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二十三章 新政(6)

尘埃如山 第二十三章 新政(6)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3:03 来源:笔趣阁

省城革命暗流涌动,伏阳的“新政”也热热闹闹。

转眼到了立夏,大田里开过了头茬仔花的棉株开始坐棉桃,庄稼都到了枝繁叶茂的拔节期,追肥培土更是一天都不能耽误。

郭修安和韩六那天正顶着当空的烈日,弯腰躬背的把一春攒下的粪肥,仔细的施到自家的棉田里。气喘吁吁的县差却直接跑到棉花地头,把一封信贴交到郭修安的手上,拱手作揖的请他去县里开会。

郭修安问开什么会。

县差说伏阳县谘议局要召开成立大会,有人保举他为谘议局的谘议,特意请他去开会。郭修安问官差谘议局是干啥的,每两田赋要摊派多少税捐?

官差恭恭敬敬的说:“谘议局是应朝廷‘新政’设立的,去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士绅,不但不摊税银还管吃管住外加车马费,至于谘议局到底是干啥的,小的也不清楚!”

郭修安回家对郭白氏说:“以前官府让我去开会都是摊捐派税的,这次开会白吃白住还给钱,怕是憋着别的坏水……”

郭白氏说县老爷召集横竖要去的,先去镇上问问周大人就知道了。郭修安来到周家没见到周世平,顾微尘说周世平又进山剿匪了,月儿四十都难得回来一趟。顾微尘也没听说周世平保举过郭修安做去谘议的事情。不过她最后对郭修安说:“世平好像说过,这个谘议局好像不是圈钱的衙门,去城里瞧瞧也无妨……”

做谘议的事情不是周世平保举的,郭修安心里更是忐忑不安,他只好换了身皱巴巴的旧衣服,背个褡裢便进了城。

在谘议局门口,郭修安碰到了也来参会的余久堂。余久堂倒是穿着新衣新帽新鞋,还戴了副小眼镜。

余久堂迎着郭修安施礼:“郭掌柜,恭喜恭喜!我那留了洋在省城学堂当先生的大儿子复业,前几日来信告诉我,原来他和令郎是一同在东洋留学的同学!如今他们都学成归国,省城各个衙门争着要,抢手的很呢!”

郭修安回礼说:“同喜同喜!治远倒是没跟我说过他跟大少爷还有这层交情。余掌柜教子有方,可喜可贺!”

两人正在寒暄,一个年轻人迎过来施礼说:“余大叔、郭大叔,我等你们多时了,赶紧里边请!”出来相迎的正是杨勉之。

这次保举郭修安和余久堂进谘议局做谘议的,确是眼前的杨勉之!杨勉之卸任伏阳公学校长后,被委任为县谘议局的副咨议长。谘议局要推选谘议,杨勉之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家营的郭修安。他在三家营支持的《村约五条》,不就是“新政”嘛!另外一个是十家镇酒仙社会长余久堂,在本县商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杨勉之请来伏阳有史以来,唯二的留洋生的爹做谘议,不但谘议局有里有面,他也很讨巧的给两位老同学做了个顺水人情!于公于私,杨勉之都觉得他这事办的实在是既敞亮又高明!

谘议局开了七八天会,郭修安第一次听到“宪政”、“民意”、“自治”这些新鲜词。他还被请上台介绍三家营的“新政”,连知县大人听完都对郭修安说:“伏阳有郭族长这样的开明士绅,何愁宪政不立?天下百姓如果都能按照您的村约五条去做,何愁大清不兴?”

郭修安谦逊的说:“大人抬爱了!我这族长只能管管眼目前儿的村俗家事,算不得什么大事!民约五条也只是棵土黄瓜,上不了新政的高脚架!”

知县大人听完有点不高兴,他挥挥手对郭修安说:“在伏阳,你的民约五条就是新政!这事我说了算,明天开始全县广推!”

谘议局开完会的那天,谘议们还破天荒的在一起照了合影照。谘议局用红木相框把合影照装裱起来,拿个红绸包了送给每个谘议留念。

郭修安把像框抱回家后,对郭白氏说他这趟总算没白去,官老爷也总算干了件正事。郭白氏指着合影照上眼睛瞪得溜圆的郭修安,对丈夫说:“我的老天爷,你的魂儿是不是被摄到里面去了?”

郭修安说照相的时候也没啥感觉,就是白烟冒出来的那一刻觉得有点晃眼。郭白氏说:“晃眼就是被摄走了魂儿,你呆在家里哪也不能去,我要赶紧把你的魂儿从框框里的叫回来!”

郭白氏恭敬地把相框放在神龛中间,上香磕头开始“叫魂儿”。郭白氏口干舌燥的叫了半天,也没把相框里的郭修安“叫回来”,最后哭丧着脸说:“完了,你的魂儿定在里面出不来了!”

郭修安说他也没觉得有啥不舒服的。郭白氏不死心:“我接着叫,叫不回来就把相框挂在神台(神龛)上,魂儿只要不出屋就没事!”

折腾几天后,郭白氏盯着相框里的郭修安说:“魂儿都让人给摄走了,还说官老爷办了个正经事,你这不是缺根筋是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