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截胡诸葛亮 > 第一百九十章 意外的消息

得知曹操直接派人叫战,轲比能当然心有不忿,觉得这是曹操的轻视。

如今曹操腹背受敌,已经自身难保了,竟然还不把他们鲜卑放在眼里。这实在是太荒谬,也太可笑一些。

看着大帐之中的众人。

轲比能寻找着可战之将,便见一人主动请命。

随即,轲比能开口说道:

“琐奴,那此战便交给你了。”

被称为琐奴的鲜卑之将,没有任何犹豫,他觉得这是自己立威扬名的机会。

很快,琐奴带兵来到营帐之外。

此刻叫战的正是徐晃。

徐晃手持宣花斧,他立于大军阵前,面无惧色,气宇轩昂。

当看见琐奴杀出,徐晃同样开口:

“何人前来受死?”

奈何两家言语不通,琐奴也是放了两句狠话,就直接朝徐晃杀了过来。

虽然在南边,徐晃多次吃瘪。

但不是谁都能让他吃瘪。

眼前这些外族,实在是太放肆了,徐晃与之厮杀,二人你来我往二十回合,琐奴觉得支撑不住,直接被徐晃斩杀当场。

而后,徐晃领兵向前冲锋。

让出来迎战的鲜卑士卒溃败。

看见这一幕,轲比能脸色有些难看,他口中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看来,这次曹操是带了真正的精锐之师过来,可他怎么敢这样做,难道不怕南边出兵攻打吗,他这是自取灭亡!”

不过看见徐晃的勇武,以及曹军精锐士卒,轲比能却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现在,他们想要获胜没有那么容易。

最开始的时候,轲比能的计划是通过南边局势,和曹操对峙拖延时间,然后给鲜卑争取利益。

但是现在,曹操明显不按套路出牌。

直接调动这么多精锐兵马,难道他就不怕南边的变故,又或者说,曹操有着绝对的把握,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曹操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轲比能也不知道,然而他能够意识到,现在的情况不是正面厮杀能够解决的。

鲜卑想要打开局面,就不能僵持在此。

“传令大军准备后撤,不要和曹军正面厮杀,也不给他们撤退的机会,如果他们想要撤离,再出兵追击也不迟。”

轲比能下达命令。

没等徐晃正式进攻营寨,轲比能就带着鲜卑之众退走了,但他们并非真的撤退,而是和曹军保持距离,以达成战略目的。

看见这一幕,徐晃眉头一挑。

想不到这鲜卑跑得这么快。

既然敌军撤离,他也没有贸然穷追不舍,而是带人回身禀报曹操。

方才徐晃战绩,曹操也都看在眼里。

他望着撤离的鲜卑兵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些人目的不单纯啊!

“看来这鲜卑,是想要与我军拖延时间,要不是刘琦早有答复,恐怕某会觉得,这鲜卑进犯,是和刘琦有所关联。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他们以为如此便能阻碍我军进攻,实在是异想天开。

这一次,某不但要将鲜卑来犯之敌击退,更要江他们打痛,让他们付出代价。”

说到这里,曹操看着身旁一人,问道:

“子泰,你有什么想法吗?”

子泰是田畴的字,这田畴本是刘虞的手下,后面举族归隐,直到曹操征讨乌桓的时候重新出仕,可以说,田畴为曹操的边境安稳,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要不是田畴坐镇边境,曹操也难以这么放心。

虽然东汉末年,各方军阀依旧能够将外族吊起来打。可是外族实力错综复杂,总是少不了有人侵略边境,惹人生厌。

如果没有可靠得力之将镇守,不要说平定天下了,外部都难以安稳。

听得曹操之言,田畴并未遮遮掩掩,他神色平静如常,开口说道:

“启禀丞相,如今鲜卑之中,实力错综复杂,而这轲比能,便是其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支,他如今胆敢领兵来犯,便是为了谋取利益。

