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夜主咸阳 > 第二百九十一章:暗涌

夜主咸阳 第二百九十一章:暗涌

作者:老米同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9-17 20:18:53 来源:笔趣阁

“广武城外天水竹林,孤夜三人将丞相之子樊冲虐杀……公子丹护灵回燕……为恐樊相报复……十万火急……速救……”

看到这封半夜投进府中的帛书,常威瞬间吓出了一声冷汗。且不管投书之人目的何在,其真假性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没有人会认为此时有人在故意欺骗自己,书中所说公子丹亲自护灵回燕,这样的事情应该过不了几日便会传回燕国。至于里面说是孤夜兄弟三人将之虐杀,倒是不知道是否是真,那怕真有其事,又是否有人证物证。

可国相樊樾会在乎有没有人证物证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到时候唯一的结果必定就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常威定下心来仔细算了一下日子,如今小寒刚过,若是冬至日后孤夜三人便回返,现在怕也应该快回来了。所以他必须赶在人还没有到之前把这事情先想办法给解决掉,不然只要入了蓟城,那么樊樾绝不会放过他们。到时候父王和自己夹在中间,等于是被架在火上烤。

于是乎,常威觉也不睡了,连夜就往王宫里赶。他现在得先去找母亲,这样一来在父王面前才能有些转圜的余地。

因为实在没法把握,在这件事情上父王会不会为了安国相的心,而选择直接将孤夜三人治罪,且结果无论樊冲是不是孤夜他们所杀。

可是这家伙不知道的是,他连夜入宫这样的反常举动很快就会被有心人汇报到樊樾耳中。

要不怎么说常威这家伙鲁莽,做事都不经过大脑的。太子连夜进宫这样的事情又怎会不被燕王知道。

人老了通常睡眠就浅,常威进入宫门的时候,老燕王都已经起床在屋内批阅昨日乐毅从东胡送来的奏章了。

这时候门外内侍听到里头的动静,于是才犹犹豫豫的进来汇报。

老家伙听到自己儿子连夜进宫时倒是有些诧异,而且还是奔他母亲那里去的。寻思着自己的爱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索性也不看奏章了,招呼着宫女更衣后就奔着过去瞧瞧。

于是乎便有了如今的画面。堂上燕王喜皱着眉头看着手上的帛书,而下首常威却跪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父王,您可要想办法救救孤夜他们啊!这些人可是儿子以后的左膀右臂,杀了儿子将来治理燕国要用谁去?”

看着常威这窝囊样,燕王喜气就不打一处来。难道没有他们你就不能治理国家了么?用人唯亲首先就是为君者的大忌。

可是心里气归气,现在倒不是教育儿子的时候。说实话,其他两人倒不甚在意,唯有那个孤山子却是自己想要用来给儿子平衡权利架构,稳定朝堂的一个关键棋子。

国相樊樾势力过大,党羽众多他是知道的。自己还在的话,镇住他还是没问题的。可换成了堂下这个傻儿子,怕就有些驾驭不住了。

若非今日出了这担子事,燕王喜就会给这小子封个官做做,然后先从基层干起,三两年功夫培养到可以入个九卿之列。

到那时候以他为主的利益群体也就初步形成,顺理成章的便会与国相樊樾原本的利益团伙起到互相牵制的作用。

到那时常威继承王位,说话起码也有人听了。加上外头还有执掌兵权的乐毅帮衬,燕王之位很快便能坐稳当。

可是这小子与樊樾怎么这么快就发生冲突,而且还是这种不可调和的冲突。事发突然显然打破了燕王喜原本的计划。实力不对等之下,这颗备用棋子肯定只有被碾成齑粉的命运。

要放弃么?燕王喜想了许久后又自己摇头否定掉了。因为短时间内是找不到比这孤山子更加合适放心的人选的。

也就在这时,他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

“来人呐,传公子常威速速进宫,就说其母亲突感恶疾……”

门外不知从哪里钻出一个老宦官出来,应了一声后赶紧下去安排。

而跪着的常威却一脸懵逼,都不知道父王玩得这是哪一出。自己不是在这儿的么?还让人去传什么话呀!

见到自己儿子满脸疑惑,燕王喜太阳穴就突突的疼。心说就这点道行,连这都看不明白,将来还不得被群臣给坑死。就这么大剌剌的跑进宫来,真当樊樾那知老狐狸是摆设么?

“今晚就别走了,在这儿跪着吧。其他事情不用你操心,明天该干嘛就干嘛去!”

