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开挂人生 > 第二百一十三章森严皇城

崇祯的开挂人生 第二百一十三章森严皇城

作者:飘雪恋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0:45:03 来源:笔趣阁

清晨,天还灰蒙蒙的,街道上没有半点灯火,但在通往皇城的街道上却有着形形色色身穿官服的人提着灯笼,或是乘轿,或是骑马,或是行走在街道上,向着皇城汇聚而去。

他们是去上朝的官员。

今上不是个勤政的皇帝,这是如今所有官员的共识。

而这个毛病似乎已经成了朱家的传统,万历、天启,乃至更久远前的嘉靖帝也都深谙此道。

今上也完美的继承了长辈的优良传统,除非刚登基那段时间还天天召开朝会,后来就变成了两天一开,三天一开,然后是现在的非紧急情况,则一周一朝会!

朝会召开时间为每周的月曜日,也就是现代的星期一召开,一个月非大事平均召开次数已经固定为了四次,至于之后会不会再次延长,那就看当今陛下的了。

而现在朝中百官虽然对此颇有异议,但也都不敢大声嚷嚷,毕竟今上可不是个讲规矩的,从他登基以来不知多少文人文官死于其手,更是落得个抄家皇帝的“美名”!

他们可不想试试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抗不抗的住这位的屠刀。

所以哪怕心中再不满,为了自己的的小命以及全家老小的小命着想,大伙儿还是很配合(怂)的默认了这件事,最多就是私下里逼逼两句,就这样的都该不敢大声逼逼,生怕被那些神出鬼没的三大厂卫听到。

今天正是月曜日,一周一次的朝会召开时间。

等了一个多星期的官员们纷纷迫不及待的早早出了家门,冒着晨雾就向着皇城而去。

街上的官员们三五成群的前进着,路旁的一处小院子,院门却微微打开了一点,一个小脑袋探头探脑的顺着开启的门缝向外看着,这是个小男孩。

他顺着门缝看着外面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冒着晨雾步行前往皇城。

半响后,官员们的身形渐渐稀疏,直至没有,应当时人都走的差不多了。

砰!

轻微的关门声响起,刚才微微打开的院门被紧紧关了起来。

那个探头向外看的小男孩收回了脑袋,将门关紧后就一路小跑着向着自家后院跑去。

“爷爷!爷爷!那些当官的又上朝了!我看到了!好多人啊!”

小院的后院中,一个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提着一把斧子砍着柴!

咔嚓!

一块柴火被斧头干净利落的分成了两半,徐光启将这两瓣柴火捡起来堆到角落那一堆同样已经被砍成了两瓣的柴火堆里。

听到孙子的话,便笑着回头,先是逮住自家的宝贝孙子给他擦了擦他因为一路小跑过来而渗出的汗水后,又给自己擦了擦这才笑着道:“今天是月曜日,按照当今陛下前些日子定下的上朝时间,正是上朝的日子,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你怎么跑去看他们上朝去了,这有什么好看的?”

徐光启的孙子,也就是刚才偷偷顺着门缝看外面那些官员上朝的小男孩瘪着嘴低头道:“我就是在想,爷爷你什么时候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去上朝啊?

当初那个什么天使来家里找我们不就是让爷爷你来京城当官的吗?

怎么我们都来了那么久,也没见有人来找我们让爷爷你去当官啊?”

闻言徐光启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一把抱起了孙子,伸手捏了捏他的鼻子后笑着道:“怎么了?爷爷以前怎么没发现我家宝贝孙子居然还是个官迷,那么想要爷爷当官呀?”

小男孩摇了摇头道:“我才不是官迷呢,我就是……就是……”

然而就是了半天,小男孩也没就是出个所以然来。

徐光启便笑着追问道:“就是什么?”

小男孩露出了一脸向往道:“我就是想看到爷爷也像那些官员一样威风!

爷爷,前些天我可看到了,有一个好像是姓柳的官员可威风就是,走在街上其他人见了全都要恭恭敬敬的向他弯腰问好,叫一声什么柳御史好!

