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二章 奇荒(1)

尘埃如山 第二章 奇荒(1)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8:48:46 来源:笔趣阁

郭修平知道的是自己即将上任的是山西平阳的汾安县,但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汾安县正在经历着一场罕见的连年灾荒。

旱灾始于光绪元年秋,光绪二年旱灾扩大到整个山西省,光绪三年(丁丑年)和四年(戊寅年)华北多省旱情日炽,整个山西旱情一直延续到光绪五年才慢慢得以缓解。连年大旱引起的旷世饥荒在光绪三年和四年达到极点,被后世称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

光绪二年底,郭举人在汾安县走马上任的成了郭知县。郭修平到任前,已经空缺了一年多的汾安知县一直由县丞代理。郭修平到任后才知道县丞贾有德一个月前因病休沐,汾安县便无人主政。面对庶务荒废的县衙和案卷累牍的刑房,郭修平一筹莫展,他只好微服私访,先调查调查民情再说。

不访不知道,一访吓一跳!汾安县的吏治已经不能用**来形容,更像一个臭气熏天的大粪池。县衙早已被贾有德经营成了水泼不进、针插不入的自家院子,知县早就被他架空,衙吏们个个唯其马首是瞻。知县空缺期间又遇连年干旱,汾安境内盗贼蜂起,衙吏们竟向报官的百姓索要贿赂后才会去抓捕;贾有德对上粉饰太平说汾安境内并无贼盗,只是数个抗税不捐的刁民闹事而已。

“都是一帮尸位素餐的畜生!”郭修平热血冲顶,欲拍案而起整顿吏治。但他想起启程时郭敬祖的嘱咐,又慢慢冷静了下来。眼下汾安最要紧的事情是救灾和安民,衙吏们就算是粪坑里又臭又硬的石头也不得不用,只靠他这个知县是做不了什么事情的。汾安这个大粪坑里的污糟事只能先记着,等渡过了灾荒,安定了灾民,新账老账再一起算不迟!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郭修平到贾有德家里探病后,才发现贾县丞是一个看上去儒雅文士,跟自己想象的大奸大恶之人却大相径庭。郭修平的心里更是如同吃了苍蝇一般恶心不已,但面子上却言辞恳切地探病问安,诚心诚意的希望县丞和众吏员齐心合力救灾安民。

贾有德听完便立马把县衙的主簿、典史、教谕、巡检、庄头、仓大吏等全部衙吏叫了过来,大声训斥其办事不力,让知县大人费心劳神,并信誓旦旦的表示要鼎力相助郭知县救万民于水火,不辜负知县大人期望。

终于见齐了自己属吏的郭修平等贾有德演完这些戏码,便开口问:“本县旱情日炙,灾民汹涌,当务之急是救灾安民,恐怕得开仓放粮赈灾,不知城西官仓是否充盈?本县初来乍到,还请贾县丞陪我一起去察看一番,咱们未雨绸缪早作打算!”贾有德听闻郭修平要查验官仓,脸色顿时难看不已,连忙奉茶岔话。

待郭修平喝完茶,贾有德答道:“既然大人您要亲自查验官仓,卑职定会鼎力相陪,只是我这身子骨不争气,明日一早恐难成行。卑职今日先将账簿交与大人查看,明天午后再陪大人去官仓查验可好?”郭修平点头应允。

冬夜月光寒如水,清辉满地冷人心!三更时分,郭知县的护卫崔久悄悄的回到了死静的县衙后堂,给等待已久的郭修平附耳轻语。郭修平听完崔久的话紧攥拳头思索半天,终于计上心来。

郭修平睡到翌日午时才起,在后堂里高声责骂崔久昨晚贪杯痴睡,差点坏了自己的“大事”,梳洗完毕便招来贾有德一起匆匆赶往城西官仓。郭修平查看完毕发现官仓存粮账存一致,储粮充盈,除了一部分部分陈粮外,其大部分是新粮。只是新粮的袋子上都有城内粮行商号的的印记,便问仓大吏刘有才印记缘由。刘有才闪闪烁烁的说新粮都是由粮行负责储运,商号印记是为了方便清查。

郭修平褒赞商号储运官粮有功,要保镖张顺根据印记详细抄录,以便灾后论功嘉奖。郭修平随即跟贾有德在官仓详细商议救灾事宜,拟定完了赈灾章程才赶回县衙。郭修平连夜拟书呈请平阳知府详述汾安灾情,建议知府大人尽快准许汾安官仓放粮赈灾;然后又拟书呈请平阳镇衙尽早派绿营赴汾安协助维护治安以防民乱。天蒙蒙亮,郭修平便派张顺亲自将文书快马呈送平阳府衙和镇衙。

几天后,平阳府衙下书准许汾安县开仓赈灾。郭修平召集属吏安排赈灾事宜,委任“带病”出山的贾有德尽快在城内外设置粥棚赈济灾民。

安排我赈灾事宜,郭修平说:“城外官仓存粮是全县百姓的救命粮,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守好粮仓乃重中之重,驻守县城的绿营官兵一分为二,半营绿营随守备汪玉成驻守城内维持秩序;另一半绿营随我驻守官仓护粮!”贾有德听完面色苍白得差点跌倒。郭修平连忙抚慰贾有德,嘱咐其安排好赈灾事宜后赶快回去静养歇息。

“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我小看郭麻杆这个瘪儿三了!”贾有德回到家就怒不可遏得摔杯扔碟,“郭麻秆”是贾有德给形体清瘦的郭修平起的绰号。郭修平这个连环计等于剜了贾有德等人的心头肉,汾安官仓的粮食早就被贾有德倒卖一空,郭修平借探病之名说要查验官仓,其实就是敲山震虎。

贾有德本来计划让城内各粮行囤积的粮食连夜运往官仓应付查验后,再神不知鬼不觉的运出来,那么官粮失窃的罪责就推到了郭修平的头上。县城的粮价已经翻了好几番,过不了几天官仓亏空的消息散出后,城里粮行自然会继续哄抬粮价,这样一进一出大把大把的金银就进了贾有德的腰包。正所谓“一欠抵三收”,大灾之年对老百姓来说是劫难,但对贾有德来讲却是大发横财的良机。

贾有德这个一石二鸟的毒计却被郭修平打中了七寸,让他“乖乖”的把吃进去的粮食再吐出来,这等于要了贾有德的命,怎能不跳脚骂娘?

“看来遇到硬茬子了……”贾有德看一计不成,便再生一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