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十八章 会馆(2)

尘埃如山 第十八章 会馆(2)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8:48:46 来源:笔趣阁

影壁墙的来历,也有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手艺不凡的泥瓦匠叫张守才,十里八村不管哪家起房盖屋,都会请他去做泥瓦活。有一次张守才给一个姓赵的人家盖房子,大方的赵家对张有才好吃好喝招待,顿顿饭都少不了鸡鸭鱼肉。但有一样,赵家只要给张守才**肉,从没把鸡大腿端上桌过。几次都没有吃到鸡大腿的张守才,心里有点生气:这家人太精明,鸡大腿留着自己吃,让出力干活的工匠顿顿啃骨头,多少有点不抬举人!

赵家的房子盖倒房脊的时候,张守才悄悄的在房脊的泥瓦缝里,放个手推小车的泥人。等房子盖好后,泥人手推小车就会把赵家的金银财宝全推到大门外,赵家就慢慢的变穷了。新房完工后,赵家人先奉上工钱,然后又毕恭毕敬的捧出一个瓷罐说:“张师傅,您在我这里尽心尽力的帮我起房盖屋,自己吃苦受累不说,也没法好好照顾家里的老娘儿。这十几天我们亏了您的吃食,一直没让您见着鸡大腿。不是我抠门不让你吃,是我想把它们扣下来,都攒到这个罐里了。就是想着等到房子盖好了,您带回去捎给老娘儿,表表孝心!”

张守才这才明白,是他的小心眼错怪了有情有义的赵家。但房子已经盖好,房脊里的泥人是不能再扒出来的,只有想个法子破解才行。张守才看了看院子里剩余的砖头,想了想说;“赵东家您这宅院盖好了,敞亮气派那是没得说,就是这么大个院子有点空。大门冲着堂屋正门,财气容易外露,人气也容易外流,不如把剩下的砖头也用上,在院子里垒个影壁墙吧!”

张守才拿出十二分的诚意和手艺,在大门和正门中间盖了个气势非凡的影壁墙。张守才心想:“有了这堵墙,小车就推不出大门,主人家也就不会再破财。”不明就里的赵家人对影壁墙很满意,外人也夸影壁墙既好看又能遮挡门户。

风水先生也跟着胡诌,说新房盖好了肯定会有鬼怪来访,如果是主家祖宗的魂魄回来了,熟门熟路肯定知道怎么绕过影壁墙;如果是孤魂野鬼溜进宅子,就被影壁墙挡住,鬼影子就会照在影壁上,自己就把自己吓走了,有了这个影壁墙,主家以后人财都会平安,越过越旺!后来人们起房盖屋纷纷效仿,影壁墙就越传越远,渐渐成了风俗。

这个故事真假我们不好分辨,倒是后来成了泥瓦匠教育徒弟的典故:手艺和良心是工匠的左右手,手艺人靠双手吃饭,更要靠善心正身,万万不能让小聪明坏了良心!

如果说山西会馆是十家镇的招牌,那么这面先声夺人的琉璃壁照,就是山西会馆的门面。每一个进出十家镇的人,不一定有机会进入会馆一览前楼后殿的雄壮,但都可以穿过繁华的瓷器街一睹琉璃壁照的风采。

山西会馆的琉璃壁照,是仿照皇宫的九龙壁照建造而成的。壁照高三丈三、宽三丈三、厚达五尺,整个照壁由青砖做基砌框,单檐硬山顶造型。照壁上部为斗拱和屋檐结构,正脊表面是浮雕外凸的缠枝牡丹与行龙,两端各有一个卧狮向天而望,正中雕就一个熊狮背驮宝瓶,在楼台阁楼和龙马神兽的簇拥下西向而行。

壁照中间有三幅图案,中间是“五龙捧圣”,左边为“鸳鸯戏荷”、右边为“凤戏牡丹”,彩釉方砖镶砌而成的画面清雅别致,世人皆叹:“一块砖雕好了,给个金条也不换!”

郭修安和余久堂正在看的入神,昨天送请帖的马执事出来相迎。一番拱手施礼恭维寒暄后,马执事说:“郭社长,祁事首有请——我们进去看琉璃壁照的北面吧,北面才是正面,比南面更有意思!”

郭修安回礼后,便从西辕门进了会馆的前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