厂缩小船只大小,专门造出来一两张风帆的渔船专门供给这些渔夫捕鱼。”

董良一边说,马良在一边记,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董良负责动脑子,马良负责动手。

但凡迸发了灵感,便都记录下来,拿回去让专业的人士看一看,能否将其付于现实。

渔夫们单独下了几网便不再下,开始换一种打鱼方式。

随着周瑜的令旗指挥,金鼓响起,大船们两两靠拢,缓缓而行。

船只两侧的钩距伸出,将两艘船抵住,免得相距过近发生碰撞。

对面的船只对着这边的船只发射出来钩索。

渔夫和士兵们将钩锁挂在渔网上,这次的渔网可不是用人力来操作的渔网,是想要用两艘船将大渔网拖起来打渔。

这也是董良提出来的设想,只是在某些视频片段看到过,具体如何实施并不清楚,只能根据印象略作模仿,希望能成功。

这只大渔网,网绳有成人的手臂大小,网眼比冬瓜还大。

每一个都有几百上千斤。

在两艘不能靠近的船只之间传递,靠人力是难以进行的,只能靠机关。

钩锁在这边挂的结实,对面的船只便将钩索尾部缠在绞盘上。

几个壮汉扳着粗粗的绞盘,缓缓的将大渔网的一边勾到了另一边的船上。

远远的也可以看到,对面的渔夫和士兵们顺着大渔网的网边进行捋顺,分别在船尾、船中,船头都有固定的位置。

大渔网紧紧地固定在船上,渔网下水,两艘船同向行驶,扬起风帆,在大海上搜寻。

一直行进半个多时辰,两艘船却不能继续靠近,停下船只,几十人分别站立在渔网的固定位置。

搅动绞盘,开始向上提网,硬木做的绞盘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壮汉们嘿呦呦的喊着号子,看样子费力不小。

一个个黑黝黝强健的筋骨上渗出来油亮亮的汗水。

渔网一点点的脱水而出,两艘大船之间,平静的海面变得越来越动荡。

船只也在渔网的拉力下开始缓缓的靠近。

终于海面彻底沸腾了起来,噼里啪啦的激水声响彻在船边。

根本数不清的鱼获活蹦乱跳的拍打着尾巴,拍打着水面,水花四溅,船之间水雾迸射而出,好似雾蒙蒙的一片。

海水像雨点一样被激起洒落在甲板上,董良和周瑜等人的衣服也都变得潮湿,好似淋了雨,除了二狗见了水活蹦乱跳的撒起欢,湿漉漉的衣服在身上总不好受。

但此刻,没有谁会在意。

看着一点点出水显露在眼前的鱼山,欣喜充斥在了每一个人的胸膛。

这是无尽的粮食出了水面,这是可以供上万人果腹的鱼获。

当渔网彻底脱离了水面,所有的鱼都空悬在渔网上,没有了水力的上浮巨大的力量扯动的船只开始打偏。

两艘船都开始往中间偏移,一些经验不那么丰富的船员瞬间开始变得惊慌。

还是周瑜指挥若定,顺势将两艘船往中间靠起,重新将钩据放出。

粗大的钩据互相抵靠在船帮上,这样才阻止了船只的继续靠近以及向中间的倾斜。

金鼓咚咚响起,远远跟随在后方,重心更低,船舱更大的仓储船开始跟了上来。

因为董良并不知道两艘同等高度的渔船共同拖网捕鱼,最后如何将获得的巨大鱼获收入船舱。

所以就特地准备了一些比两艘楼船更加低矮的船只,此刻正好可以行驶在两艘渔船的中间,渔网的下面,承接上方的鱼获。

同样是放出钩据,抵在两艘楼船的尾部,缓缓的调整方向靠近,一点点的挤进了两艘船的中央。

当到达指定位置之后,同样是回应,以旗语和金鼓之声。

三艘船开始进入了相对静止的状态。

两艘大船开始以同样的速度缓缓的将鱼网下放。

带着近万斤鱼获的大渔网,一点点匀速下降,落在正中央的仓储船上。

当鱼儿全部落下之时,仓储船瞬间被压矮了一截,不过却已经承接了全部的鱼获。

两艘大船连接渔网的地方解开,仓储船开始将鱼儿归仓。

当着近万斤大鱼全部落入仓库之后,无论是大船小船,渔夫士兵,书生官员此刻全都沸腾了起来。

大海之上,顷刻间变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周瑜和董良紧紧的搂抱在了一起,如此轻而易举,花费不过半天,便可收获数万斤大鱼,比之从土地之上刨食儿,实在容易太多了。

鱼儿虽然不能完全代替粮食,但却可以作为食物的巨大补充。

“江南之地,再也不会饿死人了!”

周瑜有些激动的说道,以往战船只注重于打仗,水上的指挥方法全部用来杀敌。

此刻用来捕鱼发挥的效用却是如此之大。

董良却知道,并不是土地生产力不足,实在是有人不该占据太多的东西。

不过董良对于刘备、诸葛亮有信心,相信他们可以做好合理的分配。

“短时间内,这海上的大鱼是吃不完的。如今只有咱们把目光放在了无尽的海洋!”

海洋捕捞试验的成功,董良也感到非常的兴奋。

即便是日后将战船改造成规模更小一些的渔船,每只船队每天也能有上万斤的鱼获。这如何能不让人感到兴奋!

只有二狗早被马良喂的饱饱的,甩着自己肥嘟嘟有力又沾满鱼腥味的爪子,拍打着大鱼头,迷瞪瞪的看着欢腾的两脚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