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二十五章 革命(1)

尘埃如山 第二十五章 革命(1)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8:48:46 来源:笔趣阁

辛亥年的七月底,郭白氏把郭家里里外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迎接带着刚满月的儿子回来省亲的郭治远和周婉玉。

郭修安稀罕完孙子,就去县上开会了。郭白氏指着神龛上红绸盖着的合影像,告诫郭治远说:“你爹自从被衙门摄了魂,就接连被官府派差,忙的都顾不上家里收秋了。你们以后可千万别被摄了魂!”

郭治远差点笑岔了气,他说要是照一次像就摄一次魂,他的的七魂六魄早就被摄走完了!郭白氏强硬的说:“你的七魂六魄早就被挤出三界了,哪还是小时候的治远?”郭治远听完郭白氏的训斥,把本打算留在家里做念想的儿子满月照,又悄悄放回了口袋。

郭修安开会回来,郭治远便问郭修安“摄魂”一事的前因后果。郭修安先把杨勉之先推荐他做谘议,后去县城开会的事情讲了一遍。郭修安说县里搞“新政”,主要是在乡村推行“自治”;伏阳县除了县城和十家镇外,按照东南西北分成了四乡,乡下设里,里下设甲,乡有乡董,里有村正,甲有甲长,任命的都是村寨的族长和有名望的人。他这个谘议员被任命为东乡的乡董,最近带着几十个村正正忙着丈量田产、充实赋册。

郭治远问乡董在哪里公干,费用从哪里来。郭修安说都是为老百姓办事,不要啥费用。现在公干的地点临时设在祠堂,县衙说要在三家营建个新式的小学校,等学校建好了他这个乡董就在祠堂的私塾里公干。

郭治远问:“你这大小也算当官了,那我大伯的遗训……咋说?”

郭修安叹口气说:“这事我问过你岳父了,他说自古皇权不下县,我这个乡董不算有功名的官爷,一没俸禄二没实权,权当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吧!”

郭治远说:“怎么说乡董也是县衙正式任命的,你就算没品级也是官老爷,只是你不愿承认罢了!”郭修安反问儿子:“是不是因为你大伯的遗训,你没去投军做官爷有点后悔?”

郭治远摇摇头说:“我的性子不适合带兵,有啥好后悔的?我在省城参加过准备立宪的会,觉得朝廷的“立宪”和下边的‘自治’,完全是换汤不换药的老一套,朝廷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还不如把营里的民约五条搞下去实在!”

郭修安瞪了儿子一眼说:“你娃儿现在翅膀硬了,敢以下犯上乱议新政了!你去年在营里搞的新政好是好,但既不能当吃喝也不能抵扣皇粮国税,老百姓眼下都快没饭吃了,哪有闲功夫搞卫生?”

郭治远本想把最新收集的提高田地粮产的方子,详细给郭修安讲讲的。但听说三家营连《民约五条》都已经成了一句空话,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顾微尘也特意从镇上赶来看外孙。郭治远问周世平最近可好,顾微尘说周世平这半年忙于进山剿匪平乱,很少回来。等他忙完了军务,肯定会来看外孙的。

郭治远在三家营平静的省亲生活,被来自省城的一份紧急公函打破了。公函是陆小学监谢步瞻派人送来的,内容是鄂省新式学堂总办,邀请豫省教育界组团赴武昌参访交流,鄂省陆军中学堂点名要郭治远前去。谢步瞻要郭治远接到信函后尽快回省城,以免误了参访行程。

郭治远应了差事,回函打发走了来人,转头就为了难。周婉玉却喜笑颜开:“正好哇!我一个人也侍弄不了这么小的娃娃,干脆就在家里住一段,等你忙完了公差,再回来接我们不迟!”

郭治远第二天就回了省城,他在省城逗留了两天,便随参访团奔赴武昌。参访团除了省立大学的师生,陆小的教习,省城简易师范的老师,还有中原公学的教务长余从睿。郭治远把改名余从睿的余复业,拉到一边悄悄问:“我们明修栈道,你们又要暗度陈仓?”余复业不置可否的说:“治远兄,参访团里没有你们和我们,只有咱们!”然后又悄悄的说:“武昌不是咱的地盘,这次我真是去参访,不是闹革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