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余一丁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守城(十)

余一丁 第二百四十二章 守城(十)

作者:卯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2:59 来源:笔趣阁

李盛看见余一丁抬起头的目光并没有望向自己,而是瞟向他的身后,便也转回头往后看,正好那名亲卫跑到了他的面前。

那人来到李盛面前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回禀将军!城外是偃师派出的援军,全是骑兵,大约有五千人马!”

“好!好!余老弟,我们一起出城去看看!”李盛闻言喜上眉梢,说着便带头往城外走去。

余一丁也很高兴,保护沈辰基完全就是他的报恩行为,本来还在苦恼他们几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坤阳城呢,没想到大晋的援军说来就来,竟然这么快就赶到坤阳了,这下总算是帮了他的大忙。

在余一丁看来,经过昨夜的东门之战后,几乎可以肯定,只要李盛在防御上不出现大失误,真田慎介就没有任何机会占领坤阳城。

现在双方兵力相当,而晋军还占据着城池的地利,以及时间上的优势,时间拖得越久对于大晋来说便会越发有利,余一丁可以想象此时的真田慎介肯定就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一方面凭他目前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攻占坤阳城,另一方面整体战局又迫使他必须尽快拿下坤阳城,余一丁实在想不出这位西洛王还有什么更好的攻城计策。

目前的战场态势是真田慎介无法尽快攻占坤阳城,但是李盛也不敢率军离开城池贸然出击,双方处在一种僵持的状态,只不过真田慎介仍旧可以躲藏在城外,随时派出乱波或者武士袭扰坤阳城,甚至继续对沈辰基造成威胁。

但是现在的形势不一样了,晋皇竟然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又派来了五千骑兵,可以说这支人马一举改变了整个坤阳城的战局,就算李盛不用他的本部人马出击,原本的坤阳守军继续固守城池,只需让这支骑兵追击真田慎介的部队,就会让夷人们龟缩回山区,根本不敢在平原地区露头,否则极有可能就会被骑兵冲击的七零八落,甚至是得到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而且这支援军的到来对于余一丁来说也会变成他们几人离开坤阳城的契机,只要沈辰基平安,坤阳城无忧,余一丁便可以毫无顾虑地向沈辰基或者李盛提出辞行,继续他的旅程,这怎能不让他高兴呢?

所以李盛叫着他一起出城迎接援军时,余一丁立刻兴奋地跟了上去,两个妮子虽然一时没有想到那么多,但是她们都以余一丁的马首为瞻,见他跟着李盛往城外走,两人急忙也跟了上去。

一群人走出了瓮城,正好看见两三里外烟尘滚滚,很明显就是一支军队正在朝着坤阳城进发,确实是一支骑兵部队,而且只有骑兵才可以掀起如此规模的烟尘。

隆隆的马蹄声中,地面震颤得越发强烈,夷人没有太多马匹,在这种时候还能够在大晋的地面上如此嚣张地骑马行军,连余一丁都知道来者肯定是大晋的援军。

随着骑兵部队越来越接近城门,余一丁终于看清了最前面一排骏马上坐着十数名身穿黑色盔甲的骑士,他们身后高高飘扬的几面血红色大旗非常醒目,但是旗帜上所绣的字迹却看得不太清楚,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只部队。

骑兵的行进速度非常快,没用多久便已来到距离城池只有百丈远的地方,而且越靠近城池速度越慢,直到距离余一丁他们只有二三十丈远时终于完全停了下来。

烟尘慢慢散去,这支骑兵部队终于显露出真容。

由于坤阳城东门外除了官道以外就是一大片平缓的野地,虽然骑兵部队在行军时只有十几人并排而行,队伍也会足足拖出两三里地,而当他们停下脚步后,整个队伍也缓缓展开,余一丁能够看见的队伍最前面一排是身着黑色铠甲全副武装的骑士,足有一两百人之多,甚至就连骑士身下的骏马也用铠甲包裹了头部脖子和躯干,这些骑士不用冲锋,只需安静地站在那里,就会给人一种萧瑟肃杀的感觉。

几面大旗随风飘扬,这下余一丁看清楚了旗帜上面所绣的字迹,除了最大的那面旗帜上是一个黑黑的“晋”字,其余稍小一些的旗帜上全部都绣着“赵”字,这也说明这支部队的主将姓赵。

对此余一丁倒没有什么感觉,可是他身边的李盛见状则是面露喜色,不由自主地就往前又走出几步。

那些骑兵队伍的前面还有六七名骑着骏马的人,他们身上的铠甲明显比身后的骑士更加鲜亮显眼,不用说,这些人肯定就是这支骑兵部队的将领们了。

片刻之后,那六七人中的两人一抖马缰,缓缓地朝余一丁他们这边走来,紧跟在两人身后还有一名打旗的骑士,正扛着一面绣有“赵”字的大旗。

等他们三人来到余一丁几人面前,走在最前面的那两人早已眉眼带笑,在距离余一丁他们还有十几步的时候就已翻身下马,兴匆匆地往这边快步走来。

其中一人是对着李盛发笑,而且此人穿戴与李盛相仿,必定也是一名品级不低的武将,而另外一人却是对着余一丁微笑点头,也是他认识的人,正是玄武营指挥铁振堂。

“伯沛兄,你我二人也有一年多未见了吧?据铁指挥传回的消息,你的坤阳城被真田慎介那个小子带了数千夷人围困,小弟特地向圣上请命,前来看看兄长和坤阳城可否安好,哈哈哈……”

