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十三章 喜丧(1)

尘埃如山 第十三章 喜丧(1)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3:03 来源:笔趣阁

就在这个天降甘霖的夜晚,三家营的郭家却哭成一片:老族长郭敬祖死了!

张白义来郭家要人的那天晚上,已经好几天粒米不进的郭敬祖,断断续续的吩咐郭修安,去祠堂把那块藏了几十年的“舍身为民”的金匾,挂在了自己的大门上。

郭敬祖挣扎了好久才坐起来,让郭治远背着来到大门口,训斥了儿媳、喝退了张白义。张白义一走,郭敬祖就背过气了。赶过来的白郎中连掐带扎折腾了许久,才算把郭敬祖又拉了回来。

白郎中悄悄对郭修安说:“老族长也就这一两天的事儿,早点准备后事吧!”郭修安晨昏便不敢远离,吃住都在老汉床边,随时候应。郭敬祖几次欲开口说话,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郭修安说:“爹,要不我让韩六套车进趟城,请周大哥他们来一趟?”郭敬祖迟疑了半天最后摇摇头说:“算了!外头这么乱,哪里都不安生(太平),就不给他添乱了……”

郭修安说:“您老有啥紧要的话,先给我说吧,赶明儿(泛指以后的日子)我捎给他们……”

拳民血洒东岗教堂的那天晚上,郭敬祖精神突然出奇的好,吃了一碗小米粥,便嚷嚷着要抽旱烟。郭修安连忙给他装了满满一烟锅,看着老汉吧嗒吧嗒的抽完。

郭敬祖把一家人都叫到床边,指着枕边那个从不示人的木匣,让郭修安打开。郭修安打开匣子,发现里面除了一封发黄的信笺,什么也没有。

郭敬祖对郭修安说:“我知道你在想啥……家里里外的钥匙,我早就交给你了,家底你也都清楚。这封信是当年随着你大哥的遗骨回来的,才是咱的传家宝,你打开看看吧。”

郭修安小心翼翼的打开信件,看了一眼内容,眼泪就止不住的簌簌往下掉。郭敬祖重复着十二个字:“‘后世子孙,耕读持家,永不为官!’你哥说的对着呢,郭家祖祖辈辈,心都不够狠呐。做事瞻前顾后,都不是当官的料儿,做好官害自己,做贪官害别人。郭家后世的子孙,耕读持家,护这一方平安,就足够了……”

午夜,窗外风雨大作,郭敬祖又醒过来,他望着烛光摇弋的屏风喃语:“天降大雨啊,老百姓有救了!——平儿,你也回来了,爹想你想了二十多年了……”

郭敬祖最后望着郭修安老泪纵横:“你哥真的回来了,你爷你奶也都来了,还有你妈——穿着当年过门时的大红袄——他们是来接我的……”

四更时分,郭敬祖咽了气。

《周礼》记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对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吃喝拉撒是每天里的大事,春种秋收是每年里的大事,而生丧嫁娶就是一辈子里的大事!崇尚“入土为安”的土葬礼仪,也是一个家族里最看重的事情!

在伏阳,土葬是延续了千年的习俗。虽然丧葬的过程,有“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差异,但基本的送终、小殓、报丧、吊唁、报庙、大殓,出殡、下葬、圆坟、守墓等程序,都有着相对固定的风俗和礼仪。

所谓养老送终,就是人活着的时候有儿女赡养尽孝,弥留之际儿孙守在床前,送自己终了人世。

逝者咽下最后一口气,子侄要在身体未僵冷之前完成小殓:为逝者净面整容、擦洗身体,换上提前备好的寿衣。寿衣是大有讲究的:男穿深色长袍马褂,女穿鲜艳袄袍,外绸内棉里外共五层。

寿衣穿好后,将遗体移至中堂正中高粱杆织就的灵薄儿上,另外还要配以铺黄盖白的被褥,生麻束脚、火纸遮脸、头外脚内放置,寓意“寿终正寝”。

小殓之后,灵前置方桌一案祭品若干,燃灯长明,桌前置一瓦盆烧祭。子女披麻戴孝,昼夜守护在灵床左右哭哀烧祭,此为守灵。

殓葬的棺木都是逝者生前就备好的,抬出来用松香化汁浇注棺内加固,黑漆漆涂棺木外面即可;然后便请阴阳先生确定殓葬日辰、分向定穴,子侄破土后安排族亲青壮打墓。

这一切准备就绪,便是向亲友报丧。报丧者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特殊标识:“倒夹报死伞”。既不论晴天还是雨季,报丧者登门时腋下皆倒夹一把雨伞。亲友一看到报死伞,便以报丧之礼迎客,既不会触犯了禁忌,也省去了许多口舌和误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