他高高昂着头走在路上。没有一个人敢在他面前大声说话,可威风了!”

徐光启的脸色猛的沉了下来,忽然把怀中的宝贝孙子给放了下来,随即蹲在宝贝孙子面前看着他,低沉着声音问道:“小林子,你觉得他那样很威风吗?”

小男孩徐尔林(杜撰)虽然不明白爷爷的脸色忽然之间变的那么难看,但年纪尚小的他并没有多想什么,很老实的点点头承认道:“嗯,很威风!所有人都对那个柳御史恭恭敬敬的!”

徐光启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那你觉得人们对那个柳御史的恭敬是发自内心的吗?”

徐而林想了想,摇了摇头道:“应该不是!”

徐光启笑了:“当然不是,他们那面对那个柳御史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绝对不是发自内心的恭敬,而是畏惧!大家怕他的官位所以对他产生的畏惧!

小林子,你知道吗?这世界上官分三种!

一种是好官,一种是坏官!

百姓们真正尊敬的是那些好官,他们会为百姓请命,为百姓做事,为了让百姓能活的更好而鞠躬尽瘁。

这种官或许他活的没有坏官好,但他问心无愧,人们对他的尊敬也是发自内心的,哪怕日后他没了官位,大家对他的尊敬也不会有丝毫减少,因为他让人尊敬的不是他的官位,而是他的品格和他的人格魅力!

这种人会被百姓们记在心中,哪怕他死了,他也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活在人们心中,这就是青史留名的好官!比如爷爷曾经给你讲过的海瑞海刚锋就是这样一位好官!

而另外一种官就是坏官,他们的所有威风,所有的强大全都来自于他们所身处的官位,他们平日里横征暴敛鱼肉百姓,以手中权利欺压良善而谋取利益,让百姓对他们是敢怒而不敢言,这种人百姓们是会尊敬他们,不过这种尊敬却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因为恐惧畏惧他们所表演出来的,这种官有权力在受伤的的时候还没什么,一旦失去了手中的权力后,他们以往在百姓们面前的威风形象便会犹如无根浮萍一样轰然倒塌!

没有人会再尊敬他,大家对他剩下的只会有厌恶和排挤,甚至被他欺压过的人还会对他恨之入骨,史官也会将他的一生写在史书上,让其遗臭万年!

这种坏官的后半生是很惨的,毕竟没有多少人是能够一直风光到最后的。

爷爷告诉你一句话,这是爷爷以前从一处地方听来的,觉得很有道理,今天告诉你,你要记牢了!”

徐光启突然脸色严肃的对着宝贝孙子道。

徐尔林赶忙点了点头道了声知道了爷爷!

徐光启这才点点头,脸色严肃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小林子,你要记住这句话,这人世间就是一个江湖,只不过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江湖,武林人有属于武林人的江湖,官场也有官场的江湖,乃至于国家之间也有着属于国家的江湖!

而一条准则却是在这些江湖中永恒不变的!

那就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不管是好是坏,你都会为他付出应有的代价,也许一时半会可能看不出来,但人生很长,总有一天你会连本带利的还给命运!

所以做人一定要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负责,最起码要做到问心无愧才行!

这样你以后才不会后悔!

你懂吗?”

徐尔林虽然很聪明,但年纪还小,听徐光启这番话还是有些迷迷糊糊的,闻言摇摇头回答道:“爷爷我听不太明白。”

到随即却又忙道:“但我却全都记住了!”

徐光启笑了,起身摸了摸孙子的小脑袋瓜笑道:“听不懂没关系,你还笑。

只要记住了就行,等以后你就明白了,你现在要明白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我们不能为了威风而去当官,那样的人一定当不了一个好官。

我们要为了造福亿万百姓去当官,有着这种信念的人,无论如何他都一定是个好官,不管他的手段如何。”

这次小林子却突然叫道:“爷爷我懂了,你说的有这种信念,但手段却不好的人是不是就是你刚才没说的第三种官呀?”

