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十六章 围衙(5)

尘埃如山 第十六章 围衙(5)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8:48:46 来源:笔趣阁

百姓抗捐的第六天,里莱德和于守林终于同意跟守望社长们面谈,地点既不在东岗教堂,也不在伏阳县衙,而是选在了十家镇的山西会馆。

十家镇这天人山人海,大街小巷挤满了抗捐的乡民和围观的百姓。山西会馆把谈判地设在大拜殿的关公雕像前,会馆集合了所有商社的护卫队,手持刀枪在会馆内外维持秩序。

谈判从一早开始,来来回回一直谈到掌灯时分才谈妥。东岗教堂最终同意收回伏阳府的赔偿要求,官府也不再征收“特别洋捐”,之前因为拳乱死伤的百姓和烧掉的房舍,由各村寨自行抚恤和修缮;这次被抓的“拳首”们在县衙开堂公审后,如果确实没有参与围攻教堂一事,一律释放;各村寨劝诫民众不得无故骚扰教堂、为难教士和教民,违者严惩!

当然,让步也是必须的,对伏阳县几处烧毁的教堂,县衙作保,对应的里正和族长负责修复,也是对地方的惩戒和对教堂的补偿。

然后县衙、教堂与社长们三方签字画押,立字为凭。

特别洋捐撤销的消息传出,等候在会馆外的百姓欢声雷动!围困衙署和东岗教堂的百姓也连夜散去,轰轰烈烈的“抗捐”事件以意想不到的胜利而结束!

得知洋捐被撤销后,一直躲在府衙里的商瑞大骂于守林软蛋无能,最后狠狠的摔了茶碗。而回到县衙的于守林却便急不可耐的处理衙务,狠狠的发了一笔“意外”之财。县衙的钱谷师爷留下了三家营来抗捐的韩八,让他顶了包中成采办的缺,接手县衙的日常采买。

抗捐胜利的消息传回来,三家营的百姓奔走相告,鞭炮齐鸣,比过年还热闹!一向喜欢张罗事的白郎中,带着村民到村头的老槐树前,蒯着干粮酒饭犒劳抗捐的队伍!

白郎中恭敬的对郭修安说:“三家营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干也不敢干的捅天事儿,被你郭大族长今天干成了!”

韩皮匠说:“今黑儿去我家喝酒,俺们韩家人要好好谢谢你这个救命恩人!”

李泰喜也对郭修安说:“长盛还在孝期,我就代他来了!大侄子,你大人有大量,看在供在一个祠堂的三家祖宗的份上,别恼怨长盛,我老汉代李家人记住你的恩情!”

郭修安赶紧说:“泰喜叔您言重了,要谢就谢这几天跟着我一起吃苦遭罪的后生们,没他们跟我一条心,这洋捐我哪抗的下来!”

在全营百姓的恭维声中,郭修安回了家,郭白氏破例杀了一只鸡犒劳他。郭修安问郭治远这几天家里谁来过。郭治远说韩皮匠因为买地的事来过。韩皮匠想让郭治远当买地的中人,郭治远说自己年轻没有经过事儿推辞了,后来架不过韩皮匠二次登门,虽然没当中人还是露了个脸儿,见证了买地卖地的过程。

郭治远还说,在十家镇车马店当伙计的的郭治清捎信儿回来,说十家镇有个福建人正在抛卖镇里的铺面和房产,他和蒯掌柜商量想盘过来,让郭修安进镇拿主意。

“李家呢?”郭修安最想知道的,郭治远却偏偏不说。

“李家没人来……泰栓爷的棺材已经入了土,丧事也办完了,东坡那顷地也已经卖了!”

郭修安带人围住东岗教堂那天,正是李泰栓出殡的日子。李长盛听说郭修安带人又围了教堂,便赶紧催着族人尽快把李泰栓下葬。李泰喜劝他等等看,即便李家人不抬棺去教堂兴师问罪,也要等上一两天看看会不会对李家有利后,再下葬也不迟。

李长盛一看他的话都没人听,便气鼓鼓的说:“现在我这个族长说话不好使了?那你们都散了吧,去围衙门还是围教堂,随你们自个儿便!不管外面怎么闹腾,我爹今儿晌午前一定要下葬入土!”

李泰栓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备好的上等松木棺。松木棺材好是好,但太重了,没有八个以上的壮汉根本抬不动。李氏的青壮们嘴上不敢说,但心里都不愿意给李泰栓抬棺——自己撞死的李泰栓煞气太重,抬棺会沾晦气。而营外来送葬的亲戚都是妇孺——青壮都去城里抗捐了——又是不能抬棺的。

当然,出殡的灵柩并非一定要人抬肩扛,车拉牛驮也是可以,只是关系到主家的脸面而已。李长盛看到大殓后族人不愿意抬棺,便对自家长工说:“山魁、韩五,你俩套牛车,把棺木拉进坟地!”

就这样,李泰栓的灵柩当天中午就被牛车拉进了坟地,潦草的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