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二十九章 民国(3)

尘埃如山 第二十九章 民国(3)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8:48:46 来源:笔趣阁

郭修安最后还是接受了东乡乡董的任命。三家营原来的三个乡地李长盛、韩皮匠和郭敬裕的儿子郭修顺,也被正式任命为村正。郭修安把胡知事安排的差事交给了三个村正去办,他开始一心筹划乡公所和新式小学的建设。

第二年上忙结束的时候,三个村正正利利索索的把收上来的田赋烟税,交到郭修安手上。郭修安皱着眉头问他们是不是暗地里加了码。

李长盛说:“今年的田赋是罗圈腿加外八字走路——里外都拐!”

郭修安问咋个里外都拐法。

李长盛说:“先说里拐:前清的田赋按照银两算,民国的田赋按照大洋算,但大洋跟着银两走,不跟铜钱走,一两银子兑一块半大洋。老百姓既没银子又没大洋只能缴铜钱,但今年铜钱又贱了,四千文铜钱才兑一两银子,吃亏的还是咱老百姓!”

郭修安问那外拐是什么。李长盛说:“以前一两田赋满打满算也就缴一两三分银子,今年一两田赋要征两块三毛个大洋,外加两毛的差徭,比去年涨了两成多!这就是外拐!”

郭修安又核对了一遍钱账,发现还是多了不少税钱。李长盛又说:“官府不禁烟,老百姓感恩戴德的主动缴烟税,剩下的就是加征的烟税……”

韩皮匠赶紧岔开话:“建了新学校,韩家的孩子是不是也可以来念书?”郭修安说:“建好了学校,县里就派先生来,只要是东乡的娃娃都可以来读书,女娃娃愿意来的都可以!”

李长盛说女娃娃读书是不是乱了纲常。郭修安说:“跟县署不禁烟相比,女娃娃读书不算乱纲常!”李长盛碰了个软钉子,只好说这么多大洋放在营里不安全,要赶紧缴到县上。郭修安清点好账目,让他们尽快去完税。

李长盛又说:“要是没有县署的胡老爷,咱也留不下这么多钱盖公所建学校,是不是单独给胡老爷表表心意?”郭修安看看韩皮匠,韩皮匠说多少是个意思就行。郭修安从四成的钱堆里拔出几吊钱,问李长盛:“够吗?”李长盛赶紧说:“足多不少!”

李长盛和韩皮匠到了知事公署,直接把税捐交到了胡知事手里。胡知事说:“郭乡董真不愧是我县最有名望的乡贤,这么快就收齐了赋税不说,还多缴了这么多?”

李长盛说:“胡老爷,郭乡董忙着准备盖乡公所,派我们两个三家营的村正来交差。郭乡董说老爷您为三家营积德行善,辛苦的很!以后日子长着呢,这次我们就少留一点,剩下的都给大人您送过来了。我们就不去门房交差了,你给我们回个字就行!”

胡知事心花怒放的连连点头:“东乡有你们几位贤绅主事,我就放心了!税科那边也是自己人,这就叫进来给你们开个立字做凭!民国了嘛,咱们更要照章办事!”

交了差出了公署的大门,韩皮匠对李长盛说:“三家营人都说我是‘活屁股蛋儿’,我看你李村正的屁股蛋儿,都活络到屁眼儿里去了!”

李长盛不气不恼的晃了晃口袋里那几吊钱,对韩皮匠说:“没人愿意跟钱过不去,我今天高兴就随你耍嘴皮子。你要是再骂我,这些钱就没你的份了!”

韩皮匠问他为啥没把钱给胡知事。李长盛说:“拿这几吊钱敬奉县老爷,我这是找骂!”李长盛把钱串分了一半,塞到韩皮匠手里说:“县老爷吃肉,村老爷喝汤,这就是当官的好处!”

李长盛和韩皮匠进城交差,郭修安便一声不吭的回了家。郭白氏说族人来了一拨又一拨,都在问收完秋让不让种大烟。郭修安没好气的说:“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烟税都交了还来问我干啥?”

郭白氏叹气说:“问你是也只是给你这个族长个面子!知事老爷都说都不禁了,你还禁得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