徐光启笑眯了眼睛点点头,道:“没错!他们就是第三种官,这种官看上去像是坏人,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却都是为了百姓,只不过他们的手段不是那么的好看而已,但往往能为百姓做出很多事的也都是他们。

他们不像好官一样好在明面上,甚至很多时候都会与坏官狼狈为奸,被人当成坏官。

但这种官却不像好官一样会被各种道德所束缚,他们行事没有顾及,随心所欲,而很多事也只有他们才能办成,好官是办不成的。

所以我们需要好官,但也需要这种不好不坏的官,姑且就将他们称之为有信念的官!”

徐尔林是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抬头问徐光启:“爷爷,那什么又是江湖呢?”

徐光启抬头看向皇城的方向,这时皇城已经响起了朝钟,朝会要开始了!

好一会儿后,徐光启才看着皇城的方向回答了孙子的问题:“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

“什么?!”

“徐光启入阁!”

等待了一个多星期的百官刚准备把自己这一周积攒下来的“肺腑之言”上奏却全都被当今天子的这个提议给震的外焦里嫩!

这什么情况?

一点预兆都没有,怎么就突然要让徐光启入阁了?

所有人都懵逼了!

徐光启是什么人?

徐光启,字子先,别号玄扈先生。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

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学问。

四十年,充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熊三拔共制天、地盘等观象仪。

次年遭讦,称病去职,屯耕于天津。

四十七年,明军败于萨尔浒,疏请自效,擢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

但由于军饷、器械供应困难,练兵计划并不顺利。

天启元年三月,徐光启上疏回天津养病,六月辽阳失陷,他又奉召返京,力请使用红夷大炮帮助守城,但因与兵部尚书意见不合,十二月再次辞归。

天启三年,徐光启擢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等职,当时朝中魏忠贤专权,他不肯就任,次年他便遭谗劾去职,从此便在家中安心编撰《农政全书》,并于天启四年编撰完成《农政全书》的初稿。

但自从天启三年回乡后,官场上便再也没了他的消息,所有人都认为他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没想到今天一上朝就听到了那么劲爆的消息!

陛下竟然想召回徐光启,还要让他入阁!

这怎么可以!

这怎么能行?!

百官们反对的原因只有一个,不符合程序!

没错,就是不符合程序!

按照一直以来的潜规则,若要入阁首先需要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这点徐光启符合条件。

但第二则是要先做到京师或者南京六部的尚书或侍郎!

这点徐光启根本就不符合要求,本来天启三年的时候走魏忠贤是给了他一个礼部时间和的职位的,但偏偏徐光启不肯就范,最后便被弹劾离去了。

所以徐光启根本不符合入阁的条件!

更别说,陛下还是直接说要让徐光启入阁,连正常的让吏部公推候选人这一步骤都懒的做了,直接就想让他入阁,这他们怎么可能答应!

别说现在徐光启不符合条件,他就是符合条件,他们也不可能答应,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想入阁的官员不是好官员,谁还不想更进一步?

凭啥你徐光启就脸大,能越过众人直接入阁?

我们不服!

可惜他们不服也没用,朱由检既然提出来了,就不是在询问他们的意见,而是告诉他们而已。

他朱由检一直以来便是这独断专行的性格,百官们也不是第一次知道了。

所以在强烈的抗议被无视后,经过一番名义上的廷推,在四位阁老的不反抗默认下,吏部众官员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通过了让徐光启入阁这一提议。

而在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后,朱由检夜便没有了心思继续上朝,草草说了两句便将众人想说的话给堵了回去宣布了退朝。

且不管百官退朝后的如何怨声载道,前去寻找徐光启宣旨让他入阁的宣旨太监却已经马不停蹄的出发了!

而还在家中吃着早饭的徐光启却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入阁了,还在悠闲自在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但在暗中,苦逼的996生活却已经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他快马加鞭而来……

ps.四千字大章,今天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