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二十五章 革命(3)

尘埃如山 第二十五章 革命(3)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3:03 来源:笔趣阁

两天后,一身戎装的余复业一见到郭治远,就激动的抱着他又蹦又跳:“我们胜利了,革命真的胜利了!革命军已经拿下汉口和汉阳!革命成功了!”

郭治远问:“你也参加起义了?我们还要不要回豫省了?”余复业两眼放光:“你提醒的对!回!当然要回豫省!而且要尽快回去!我们要学武昌的革命会社,发动省城的新军起义,拿下省城!”

余复业要郭治远马上跟他一起参加武昌革命军。郭致远摇摇头说:“我只会教书,不会造反!”其他两位教习也说他们是只会纸上谈兵并无实战经验糊裱匠。余中华不满的说:“不会可以学啊,谁也不是天生就会造反的!现在的武昌城里只有革命党和革命对象!你们不去革命,早晚就是革命的对象!”

客居的陆中是呆不下去了,郭治远和两个教习第二天就去了中原会馆暂避。跟十家镇的山西会馆一样,中原会馆也是豫籍商人在武昌城里建的同乡商业会馆。旅居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的豫籍人,只要遇到难处,都可以去中原会馆求助。

当郭治远来到中原会馆的时候,会馆的厅堂里早已挤满了来枢难的同乡人。会馆的当家人钱事首让人把热饭热菜端上来后,拱手对郭治远说:“鄙人也是十家镇人,和郭军爷您是实实在在、近的不能再近的同乡!如果是平时,咱这会馆安置个百儿把几十口人,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这会儿(现在)实在是对不住您,真的没有屋子给三位歇儿(休息)了。这湿冷的天儿,黑儿了(晚上)连房檐儿下,窟蜷儿(蜷缩)的都是咱豫省人(咱豫省人)!”中原会馆待不下,郭治远只好去谘仪局投奔了刘望楚。

郭治远前脚刚跨出会馆的门,余复业后脚就进了中原会馆。因钱事首和余久堂是老朋友的关系,余复业一到武昌就住进了中原会馆。钱首事小心翼翼的向余复业探问外面的情况。余复业说革命军最近正在整编,准备开往汉口前线,跟北洋军决一死战。他已经被委以重任,现在新军招募处招兵。

余复业告诉钱首事,如果有名叫郭治远的豫省人,或者姓郭的伏阳人来会馆,一定要先稳住他,然后立马通知他。原来余复业为了尽快站稳脚跟,一到募兵处就把郭治远说的天花乱坠,并信誓旦旦的说他一定能把郭治远这个“千里马”,给招进革命军。

当余复业马不停蹄再找到陆中时,才发现郭治远已经离开陆中不知去向了。刚刚夸下海口就食言,余复业担心募兵长官责备,只好暂回中原会馆想办法。钱事首见余复业着急忙慌的寻找刚刚被他打发走的郭治远,自然也不敢实情相告,他心里只盼着郭治远找不到落脚地,然后再回会馆求助。

郭治远找到刘望楚后,便拿着刘望楚写的介绍信,到新兵集训处训练新兵去了。其实新军招募处和集训处就一墙之隔,只是乱哄哄的局势,让余复业和郭治远一直没有碰上面而已。

武昌起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应过来的清廷,将成建制的北洋新军集结在汉口北,开始步步为营的反攻汉口。残酷的战事令昔日繁华的汉口变成了人间地狱,商业重镇被战火焚毁成一片焦土。

初生牛犊的革命军,虽然不是装备精良的北洋军的对手,面对出工不出力的北洋军,也把汉口战事拖进了对峙消耗状态。但越拉越长的战事,对革命军确是非常的不利。革命军内部分歧越来越明大,革命热情和信心也在慢慢的消退,内讧和逃兵事件像瘟疫一样在军中蔓延。武昌城里参加革命军的青年学生越来越少,郭治远所在的新军训练处,也不像开始那么忙碌了。

刘望楚有天上午急匆匆的到新军训练处,他问郭治远是不是认识一个叫赵晨初年轻人。郭治远说他的确有个叫赵晨初的学生,不过是远在豫省陆小的学生,刘望楚怎么知道。

刘望楚摇摇头说,革命军抓了三个豫省的奸细送到军法处准备枪毙,其中一个叫赵晨初,自称是郭治远的学生。原来这三个豫省陆小的学生听闻武昌起义成功,便偷偷南下来武昌投奔革命。三人好不容易到了汉口北,却被革命军当作奸细抓进了城里。

不明就里的赵晨初,在大牢里开开心心的吃饱喝足后,抹抹嘴说他们可以参加革命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