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尘埃如山 > 第二十四章 吃绝(1)

尘埃如山 第二十四章 吃绝(1)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18:48:46 来源:笔趣阁

麦熟一晌,蚕老一时。每年芒种前后,越冬的小麦在一夜之间就黄熟了。除了大户人家里从不出闺房的小姐,村寨里的男女老少个个都精神抖擞,握着早就磨的如剃头刀一样光亮的镰刀,拎着灌满凉井水的瓦罐,奔向大田里的滚滚麦浪。

成熟的大麦和小麦需要“抢”,不是抢走别人家的,而是抢着收割自己田里的麦子。既然是抢,人手自然越多越好。不论是东家还是长工,全都没日没夜在田地里跟庄稼拼命。老人孩子也不用交代,会自觉的在饭点时,把预备好的饭食直接送到田间地头,让抢收麦子的壮劳力在田里填饱肚子,省下时间继续割麦。

来自北山里三五成群的“麦客”,也穿梭在财东家的麦田。他们在一番讨价还价后,便挥镰下地抢收东家的麦子换取工钱。不出十天半个月,被抢收完毕的麦子就被全部拉回碾场,垛成形状各异的麦垛,等待闲暇的时间再碾晒脱粒。

收了麦子的农田,如果墒情合适,还要抢着农时点谷种豆。等到了立夏时节,田里的秋庄稼便又是一片碧绿盎然。农民们要接着在田间垄边,弯腰弓背的薅草间苗、松土施肥,直到入了暑才能短暂的挂锄歇息。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刚刚入了夏的三家营仍然一片繁忙。这天,郭修安和韩六正在热浪逼人的晒场上碾打麦子,牛家庄的牛恒山派人传来的口信儿,说郭修安表妹牛秋玲病重,要他赶紧去一趟牛家庄。

郭修安还没出生的时候,嫁到牛家庄的这个姑奶奶就过世了。郭家老姑娘一下世,便应了“老亲不亲”的俗话,郭敬祖的姑表弟牛三两,就很少来三家营走动了。早就搬到镇上过活的牛三两本名牛天顺,在镇上开了个牛记杂货铺,卖些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的日常杂货。牛天顺卖酱醋的时候,秤头总是挑的高高的,秤完随口说:“老主顾来了,多给你三两!”于是人们渐渐都叫他牛三两。

郭修安带头围衙抗捐的那年初冬,镇上车马店的活计给郭修安报信,说病重的牛三两请他去一趟。郭修安对这个表叔没啥印象,也没太当回事;直到牛记杂货铺的伙计亲自来报,说牛三两请他去交代后事,郭修安才直到他这个表叔快要死了。

郭修安第二天一早来到牛记杂货铺的时候,牛三两已经直挺挺的躺在堂屋的灵薄上了。灵前连个烧纸的“老盆”都没有,只有一个女子在灵旁边哭的悲悲戚戚。郭修安来到灵前正准备跪拜,本来在院子里喝茶抽烟、闲谈嬉笑的几个牛家族亲,拦住郭修安说还没去报丧郭族长咋就来了。

扑地哭泣的女子是牛三两的女儿、郭修安的表妹,也是曾经八面玲珑的“包打听”——包中成的女人牛秋玲。牛三两本来还有一个从小喜欢五舞枪弄棒的儿子牛铁山,从小就跟着镇上镖局的童镖师耍刀练拳,后来和神拳会搅在了一起后突然就没了音信。

关于牛铁山,有人说被教民打死了,也有人说被官府抓住悄悄砍了头,更有人说牛铁山给神拳会大师兄戴了绿帽子被装进麻袋投了河。牛三两听完直接摇摇头说:““你们咸盐吃多了——尽放闲(咸)屁!铁山拳脚上从不输人,怎么会轻易丢了命?”牛三两虽然嘴上不相信儿子已死,但从此也再无心经营牛记杂货铺。

包中成被斩决后,没了依靠的包秋玲只好回娘家投亲。讨债的人便追到十家镇,直接向牛三两讨要。俗话说黄鼠狼单咬病鸭子,杂货铺的大伙计胡三一天趁牛三两不备,卷了铺子的现银跑了路。牛三两急火攻心病倒后,没撑够一个月便死了。以前从不登门的牛家族人听说牛三两死了,当天便跑到牛家准备“吃绝户”。郭修安赶到牛家的时候,族人们已经把牛记杂货铺的东西瓜分完毕。他们草草小殓了牛三两,正坐在院子里盘算着赶紧找下家,卖了牛家的房产再殓葬牛三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