如今丞相已经率领大军前来,正该将这轲比能一举覆灭,便能震慑鲜卑各部,吐如此一来,边境又能安稳多年。

并且这轲比能野心勃勃,如果放任不理,日后必是朝廷大患。”

对于边境的问题,田畴更加了解。

曹操也相信他的判断。

只见曹操冷笑着说道:

“甚好,此番也是他们自寻死路,要是某和刘琦交战,他们再来突然袭击,某恐怕难以支援,但现在却并不一样。

既然他们胆敢来犯,便要彻底解决这个隐患,轲比能如此狼子野心,留他不得。”

正说话间,徐晃也回来了。

“启禀丞相,敌军撤退了!”

曹操目光一扫,淡然说道:

“公明方才斩将杀敌,先去休息片刻吧,敌军能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

徐晃领命。

随即,曹操又叫来麾下谋士。

田畴主动出言献策:

“丞相,若要击破鲜卑,不如先将平城拿下,此间是鲜卑后勤补给之地,只要丞相出兵,他们不可能熟视无睹。

到时候设计伏击,可破敌军……”

曹操若有所思。

……

就在曹操征讨鲜卑的时候。

刘琦已经得到从邪马台传来的消息。

当得知情报得时候,刘琦也忍不住神色古怪,这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展开。

想不到这邪马台竟然如此憧憬大汉。

就连邪马台的女王,得知是大汉兵马,不但没有反抗,而且如此配合。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大汉威名远扬,多少人万分敬仰。

他们想加入大汉都做不到。

哪怕如今大汉衰弱了,也不是其他外族能够比拟的。就像是北方各路诸侯,曹操吊打外族,当年公孙瓒、马腾也都是如此。

他们怎会不想侵入中原?

但是他们没有这样的本事,哪怕如今已经是东汉的末日,但也不是外族可以染指的,也就是西晋之后八王之乱,才给了外族可乘之机。

从此以后,就是神州陆沉,天下大乱的时代。

那几乎是汉民族的末日。

这一切的根本,都是糜烂到根里的司马家导致的。毕竟司马懿作为起家之主,他的手段就一直为人诟病,后人也是如此。

不过这个时代,显然不会出现这个变故。

当今天下绝无司马家崛起的可能。

因为曹操和刘琦的针锋相对,到时候无论是刘琦还是曹操获得最终胜利,必定天下一统,只要统一了,司马懿如何能够施展手段?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刘琦得到吕蒙派人传回的消息,便是让人将诸葛亮他们找了过来。

看着麾下亲信谋士,刘琦说道:

“军师,我也是没想到,这卑弥呼竟然心存此念,看来我等拿下邪马台要简单得多,等到完全掌握邪马台,便可建立水寨了。

从邪马台出兵,可以侵扰曹操沿海各地,虽然未必能直接攻城略地,却足以让曹操不厌其烦,这倒是一件好事。”

诸葛亮神色讶异。

他们当初都不太愿意让刘琦出兵邪马台。

毕竟这邪马台偏僻之地,位置虽然有独到之处,却算不上多重要。

如果大费周章的进攻邪马台,未必是什么好事。反倒是一旦陷入苦战,必定给刘琦带来不小的麻烦。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

吕蒙他们进攻邪马台,非但没有遇到什么阻碍,整个过程更是行云流水。

轻易拿下邪马台。

完全将之掌握,也只是时间问题。

诸葛亮忍不住感慨道:

“主公果真是神机妙算,拿下了邪马台之后,确实对我方有诸多裨益。”

与此同时,庞统、黄权也是如此。

看到他们满面唏嘘之色,刘琦一脸懵逼,他们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这件事情,他真的不知道啊!

