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余一丁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古怪的缘由

余一丁 第二百四十八章 古怪的缘由

作者:卯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8:38:37 来源:笔趣阁

水火无情,特别是像黄河这样的大河,坤阳城以东已经算是它的中下游河段,不仅水面宽阔,而且大量的泥沙随着水流滚滚向东,一旦落水,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而且停靠在岸边的几条木舟说起来是“小船”,那是针对在黄河航道上通行的大型货船而言,与那样的大船相比它们确实都是小船,但这种所谓的小船并非普通小河上为旅人摆渡过河的小舟,每一条至少都是可以乘坐二三十人左右的船只,像余一丁他们这一行四个人外带四匹骏马,一起乘坐其中的任何一条船都不成问题。

这样的木船至少有四五丈长,在余一丁看来绝对不能算是小船了,一旦几个人乘坐小船出了清河来到黄河中,无论出现任何问题,那就必定是有关生死的大事,这可不是儿戏,余一丁也不敢冒这个险。

在不经意地瞟了林梦瑶一眼后,余一丁果然发现这位女子呆呆地望着停靠在岸边的几条木船,眉头也微微蹙起。

她确实曾经带着妹妹偷偷摸摸离开河口郡城前往大梁寻药,也算是一名胆大的女子,但是那个时候正是黄河的结冰期,不要说走路骑马过河,就算在结了冰的河面上通行马车都没有问题,根本不用考虑是否会落水。

而林梦瑶虽说从小练武,但是毕竟长期生活在内陆,就算是林忠泽在临海城为官时,那座小城虽然名为“临海”,但也不是紧挨着海边,城池距离大海还有一二十里路程呢,何况那时候的林梦瑶还是个小女孩,怎么可能像个疯小子一般去学游泳,家里大人绝对是严厉禁止此类行为的,另外林梦瑶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山上拜老道姑为师,每天都会教授她武艺,就更加没有多少机会玩水了。

所以面对眼下的局面林梦瑶确实有些紧张,几名艄公已经变成了尸体,她又看得出来余一丁肯定不会驾船,而另外两名比她还要小好几岁的小妹妹,特别是钟离雪还是郡王之女,林梦瑶就更加不会认为她们俩会驾船,万一到了河中出现变故她自认是难以存活下来的。

既然不能顺流而下,对于林梦瑶来说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骑马往偃师而去,在路上再去寻找另外的渡口,夷人可以干掉坤阳城附近渡口的艄公,总不能干掉沿途所有渡口的艄公吧?

而且林梦瑶要去的是临海城,她继续骑马往东没有问题,无非就是寻找远一点的渡口再乘船渡黄河而已,但是要让余一丁三人跟着她一起顺着黄河往东而行那就是绕远路了,谁知道还要前行多远的距离才能遇见渡口?他们更加不能确定这一路是否还有夷人继续往东,那么下一个渡口就一定安全吗?

何况余一丁三人要去的是望桑和余桐两镇,这两个小镇就在坤阳城往南偏东一些的方向,林梦瑶实在想不出余一丁他们继续陪着她往东而去的理由。

再说了,谁知道接下来的路途中还会发生什么事情,特别是林梦瑶现在早已知道夷人的图谋,她几乎可以预见到自己此番前往临海城的计划肯定不会顺利,说不准海上的夷人大军已经在大晋的东南沿海登陆,此时正向着偃师进军,万一再一次遭遇夷人,现在张五已经战死,又少了余一丁的保护,只剩下自己一个弱女子,林梦瑶真不知道即将面对的会是怎样一个结局。

虽然在离开坤阳城之时余一丁就询问过林梦瑶下一步的打算,她也明确表示自己前去临海城不会有问题,其实如果没有夷人之乱,以张五的身份和能力陪伴林梦瑶一直到临海城绝对不会有太大问题,可是眼下的实际情况只会让林梦瑶变得犹豫不决。