走在前面的那名武将看起来也就二十七八岁,面目俊朗,张着双臂直奔李盛而去,哈哈大笑道,神情显得非常亲昵。

“哈哈!原来是叔平老弟,本来为兄还在为如何除去这股夷人的暴军犯愁,没想到圣上居然派出老弟前来解兄之危,如此坤阳城无忧矣,哈哈哈……”李盛朗声答道,又伸手在那名青年将领的肩上重重地捶了一拳。

李盛字伯沛,这位青年将领直接以其字称呼,言语之间又透出一股说不出的亲热劲,想来二人是故交,而且相互之间的交情必定很深。

果然,这两人一番亲热寒暄过后,李盛便将这位青年将领带到余一丁面前,指着他说道,“叔平老弟你快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余先生,昨夜夷人袭城,而且还有一群乱波强袭郡王府,幸亏有余先生在,这才保住了郡王的平安。”

接着又对余一丁道,“余先生,这位是赵衡将军,乃是我大晋禁军三品龙威将军,他的麾下是一支五千人的重骑兵,称作飞龙营。”

余一丁连忙拱手道,“原来是赵将军,幸会,幸会!”

赵衡将余一丁上下打量了一番,同样拱手抱拳,面带惊奇道,“本将早已听铁指挥提起过余先生,只是从未见过如此年轻的修行者,还以为是铁指挥诳我,谁知闻名不如见面啊,先生真乃奇才,失敬失敬!”

说着他又看看余一丁身后的二女,有些疑惑地问道,“这两位是?……”

余一丁忙道,“她们是在下的家眷,你们快过来,见过赵将军。”

柳翠和钟离雪赶紧上前与赵衡打了个招呼,赵衡也客气回礼。

没等余一丁继续客气,李盛赶紧对铁振堂行礼道,“哎呀,本将光顾着同赵将军打招呼,却慢待了铁指挥,还请恕罪!得亏铁指挥及时将夷人暴乱的消息告知本将,坤阳城这才有所准备,否则昨夜本城必将遭难。”

这就是玄武营的厉害之处,铁振堂只是一名四品指挥,而李盛是三品虎威将军,可是他仍要向铁振堂请罪,李盛口中的“请罪”可不是客气之词,他请的是慢待铁振堂之罪,虽然铁振堂比他的官阶低,但是玄武营却是晋皇身边的秘密组织,直接听命于晋皇,墨卫对大晋的所有官员都有行使监督侦查的权力,他们外出行事直接代表的是晋皇,如同圣驾亲临,慢待铁振堂不就相当于慢待晋皇吗?那必须得请罪啊。

何况李盛和袁大人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将坤阳城的防卫工作布置到这种程度,完全是因为铁振堂的墨卫提前告诉了他们情报,否则昨夜的偷袭可能就会让李盛的禁卫军损失惨重,说严重点坤阳城被破都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铁振堂倒没有端什么架子,他一直站在赵衡身后微笑不语,听了李盛的话也没有过多的倨傲,只是冲他摆了摆手,随后目光立刻在城门两边的城墙根处来回扫视,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刚才运送守城官军尸体的驴车才进城不久,此时城墙根下还有不少夷人武士的尸体,天亮以后真田慎介并没有派人前来收尸,大晋官军也暂时没有人手去将那些尸体搬开,所以那一带仍然是战斗过后的惨烈状况,几百具尸体在城墙边上散落得到处都是。

“二位将军,我看还是先让大军入城扎营再说吧。”铁振堂沉声说道。

不仅是铁振堂,寒暄过后赵衡也看到了城墙下的尸体,连忙道,“铁指挥所言极是,我的飞龙营也是日夜兼程赶到坤阳城,此时人和马都需要修整。”

“正该如此。”李盛道。

于是赵衡转头对他身后骑在马上扛旗的军士说道,“你去通知廖将军率队入城。”

“遵命!”

骑士低头行礼,急忙拨转马头前去传令。

“走,我们先入城。”

李盛伸手示意,铁振堂和赵衡又跟余一丁客气了一下,随后众人便往城内走去,而铁振堂和赵衡所骑的马匹自有李盛的亲卫去牵。

就在众人来到李盛的大营,郡守也跑来了,刚才响箭出声之时他还在城中忙碌,既然李盛负责正面对敌,那么郡守就要承担起保障城中数千军士饮食起居的事务,不要小看这些事情,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总说打仗就是打后勤,在古时更是要保证粮草充足,一旦缺粮草这仗就没法继续打下去了,不是见机撤退那就只有被歼灭的下场。

所以郡守在派人召集坤阳城附近的乡勇团入城时强调过让这些人务必将各村镇的可食之物全部运进城中,不仅保证了城内守军所需,同时也可看作是坚壁清野,让真田慎介的部队找不到吃的,这也是大功一件啊。