说完,燕王喜拿上那份帛书起身就回了自己的寝宫,根本不给常威半点开口的机会。

第二天,宫中便传出个惊天大瓜。说是王妃太子昨夜突感疾病,太子常威连夜进宫探望。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御医喂几副药休息几天就好的事情。

可关心则乱的公子常威却是弄了根太白山的老参煮了碗鸡汤来尽孝心。怎知这不喝还好,喝了汤之后王妃的病情瞬间加重,甚至一度到了危急时刻。

那会儿可把一帮御医给吓得不轻,最后好不容易才抢过条命来。按理来说一碗参汤不止于会弄成这样,后来一查才知道,那条用来煮汤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太白山老参,而是种不知名的草根,且还带毒的。

这下子可就把燕王喜的肺给气炸了,差点没把常威这混蛋儿子给活活打死,最后愣是让人跪了一夜。全力彻查之下才知道,原来这条所谓的老参是那孤夜三人谄媚进贡的。

也就是说常威被人给欺骗了,而且因此还差点害死自己的母亲。

燕王喜大怒之下,遂下令将那孤夜,庖硕,蛮九三人擒获回来要腰斩弃市。后来还是公子常威求情,最后念及他们对自己儿子曾有救命之恩,便将腰斩改为流放,直接押送到文安城充当囚徒兵。

这样一通眼花缭乱的骚操作着实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当消息传进樊樾耳中的时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想不到自己千方百计想要除之而后快的人,居然会以这样一种近乎搞笑的原因被踢出局。

一开始他是真的有些不信的,可随着去御医那边打探消息的人陆续回来才终于确信,自己往后十数年的朝堂最大隐患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没了。

而且从被流放的地方也可以看出老燕王的用心险恶。文安城是个什么地方?那是燕齐边境最为严重频繁的冲突地区。更是距离公子常傲如今所在的武平城只有不到百里。

军队编制统辖也是在公子常傲手底下。要知道这个昔日夺嫡的热门是怎么被贬谪到武平去的,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这个孤山子使的绊子。

所以樊樾根本就不需要动什么斩草除根的歪心思,那边的公子常傲就会很好的“照顾”这三个刺头。堂堂边军参将,要弄死几个囚徒兵还不跟玩似的。

至于燕王喜为何要多此一举这样安排?无非也是想让矛盾双方没有交集的机会。异国他乡,人死在外面到底是谁杀的没证没据还不知道要扯皮多久。怕的无非就是樊樾利用权势暗下毒手而已。

现在好了,人给送常傲那边去,无论之后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总归大家都有个缓冲的台阶。至于之后要在私底下搞什么小动作,鞭长莫及之下那就只能看那三人的本事和运气了。

不过到了文安城也不是就肯定必死无疑,充其量只能说是九死一生。

九死嘛,常傲和樊樾的报复自不必说。一丝生机却是应在了即将从东胡凯旋而归的乐毅身上。

自田法章从老君山意外得到轩辕剑后,六国伐齐如今已是大势所趋。而武平和文安两城注定了是燕国出兵的桥头堡。若是孤夜三人能坚持到乐毅接管戍边军队的指挥权那一天,那么少不得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到时候携灭齐大功归国,手上又有了一定的兵权,那么樊樾还能是威胁么?

当然,关于这些算计,自然是不能让常威这个傻孩子知道的。不然以他那尿性,非得整的天下皆知不可。总之这个计划要想圆满一些,那还是需要他这愣头青把动静闹腾得再大些才好的。

而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常威这几天就跟丢了魂似的。虽然他知道父王需要一个治罪的理由,他也愿意配合让孤夜三个背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黑锅。可最后做出的惩罚却是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流放到文安城去做常傲的手下,那这跟放任被樊樾弄死有何区别?

所以这几天来常威就是在不断的闹腾,可是燕王喜那就是铁了心,闹到最后自己还被禁了足。而更为悲催的是学院那边听说了这事,来求情的人却是都快踏破门槛石了。

最先是聂政和小李牧,这两人第一时间听说了就跑来。人还没送走,李非羊谷班究这几个杂家学派里平时走得比较近的也来凑热闹。

还有就是农家的刘森,他的到来让常威觉得很是意外。印象中孤夜貌似与他没什么交集的样子,倒是望春楼那次还有些冲突来着。

然后就连道家的黄耀祖也来了,作为曾经的手下败将,现在看来倒是有些惺惺相惜了。

他都不知道孤夜在学院里的人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该来的和不该来的都来了。

好吧,兵院的先生也派人送信了,只不过这信是跟扁鹊先生那封一起直达王宫的。当然,前者**不离十是为了孤夜,而后者则是因为庖硕。

不要怀疑,这家伙那能解“红鸠毒”的墨痕属性,在医家眼中的份量绝对是沉甸甸的。

好吧,魏青雀这胖妞儿,自从出事之后就赖常威府上就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大有你不把事给办妥当了,老娘就跟你死磕到底的架势。

而最为理智的还要属寒丑这家伙,他是最后一个来的。当时常威以为他也是来让自己替孤夜求情,怎知这家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他只是问了几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后就扭头便走。倒是弄得常威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然而两天之内蓟城里里外外为某些人闹得风风火火的,作为当事人的三个家伙也终于越过赵地,正式踏进了燕国汾门城的范围……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