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二十章 新学(5)

尘埃如山 第二十章 新学(5)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3:03 来源:笔趣阁

在武备学堂,郭治远有两个要好的同乡。其中的一个叫余复业,是十家镇富裕商贾家的孩子。余复业因为调皮捣蛋,隔三差五的被宝学监挑毛病打屁股。郭治远虽然是个乖娃娃,但也跟着余复业没少吃吃瓜落儿。

第一次瓜落儿是刚入学不久,一天早训后宝琪在操场上训话,拿学生们的方言说事。

操着一口京腔的宝琪说:“你们这些南腔北调的汉人,笨的连个京腔都学不会,一天到晚都是满嘴土的掉渣的鸟语!我每回听你们说完话,都要拿个大号的挖耳勺,掏上半天耳屎!若是哪天掏不干净,恶心的我饭都吃不下!如果以后你们见了我不说京腔,就干脆闭上自个儿吃饭的家伙什儿,等学会了京腔再跟我说话!”

郭治远的另一个同乡叫杨勉之,出身于伏阳城里的书香门第。宝琪在上面训话,杨勉之在下面满脸的不服气。他小声的对余复业说:“咱学监真能装摆!我给你说宋朝那会儿,咱脚底下站的就是皇城根,豫省话就是京腔!他也不回家翻翻族谱,对着老黄历查查自个儿哪辈祖宗,当年腆着脸学说豫省话?”

余复业也嘀咕说:“咋不是哩?要不是当年他们满人占了北京城,小爷我这会儿教他说京腔!”郭治远怕宝琪听到,赶紧小声对两人打罢说:“白说了(不要说了),白说了!”

宝琪见他们三个无视训话,在下面交头接耳,火气一下子起便上来了:“你们三个小瘪三儿,在那里嘀咕啥呢?”

余复业赶紧操着半生不熟的京腔回答说:“报告学监,我们在说您讲的对,我们三个在下面正跟着您学京腔!”宝琪一听有学生愿意跟他学京腔,立马转怒为喜连连夸奖余复业聪明伶俐,就连学生的窃笑也没往心里去。

当宝琪后来知道杨勉之和余复业嘀咕的内容后,气的大骂汉人不但太狡诈,还敢对满人大不敬,便治了三人二十军棍。全班同学因为跟着笑,每人也挨了十军棍!

郭治远第二次跟着吃瓜落儿是入学两年后,事情的起因是宝学监训话的时候,拿学生的姓氏开刷。宝学监对学生说:“看看你们的姓儿,个个是‘狗肉包子包褶上——上不得席面儿‘!不是马牛羊(杨)这些吃草拉车的畜生,就是鱼(余)虾(夏)蟹(谢)那些钻泥打洞的无毛之辈!你们读书再多也没个**儿用,终究是成不了天上的龙凤、山里的虎狼。还是老老实实的在这新学堂里长长见识,将来能混口饭吃就得啦!”

这样的毒舌话,打击面实在太大。不但学生们气的够呛,连学堂的教习们也敢怒不敢言,特别是教习长谢步瞻,也跟着被辱骂了一番。

宝琪涮完学生姓氏没几天,便轮到郭致远、余复业和杨勉之三人担任值日官。所谓值日官,就是打扫校园和教室的卫生。值日官除了打扫学生的卫生,还要帮教习和学监清扫舍房、整理庭院。

值日官打扫学监的舍房,一向是不敢也不能打扫学监书房的,因为那里放着学堂的机密要件。郭治远三人小心翼翼的忙活大半天,累的腰酸背痛才把宝琪的舍房打扫完毕。当他们正准备走的时候,学监的书房里不合时宜的传来了“七仙女”低声婉唱,还有“董将军”们的脆声相和。

余复业和杨勉之蹑手蹑脚的来到书房门口,黄雀和蛐蛐的叫声听的更清楚了。两人相视一笑后,杨勉之便心领神会的把郭治远支出去打水,余复业拿出挖耳勺儿,在书房的门锁上拨弄了一会,便轻而易举的打开了书房的门。

郭致远打水回来,在房舍里没有看到余、杨二人,以为两人捉弄他早就溜回宿舍了。郭治远正准备也回学生宿舍,却听得学监的书房一阵噪杂。郭治远立刻明白是两个伙伴犯了忌讳,偷偷溜进来宝琪的书房。郭治远吓的满头冒汗,他知道这两个家伙都喜欢惹事生非,要是不赶紧把他们拉出来,指不定有出什么岔子!

郭治远刚推开书房的门,一只鸟便“嗖”一声从他的头顶飞了出去,一眨眼就没了影踪!而余、杨二人正盯着鸟儿飞出去的方向,脸色煞白的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