说句实话,林梦瑶心底里还是希望有个人可以陪着她前去临海城,眼前来看只有余一丁是不二人选,林梦瑶相信凭借余一丁那身神鬼莫测的本领必定能够让她平安到达临海城,可是余一丁毕竟有自己的家室,而且他们也另有目的地,最重要的一点是余一丁和林梦瑶各自的目的地相距甚远,说起来他还是林梦瑶的救命恩人,在这个时候林梦瑶实在不好意思开口相求。

面对几名艄公的惨死,林梦瑶陷入了暂时的迷茫之中,她不禁又想起了临行之前林忠泽的嘱托。

“瑶儿,这次前去临海城事关你们姐妹二人的身家性命,爹爹本打算只派张五前往,但你执意要去,而且离开平西关对于你来说也是好事,爹爹就不阻拦了,但是路途之中一定要听从张五的安排,切不可耍小性子……”

林忠泽的话语似乎还萦绕在林梦瑶的耳畔,可惜张五已经为夷人所害,林梦瑶到现在也没能再见到他的尸体,想到这里她的心头不禁泛起一阵悲凉,神情也变得越发落寞起来……

说起来余一丁一行人离开平西关继续往东而去,随着郑培雄石狐等人相继死亡,依朵自从曲兰镇返回郡城后便宣布脱离青炎门,这个在河口郡存在了十年,也兴盛了十年的江湖组织便迅速土崩瓦解。

不消数日,位于河口郡城的郑家大院便人去宅空,整个河口郡内的青炎门产业也一个个相继关门歇业,更有乡野传闻说位于槐树岗大槐树村的青炎山庄也因某日半夜突发大火而被付之一炬,随后仅仅只过了不到十日的时间,河口郡内青炎门的产业不是关门大吉便是被官府查封,数百门徒也是跑的跑抓的抓,偌大的一个门派顷刻之间便灰飞烟灭,令人唏嘘不已。

由于这些年青炎门在河口郡内作恶多端,对于这个门派的覆灭,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而那些曾经受过青炎门欺压的道士神汉巫婆也满心欢喜,心想着终于在河口郡内又有了立锥之地,不用再四处躲躲藏藏,如果是以往,这些人弄不好还有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青炎门的垮台,在整个县郡百姓的心目中算是一件大好事,但是紧接着河口郡城内就出现了一些令人胆战心惊的怪事。

首先是某日清晨,郑家大院附近早起的居民惊奇地发现,这座往日里异常热闹的大宅院竟然安静得可怕,那两扇仿若城门似的厚重大门居然门户洞开,但是从外面望进去却看不见一个人影。

更有胆大之人悄悄凑近查看,甚至还有几人壮着胆子进了宅院,却发现原来居住在这座占地数亩的大宅院内的那些青炎门中的门人打手全都消失不见了,甚至包括郑培雄的十七房夫人和小妾,以及一众丫鬟老妈下人,仅仅过了一夜的时间,这些人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在这座大宅院内不见踪迹。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那几名好事之人赶紧从宅院中退了出来,不敢乱动府中的任何物件,生怕会有什么古怪,接着又急匆匆赶往官府报信,等到中午时分,整个郑家大院便被军士们包围的水泄不通。

本来郑培雄和石狐死亡,依朵宣布脱离青炎门并离开郡城不知所踪,官府已经开始着手处理青炎门的事情,只要是在河口郡内的青炎门产业,不是自行关门就是被官府查封,只是鉴于郑培雄已死,郑家大院里除了一些下人主要就是女眷,对于官府来说,更为看重的是青炎门留下来的偌大产业,而那些青炎门内的门人以及郑培雄的夫人小妾,在郡守大人看来,必定会因此事受到牵连,罚没为奴或者充当官妓都是有可能的结果,对此他可没有太大的兴趣。

