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十一章 孙权与吕蒙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县)人。东汉末年名将。这点很关键,武庙里给的是,汉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

早年依附姊夫邓当,跟随孙策征战,以胆气著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

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破曹仁于南郡,从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其中不少都是佣计。

进占荆州南部三郡,并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掩护孙权逃生。在濡须抵御魏军。官拜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去世后,吕蒙代守陆口,袭取荆州西部三郡,彻底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

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针对于关羽所督的荆州,215年夺取三郡,219年再夺三郡,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其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

陈寿说吕蒙是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罗贯中:养子当如孙仲谋,吕蒙谈笑便封侯。白衣摇撸真奇计,一举荆襄取次休。

一笠覆官铠,犹然遭重刑。荆州万民心,从此俱安宁。

势去人离奈若何?休言百万甲兵多。吕蒙预定招降计,绝胜张良散楚歌。

就连毛主义都说: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

当然也有反驳的人。

李贽:吕蒙、陆逊妖魔耳!纵然奸计得行,亦一时胜负,何足夸战?汝不见蒙与逊与当年草木同朽腐矣!

不过杜甫的一句话说得真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

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张辽、关羽、张飞、周瑜、陆逊、邓艾、陆抗而已。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吕蒙。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吕蒙亦位列其中。说来也怪,东吴反而是武庙中最多的,不过地位最高的还是属于武庙十哲的诸葛亮。

后人说吕蒙是小人,鼠辈,没有大局观等等。

都是身子站在蜀汉一方的,那说过站在吕蒙的角度考虑呐?

至于说吕蒙没有战略眼光之类的,吕蒙拿了荆州就挂了,那里来机会操作啊!

在看吕蒙重病的时候孙权的做法,江陵一战,吕蒙立功至巨,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推辞再三,不肯接受金钱,孙权不许。封爵还未颁布,吕蒙疾病发作。孙权时在公安,就把吕蒙接来安置在内殿,千方百计诊治护理,并且下令,在国内招募医者,有能治好吕蒙病的人,赏赐千金。

孙权尽心为吕蒙治疗,每当医者给吕蒙针灸,孙权就为之难过。孙权想多看看吕蒙,又怕他太过劳碌,于是命人凿通墙壁暗中观看。如发现吕蒙吃下点东西,孙权就高兴,对手下人有说有笑;如发现吕蒙不进饮食,孙权就长吁短叹,夜不能寐。吕蒙病情略有好转,孙权就下达赦令,让群臣都来庆贺。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到床前探视,命道士为他祈祷,想保全他的性命!

结果吕蒙最终在孙权内殿中去世,死时四十二岁。孙权悲痛万分,缩食减眠以示哀悼。吕蒙生前,所得的金银财宝和各种赏赐都交到府库中收藏。他命令主管人员,待其死后,把这些全部还给朝廷。他还留下遗言,丧事务求俭约,不得奢侈。孙权知后,愈益悲伤。

这跟诸葛亮有什么区别?难道不是另一种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吕蒙白衣渡江,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看吕蒙关键时候的操作,先收买,糜芳,博士仁,占了江陵、公安后,吕蒙对百姓是秋毫无犯,对年长者嘘寒问暖。面对关羽军的家属,吕蒙是给钱的给钱,有病的治病,因为洪水泛滥的缘故,产生了巨大瘟疫,吕蒙还下令免除一年的赋税。

当关羽军的使者回来之后,发现家人的待遇更好了,还带了家书回到关羽军中,然后,数万队伍一哄而散,荆州始定。

可见三国杀给吕蒙的技能是攻心,还真没错!

庐陵有贼盗猖獗,诸将不能平,吕蒙只诛首恶,余者皆赐予钱粮,复归百业,贼盗遂平。

吕蒙还有大局观,劝阻将领们之间的矛盾,接济战死的将军遗孤,待母亲至孝。死后赏赐全都归还朝廷。

从一般士卒中提拔吕蒙,并亲之信之,从普通阶层中任用鲁肃,这就是孙权看人的眼光。

孙权和吕蒙的感情,就是如此了,如今吕蒙患有疾病,孙权心中自然难过了。

孙登通过日常的交流,自然知道那个常唤孙权“至尊”的男人就是吕蒙。

孙登虽然是后世之人,却也没有办法。

如今孙登来到江东已经四个月了每日里,除了学习治国的知识,就是骑马射箭,虽然只能勉强开弓,箭也射不了多远,但要知道,孙登目前才九岁,孙登的千字文还在发酵之中。

但是隐隐之中,已经有了不亚于曹植的才名,虽然只是在江东才有。

不过曹植的洛神赋确实惊艳十足,至于到底写的是洛神还是甄宓,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孙登现在,可不只是一篇千字文而已。

孙登脑子里有不少后世的佳作,但是又不能直接拿出来。

有的情感不到,有的时间不对,有的没有引子。

就如同,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情真意切,已经升华了。就如同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而事为作!”

可惜,偏偏就没有机会给孙登,孙登只能读书写字,说起来,对于常人,句读较难,对于孙登来说,一套标点符号足矣。

不说别的,逗号和句号足矣完成大多数的划分,对于句读,其实现在还有一定的需要,那就是,高考语文的文言文是有一道断句的三分题的,有的人习惯古文,读一遍也就划好了,有的人,每次读都有新的划分,挺奇怪的。

孙登用几个符号就解决了句读的问题。

不过另一个问题来了,同时也是困扰孙登很长时间的问题。

那就是,异型繁体字和典故。

这些东西,孙登真的不会,就是大部分的典故所提到的人名都不知道,又怎么知道具体的典故呐?

比如今天,陆绩所讲的典故,孙登是真没听过,不单故事没听过,人也不知道。

那就是,“子产,姬黑和子南的故事。”

“世子,请说一下对这三个人的看法!”

陆绩一问,孙登直接一懵,:我都不知道,这几个人是谁,是什么故事,怎么说。

孙登灵机一动,“老师,学生听闻,对于一个人,如果只是听说有关于他的事,就可以评价这个人,这一定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一定要亲自看到这个人,并且沟通、共事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此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也。”孙登一番话,让陆绩很是难受,知道孙登在诡辩。

陆绩一瞪眼,“子产离现在都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骨头都变成齑粉了,你想看什么啊!”

孙登一吐舌头,“这不是让您先说一下,子产的故事,再与学生所知道的事情相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嘛!”孙登说完,陆绩就知道,得,还得说一遍。

“好吧,既然世子想听,那老夫就讲一遍故事!”陆绩开始讲述子产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