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一章 棺椁

尘埃如山 第一章 棺椁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3:03 来源:笔趣阁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弗朗西斯.福山

故土青山,犁耙耕耧晨司晚牧,帑赋役税欲壑难平;寒冬残阳,亭台楼阁唯余蓬荜断垣;一抔黄土掩青冢,天下兴亡如烟,百姓苦!

落日长河,黎庶蚁众落雪无痕,豪杰英雄史书留名;冷月清霜,壮志未酬已是暮年残喘;三声叹息细评说,人间悲欢犹在,人心古!

三家营的老族长郭敬祖,在村头的老槐树下,迎回朝思暮想的长子郭修平棺椁那一刻,禁不住老泪纵横!老族长清楚的记得,当年意气风发的郭修平离营赴任那天也是冬至,就在这棵老槐树下的那次送别,竟是父子间的永诀!那天刻骨铭心的疼,是北风裹着千万支飞针流刃般的雪粒打在脸上的刺疼;今日噬心蚀骨的痛,是白翁丧子的凄悲,如决堤之水将尘封于心二十四载的悲欢哀伤荡涤而出,窒心塞腑的心痛!郭敬祖颤抖的手指轻叩着儿子的棺椁,未语泪先流!

郭敬祖家是三户营郭氏一族的长门嫡传。大哥郭敬先原本在十家镇经营车马店,咸丰年间起源于安徽的“捻子”祸乱伏阳,一举攻破十家镇后烧杀抢掠,郭敬先两口子都死于捻祸。为保大哥郭敬先的香火,郭敬祖将在镇上躲过一劫的侄子郭修严带回了三家营,趋利避险以求平安。

但人算不如天算,几年后捻子卷土重来没攻十家镇却对三家营下手,血气方刚的郭修严带领三姓青壮以命相搏为守营身死,还是断了郭敬先的香火。肠子都悔青的郭敬祖懊恼的连抽自己几个耳光,就连营里算卦的白瞎子也不得不安慰他:“天命不可违,这就是命啊……”

排行老二的郭敬祖娶妻牛氏,共生四子三女,只有两子长育成人,其他都早早夭折。长子郭修平自幼聪慧,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勤奋苦读后居然中了秀才进了县学。次子郭修安读了几年私塾后,被郭敬祖送到镇上自家车马店做学徒。

捻军之乱被平息后,郭修平赴省城参加乡试竟然中了举。世代为农的郭家祖坟冒青烟,考出了个举人老爷,郭敬祖激动的带着族人对着祠堂里的祖宗牌位焚香磕头,感谢列祖列宗的福荫。

爱凑热闹的白瞎子翻着白眼掐指算了半天,说郭家祖上积德行善感天动地,老天爷派了文曲星给郭修平托梦指点,郭秀才才高中榜首成了举人老爷。村民们也如梦初醒的附和说怪不得郭家祖坟半夜总是蓝火飘忽、青烟常冒,看来郭家要发达了,压过营里的李家是迟早的事情……郭敬祖不想因儿子中举的事情惹营里其他家族不高兴,连忙喝止了白瞎子的信口开河。

郭修平中举后连续两次赴京赶考却都名落孙山,郭敬祖劝慰他说举人老爷的功名已经把郭家祖上积的功德都耗完,也该知足了;能上京城金榜的都是人中龙凤,郭家祖辈都是庄稼汉,根本就没有当官坐轿的命,能在乡里坐馆教化乡民子弟识字明理,也是天大的善事。于是郭修平在第三次落榜后便找人保举在吏部造了册,真的到十家镇书院坐馆教书去了。

郭修平断了仕途之心,却让一心想跟着沾沾光儿的郭家族人大为失望。恰在这时白瞎子又掐指一算:文曲星找错了人,郭举人命中注定无缘当官做老爷!郭家族人便抓住白瞎子一通拳打脚踢后送去见官,知县大人问清了缘由后,以犯上妄言的罪名又让白瞎子吃了一通板子。白瞎子歪嘴骡子卖个驴价钱——吃亏都在嘴上,他挨了两顿打后便当着三家营百姓的面,发誓要把签筒扔进伏桐河,这辈子不再给人占卜算卦。

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天意,上天有时候就是喜欢造化弄人。一辈子醉心科场做梦都在想做官的书生,到头来也不一定金榜题名登堂入仕;而心灰意冷再无心仕途的举人们,也可能撞到大运而出缺实授。

太平军和捻军横扫大江南北多年,朝廷的地方官员死的死逃的逃,空缺的厉害。这年适逢新君荣登大宝,光绪皇帝便令吏部在登记在册的举人中进行“大挑”,实授出缺多年的地方官吏。

郭修平就这样被一顶七品知县的乌纱帽给砸中了,授了个山西汾安知县的实缺!跟大喜过望的郭修平相比,郭敬祖却忧心忡忡的找白瞎子卦问前程。白瞎子连连摆手:“老族长您饶了我吧,我这张混饭吃嘴哪敢算官老爷的前程?”郭敬祖赶紧替道歉说族人不该拿白瞎子撒气,希望他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给郭修平卜上一卦问问吉凶。

架不住老族长的软磨硬泡,白瞎子才慢悠悠的拿出落满灰尘的签筒卜卦,白瞎子拿着卦签解了半天,郑重其事对老族长说:“郭老爷此去福祸相依,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和尚,必将经受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得正果……”郭敬祖忙问如何化解劫难,白瞎子把脑袋摇的想拨浪鼓说自己算不出来。

郭敬祖以为白瞎子故意拿车轱辘话来糊弄自己,拂袖而去后,被白瞎子一路小跑追着说:“人的命天注定!郭老爷吉人自有天相——但有一样,一个篱笆还要三个桩,要想保郭老爷的平安,最起码也要找几个有本事的师爷和镖爷护佑!”

白瞎子虽然废话连篇,但这最后一句话倒是给郭敬祖提了个醒。郭敬祖明白郭修平虽然聪慧过人,但缺少历练城府不深,当了知县如果没有练达之人相助,难免会遭人算计落入窠臼,革职丢官事小,能不能保住性命还真的难说。但赴任之期已经迫在眉睫,合适的师爷实在难寻,郭敬祖只好在十家镇找了一个灵秀的店伙计和一个年轻的镖师,作为长随和护卫跟着郭举人去赴任。

郭修平离营赴任那天适逢冬至,也是三家营每年“冬祭”的日子,郭修平祭拜完连杂合粥都来不及吃一碗,便急匆匆的离家赶路。

在村头的老槐树下,郭敬祖拽住儿子的马缰绳后递上一个包袱说:“咱祖上虽说是山西人,但就像这颗老槐树一样早就在伏阳扎了根,营里的老辈人除了知道山西那边比咱这儿要冷的多,谁也说不清山西到底是啥样,但爹相信你不管到了哪儿,都不会给郭家丢脸的!这包袱里是你娘点灯熬油给你缝的件羊皮袍子,冷了你就穿上吧!

儿呀!再听爹一句话:以后凡事都要留余地,千万不要耍二愣子,给别人留条路也是给你自个儿留条路!”郭修平含泪接过包袱,跪别父母便匆匆北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