可是毕竟郑家大院就在郡城之内,飞不走也跑不了,而城中的任何人想要离开平西关都要通过东西两座城门,直到昨日,居住在郑家大院中的那些人算起来怎么也有好几十口,这么多人根本无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河口郡城,但是眼下的事实确实太过耸人听闻。

无论是郡守还是林宗泽对此事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实在想不通这几十号人是怎样从郑家大院中凭空消失的,此事处处透着古怪,就连府衙中最有经验的衙役仵作也没有发现任何一点蛛丝马迹,直把郡守弄得焦头烂额。

直到林梦瑶离开平西关时,此案依旧悬而未决,那一大家子人到底是如何离开郡城,或者说他们是生是死都成为了一个悬念,也是这几日平西关内街头巷尾,百姓们茶余饭后谈论的最多的话题。

紧跟着接下来的两三天里城内又陆续发生了几件让人恐慌的事情,致使整个郡城都弥漫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

就在距离郑家大院不远处的几座民居内,在大院出事后的隔天和第三天的夜间都有闹鬼之事发生,其中一座民房内还有一位中年妇人被活活吓死,另有两名居民失踪。

由于往年有青炎门的存在,郡城内只要涉及捉鬼驱邪的事情必定由青炎门人出面解决,整个河口郡都少有道人术士存在,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也只是路过而已,既然现在闹出了人命,普通人又岂敢前往探查,那几座民宅立刻变成了鬼宅,使听者闻之色变,居住在周围的居民也唯恐避之不及,纷纷离开自己的住所另寻他处暂避。

一时之间河口郡城中谣言四起,有传言说那是郑培雄和石狐的鬼魂回来报复的,也有说那些冤魂是往日里被青炎门害死的人找上门来的,甚至还有人说是青炎门就是捉鬼驱邪的门派,官府对他们下手正好令那些孤魂野鬼有了跑出来害人的机会……,等等,传言甚多,不一而足,使得接下来的几日里整个平西关内都是人心惶惶。

但是这几件令人骇然的事情还未调查清楚,紧接着林宗泽的府上便发生了一件更为奇特的事情,只不过因为这件事是发生在他的家中,不像郑家大院和民宅闹鬼那样早早地就被周围的百姓得知,加上林宗泽严禁知晓此事的护卫们外传消息,所以并未在郡城百姓中引起更大的恐慌。

那是郑家大院人去宅空后的第三天夜间,林忠泽像往常一样在戌时返回将军府,这两日发生的事情不仅令郡守左支右拙,也让他这位边关守将疲于应付,城中衙役捕快已经不够用了,现在就连他手下的官军都有一部分投入了整个郡城的城防治安工作。

因为林梦玉被余一丁所救,这几日在母亲和姐姐的细心照料下病情终于渐渐有所好转,总算没有让林忠泽在忙于公务的同时还要对小女儿的身体状况继续操心,却没想到城中又会发生这样一连串的事故。

戌时将尽,林忠泽用过晚饭,又去后院看望了一下仍旧卧床休息的小女儿,余一丁的治疗以及醒神丹的功效确实强悍,眼瞧着林梦玉的身体一天天好转,林忠泽也不禁欣慰不已,随后同夫人和大女儿又唠了一会家常,眼看夜已深,便准备回房歇息。

夫人文卿服侍着丈夫洗漱完毕,林梦瑶又跟父亲道过晚安,林忠泽这才返回卧房准备就寝。

谁知就在林忠泽上床躺下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还没有睡着之时,便有守护后院的值夜卫士发出惊喝之声,紧接着两个女儿的房间内也传来两声惊叫!

林忠泽闻声心头大骇,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根本顾不得披上外衣就冲出房门,正好看见自己的夫人文卿傻立在门前,目瞪口呆地指着两个女儿卧房后面的山墙,双眼满含惊恐!

待到察觉出林忠泽冲到自己的身边并扶住她之时,文卿只是偏头看了自己的丈夫一眼,便嘤咛一声,晕倒在他的怀中!