袁大人来到禁卫军大营时,正看见赵衡的重骑兵陆续进入营内,长长的骑兵队伍甲胄齐整威武肃杀,不仅是他,就连在街道两旁的房檐下休息的守城军士和乡勇团都面带三分惊异七分惊喜,所有人全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川流不息的骑兵纵队,整个街道上只能听见马蹄的声响,再没有半点人声了。

坤阳城虽大,可是最宽的街道也就容得下五六匹骏马并行,可以想想五千骑兵的队伍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全部入城吧。

虽然马蹄声急,但是城中的所有人,包括那些被蹄声惊动的百姓们,全都站在路边或者推开窗户兴奋地望着这支数量庞大的队伍,大伙心里都很清楚,这样一支军队的到来意味着什么,也许过不了两天就会将城外那些无恶不作的夷人们全部消灭掉……

李盛的大帐内,一干重要人物都在此聚集,当然沈辰基肯定不会来,李盛自会派出亲卫将援军到来这个好消息向他禀报,而且在去大营的路上,铁振堂已经告诉李盛,之所以他会跟着赵衡的援军一起前来,主要任务就是将沈辰基接回偃师,为此晋皇专门派他率领五十名墨卫完成此事。

在来禁卫军大营以前,余一丁已经让柳翠和钟离雪自己返回郡王府,只有他自己单独跟着众人来到李盛的大帐。

见到飞龙营进入坤阳城,不仅街面上的百姓和军士们高兴,余一丁的心头就更加兴奋了,既然晋皇已经派出铁振堂率队前来接沈辰基返回偃师,那么他正好趁此机会同李盛提出辞行,想必这位虎威将军不会不答应吧?

按照余一丁所想,以大晋现在驻扎在坤阳城的守军力量,不仅坤阳城无忧,就是想要全歼真田慎介的暴军都不成问题,而且沈辰基也走了,李盛也就更加没有理由留他在这里了。

不过余一丁并没有着急,经过一番推辞,他就老老实实地坐在下首,安静地听李盛赵衡他们安排好接下来的守城事宜,上首他是不敢去坐的,这一点自知之明余一丁还是拎得清楚,有关行军布阵打仗的事情他绝对没有发言权,也就不要跟着添乱了,只需耐心等待就好。

也就用了小半个时辰,几名主事人就已商议完毕。

自从接到铁振堂带回的消息,晋皇在最短的时间内便做出了决定。

虽说目前偃师附近只有两万禁军守卫,但是朝廷还没有收到东南沿海海防遭受夷人攻击的消息,他除了派出快马八百里加急告知沿海各个城池加强防卫以外,并没有对那边派出一兵半卒。

晋皇很清楚夷人的图谋,那就是东西两面夹击才可能威胁到大晋朝廷,但是只要破掉他们某一面的攻击便可使其图谋落空,只要晋皇还在,大晋还有数十万铁甲可以调动,无非是时间要被拖得久一点而已。

如此看来只有先将势弱的真田慎介这股夷人打垮,虽然他只有数千人马,但坤阳城中再怎么算同样只有不到五千人,这点人马对真田慎介起不到威慑作用,李盛所能凭借的只有坤阳城高防坚,所以他只能坚守待援。

但是如果赵衡的飞龙营前来就不一样了,一来夷人缺少骑兵,本来骑兵面对步兵就是碾压式的优势,遑论还是重骑兵。

另外晋皇还是想救自己的小女儿,如果真田慎介面对大晋的重兵压境,在全无反抗之力,走投无路之时,他若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对四公主下毒手,那样的话还有可能保全晋皇小女儿的性命,可是晋皇哪里知道四公主已经自尽了呢,这也为日后真田慎介全军被屠尽埋下了伏笔。

所以晋皇没有思考多久便下令飞龙营驰援坤阳!

而且为了尽快赶到坤阳,飞龙营甚至都没有携带野外扎营的辎重装备,每名骑士只随身携带了武器和两日的干粮便迅速出发,否则飞龙营到了坤阳城后完全可以在城边的旷野中扎营,那样就算要出击也会方便不少。

如此一来飞龙营必须在城中扎营,于是李盛安排一千军士听从郡守的安排,将校场中的一部分物资转移至他处,赵衡的飞龙营暂且在那里的空地上驻扎。

李盛安排完毕后郡守便领命而去,他要带领这一千官军在傍晚之前给飞龙营腾出能够安营扎寨的地方,这可不是一个小活,郡守必须要抓紧时间了。

等到这边事了,铁振堂才将晋皇的旨意告诉李盛,李盛闻言更加欣喜,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又是一个好消息,否则他在前面守城,还要分心照顾后方的这位郡王,那些夷人乱波实在令人头疼,万一沈辰基有哪怕一点点闪失,就算李盛守住了坤阳城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于是李盛高兴地就要陪同铁振堂一起前往郡王府,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沈辰基,赵衡当然也要一起前去,到了坤阳城他也必须觐见郡王。

余一丁就坐在一旁听几人安排好诸多事宜,既然这些人还要去郡王府,那他就更加不着急了,不如等到见了沈辰基再提出辞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