刘琦决心出兵邪马台,第一个原因是对未来的预见,这邪马台就是个反骨仔,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华夏小弟。

但是一旦有利益冲突,这个反骨仔就会背刺,实在是连脸都不要了。

所以,刘琦不想留下这个麻烦,与其等到日后来解决,还不如现在直接把邪马台拿下,将之纳入大汉的统治之下。

相信用不了多少年,邪马台就将不复存在。

到时候天下只有大汉的一个郡了。

没错,以邪马台的地盘,也只能当一个郡了。等刘琦将辽东打下来,再整合也不迟。

察觉到诸葛亮等人误会了,刘琦有些无语,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因为这件事完全没办法解释,谁又能想到会这样呢?

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而诸葛亮等人,他们早就知道刘琦有先见之明,此刻更是确定下来。

如果刘琦没有绝对的把握,怎么可能轻而易举下令进攻邪马台。现在的结果告诉他们,刘琦所做的选择没有错。

反倒是他们,太过瞻前顾后了。

此刻拿下了邪马台,一切已经成为定局,甚至不久的将来,邪马台女王卑弥呼,便是要来襄阳,如何不让人诧异。

不过仔细想想,这些都是刘琦所为,似乎就都能理解了。

这世上,刘琦确实是一个异数。

刘琦的所作所为,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事实上,刘琦能有如今的实力和地位,同样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当诸葛亮等人自行脑补,他们就会觉得,这一切都在刘琦预料之中。

别看刘琦平日里逍遥自在,不问政务,但是一到关键时刻,往往能够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这就是刘琦能力的体现。

没让他们继续胡思乱想,刘琦干咳一声,继续说道:

“几位不用多想了,如今拿下了邪马台,只需要进行后续布置,曹操此刻正带领大军征讨鲜卑,咱们可以稳步发展。”

其实以庞统的性格。

他肯定想要刘琦趁此机会出兵北上。

甚至不惜性命,为刘琦创造这个机会,正如历史上庞统跟着刘备,他虽然死了,却为刘备创造了夺取益州的机会。

有了益州为根基,刘备才有立足之地。

乃至于汉中之战。

那是刘备的巅峰,和曹操正面一战,并且将之击败,可以说比孙权猛多了。

那个时间段的刘备,真是威慑天下。

连孙权也为之惊惧。

可惜的是,因为刘备势大,让本来还算稳固的孙刘联盟出现裂缝,这才导致孙权出兵攻打荆州,将关羽给杀了。

此后种种,可以说都有其变数。

不过先前刘琦已经表态,这虽然是一个好机会,可以趁着曹操内部防守虚弱进攻,可是这样,同样是给外族创造机会。

刘琦宁愿不要这样的机会。

因为他相信,按部就班发展下去,荆州的实力,完全可以碾压曹操。

有些东西,没有亲眼目睹,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庞统和黄权他们便是如此。

在此之前,他们看到高产水稻推广,直接将他们多年培养的认知改变了。

像他们这样的谋士,不说擅长耕种,起码要知道如何耕种,又能收获多少,这是关键问题。

但是,当他们看见高产水稻的时候,那多得吓人的稻粒,令人难以置信。

如果此前有这样的稻种,大汉就不会有那么多百姓被饿死了。甚至于,连黄巾之乱都不会有,大汉的统治能够维持下去。

毕竟百姓要的,只是活下去。

可有时候活下去也那么艰难。

可以说,无论在哪个时代,粮草都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当得知,那稻种是刘琦拿出来的时候。

庞统、黄权更加敬佩。

主公真是深藏不露,连这样的神物都有。

虽然只是水稻,可是对于天下而言,这是一件神物,堪称镇国神器。

此物的出现,也让庞统、黄权有了绝对的信心,刘琦必定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来如今刘琦已经取得优势,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哪怕中原富庶也不可能比拟。

如今北方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现成的耕地。就连人口,因为大量百姓南下,如今也差之不多,算是伯仲之间。

这个时候,粮食产量的大量增加,便会瞬间打破南北平衡,让局势发生逆转。

刘琦吩咐下去。

让诸葛亮派人接待卑弥呼。

既然这邪马台有意归附大汉,便要对他们好生教化,要让他们知道怎么当儿子。

这是基本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