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二十二章 留洋(1)

尘埃如山 第二十二章 留洋(1)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8:48:46 来源:笔趣阁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宣统元年的冬天,留洋归来的郭治远回到三家营。

站在营前的老槐树前,郭治远发现除了老槐树上多了几顶老鸹窝,五年的时光根本没有在三家营留下任何烙印,或者说五年的光阴,三家营根本没有任何变化。郭治远想在进营之前再理理自己思绪,分辨一下外面的世界和眼前的三家营,到底哪一个是幻,哪一个是真!

从再次踏回中华大地的那一刻起,郭治远便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他常常想起唐代李沁的《枕中记》,卢生借吕翁的青瓷枕一梦荣华,醒来连锅里的黄粱粥都未熟。郭治远也扪心自问:他是不是书中的吕生?借青瓷一枕游学东洋,如今梦醒归来再食黄粱?从东洋到省城,从省城再到三家营,郭治远觉得自己如同穿梭在倒流的时光里一样。但五年的求学经历彻底颠覆了郭治远的心智,令他眼界大开。

作为豫省首批官派留学生的一员,郭治远在离船登岸,踏上东洋的那一刻起,就如同进了大观园刘姥姥。宽阔的柏油马路、干净的难以想象的街市跟东洋人朝气蓬勃的精气神相得益彰。各式各样的商店和工厂遍布东京的市町街巷,即使在偏远郊乡,也不缺新式学学校和书店。

留学生们经常聚在一起调侃说:“东京的学校比豫省省城的大烟馆还多,学生数量多的更像省城的大烟鬼。街头的书店走两步就能遇到,方便程度如国内的妓院和饭馆!”

郭治远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刊印精致的书籍和报纸。他留学的官费,除了应付日常开销,大部分都送进了东京的书店。但郭治远也有不顺心的事情:经常有日本小孩尾随在他的后面,对他的长辫子指指点点,嘴里不断的嚷嚷着“猪尾奴”。

留学生先在振武学校的预科,学了半年的语言,然后再去投考各类军事学校。只有寥寥无几的优等生,才能有机会被陆军士官学校录取,接受最严酷的士官训练和最正规的战术训导。

周末没有课的时候,留学生们也常常去听孙先生讲学。听说孙先生原本是个了不起的“洋大夫”,后来弃医从政闹“革命”了,朝廷重金悬赏缉拿之下,才不得不流亡东洋,就住在距离学校两条街的筑土八幡町。来的早的留学生说到东洋来留学,如果没有听过孙先生的演讲,就算白来了。

又一个周末,架不住同学们的游说,也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白来”东洋留学,郭治远也跟着一起去听孙先生演讲。不巧的是那天恰逢孙先生外出,孙先生的演讲会变成了留学生自己的演讲会。弘文书院的一位学长,作为主持人介绍完当天演讲的论题后,一个剪了辫子穿着西装革履的青年学生,立即便跳上讲台开始做自我介绍:

“各位同胞、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余中华,出国前就读于豫省武备学堂……”

本来是冲着孙先生来的郭治远,对演讲会有些失望,正在心不在焉的左顾右盼。当他听到台上的演讲者,提到“豫省武备学堂”的时候,便下意识的定睛去看演讲者。

“余复业???”

郭治远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拼命的揉了揉眼睛,挤到讲台前去确认演讲者到底是不是余复业。演讲者在台上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多小时,台前的郭治远一直站在那里神游太虚,至于他讲了什么他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直到演讲结束,郭治远在回去的路上还在思索找个问题。

“虽然很像,但远隔重洋,余复业怎么可能到日本留学?”余复业摇摇头自嘲自己想多了。

“郭治远!”直到有人拍肩叫他,郭治远回头发现叫住他正是在台上演讲的余中华。余中华伸出手问:“这么快就忘记老同学了?”问完便学了一声蛐蛐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