事后经过林忠泽的仔细查问,这才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就在他回到自己的卧房上床后不久,隐藏在后院的一名值夜暗哨便发现有东西从后院的山墙上一闪而过,据此人所言,那东西绝对不会是人,但是由于速度很快,卫士实在没有看清楚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只觉山墙那里似乎有一道两尺左右的灰白身影一闪而过,就在卫士出声呵斥的同时,那道身影却疾速冲向两位小姐的闺房窗户!

而据林梦瑶所言,她同父亲道过晚安之后,也快速地洗漱完毕,这几日城中怪事频发人心惶惶,为了让母亲夜间好好休息,她就担负起夜里照看妹妹的职责,林忠泽虽然是一城守将,但是还没有奢侈到请个专门的丫鬟彻夜不眠地照看自己女儿的地步。

就在林梦瑶回到房间后不久,还没等她脱衣上床,只听见窗外传来卫士的惊呼之声,就在她下意识地抬头朝窗户望去时,一个灰蒙蒙的东西已经出现在那里,并越过窗棂冲进了房间!

出于本能的反应,林梦瑶也发出一声惊呼,而与此同时,本来在她身后床上熟睡的林梦玉同样发出了一声惨叫!

妹妹的惨叫声使得林梦瑶连忙转头查看,只见林梦玉不知何时已经在床上坐起,正惊恐地望着半空中那个东西,一只手却握拳死死堵在自己的嘴巴上!

那个东西看起来如同一只怪兽,只有笼屉大小,但整个身体却像是一团若隐若现的灰色烟雾,似乎没有实质,而且看不出头脸,就像是一团不停蠕动着变换形状的鬼影,没有五官四肢,也分不出头尾。

最令林梦瑶感到惊骇的是,那东西闯进房间时竟然没有撞破窗纸,仿佛那道窗户对于它来说就是无物!

而且这个东西似乎是为了林梦玉而来,因为林梦瑶发现它进了房间后本来是疾速冲向妹妹的卧床,只因她站在房中,那东西仿佛也吃了一惊,瞬间便悬停在半空中,此时姐妹俩脖子上各自佩戴的一块玉佩同时微微闪光,就在林梦瑶姐妹发出惊叫之时,那东西才突然折返往窗外逃去。

文卿因为受到惊吓,加之她的身体本身就不算很好,只是在返回卧房的路上听见卫士和女儿的惊叫,抬头之时便看见那团东西从女儿的卧房中飞遁而出,直直地朝山墙射去,不等她有任何反应,便已越过山墙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过度的恐惧,事后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到底看见了什么。

不仅文卿说不清楚,林梦玉同样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看见了啥,当时她还处于朦胧的睡梦之中,忽然间只觉心头充满了无尽的恐慌,随后猛然惊醒,接着便看见了眼前的那一幕,不禁失声发出惊叫并再次昏厥过去。

事后林忠泽只能从卫士和林梦瑶的口中听到零星的叙述,但这些碎片似的信息已经令他震惊不已,府内所有人都将此事与这几日城中闹鬼之事联系起来,可是林忠泽的脑中却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多年前教授大女儿功夫的那名中年道姑。

那是他从临海城总兵的位置调任平西关守将一职,前往道姑居住的山中接回林梦瑶之时,临行前道姑曾对他说过的一番话——

“林居士,阿瑶已尽得贫道衣钵,日后只要勤练不辍,定能成为女中豪杰,只是还有一事相告,贫道曾推算过她们姐妹的命相,数年之内定会遭受一劫,具体情形却不得而知,贫道本以为居士会一直呆在临海城,若是她们姐妹二人有何差池,贫道也可出手相帮,谁知居士这就要异地为官,真是世事难料啊。”

说着道姑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布包,接着道,“这两块玉佩让她们随身佩戴,可保二人不被邪祟所害,但只有一次之效,事后还望居士派人速速赶到临海城通知贫道,贫道得信后定会前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