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一百一十章 西羌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第一百一十章 西羌

作者:幽之浮帆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04:23:32 来源:笔趣阁

羌人曾是古东方大族,形成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地区,和汉人,藏人的关系较深。以羊为图腾(早先以畜牧业为主),关于“羌”的文字记录见于商代。

殷商甲骨文中频繁出现“羌”这个字。历史上因时代、地域的不同,羌人又称作“羌”、“氐羌”、“羌戎”、“西羌”等。

羌,古族名,又称西羌。最早载于秦汉时,部落众多,有先零、烧当、卑湳、卑禾、婼、参狼、钟等,在今四川境有白马羌、牦牛羌(越嶲羌)。

东汉,“西羌”专指羌人中内迁定居于陇西诸郡的一支。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间,有宕昌、邓至、白兰、党项诸羌。居住分散,多以迁徙农牧业为主。但与汉人杂处者,则早在战国、秦汉时已逐渐定居农耕。

羌人部落首领多受历朝册封。建立过后秦政权。宋时党项羌建立西夏政权。宋以后逐渐分化并与周边各族融合。

现分布在四川岷江上游的羌族是古羌人的一支后裔。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而是对许多不同民族的统称。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迁徙生活方式。而古羌与羌族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据传羌人的始祖为黄帝,也有说是炎帝。其最初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称之为“羌”、“西羌”、“氐羌”。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韂。”

如果从黄帝部族的有关传说与考古发现相对照,更可以说明黄帝部族的属性。据《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姬水在今天陕北(泾河),黄帝部族原先生活在西北黄土高原,考古上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对应。《左传·哀公九年》也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后东向进入中原地区,在今河南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地区获得空前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的部落集团之一。从西边来的黄帝取代了属于神农系统的炎帝,而东方的蚩尤时也强盛起来;黄帝战胜蚩尤,于是成为中原一带的霸主。

传说黄帝统治期间发明了许多东西,例如养蚕制丝就是由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的,而中化文化的承载物汉字则是由黄帝的造字史官仓颉发明的。

氐羌之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山海经·海内经》说:“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逸周书·王会解》说“氐羌以鸾鸟”。孔晁《注》云:“氐羌,与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谓之‘矣’。”

如是,羌是大名,氐是羌中的一种,因羌的种类很多,所以称氐为“氐羌”。据顾颉刚考证认为,氐羌同为姜姓,即同出于炎帝。童书业更进一步论证:“‘姬姜’似即‘氐羌’。‘姜’之即‘羌’……‘姬’之即‘氐’。”如是,氐羌实为共同种,盖其后进,是有此称。至汉晋以后,氐羌逐渐分流,成为介于华、羌之间的又一民族。

顾颉刚认为:“晋、秦诸国周围都是戎、狄。”这就是说在今山西、陕西南省境内生活于戎、狄文化的,远较生活华夏文化的为多……戎里也有姬姓的,也有姜姓的,使我们知道姬姜诸姓本出于戎。见于史载的“戎”族群,先后有“犬戎”、“姜氏之戎”、“允姓之戎”、“申戎”、“陆浑之戎”和“义渠”等。从发展水平上说,他们是介于姜、羌之间的类型。任乃强指出:“羌语中,适于耕种的河谷叫戎……羌与戎的区别,就是牧与农的区别。

氐羌族群世居西方,而留居原地者依然保存其经济和文化传统,广布于中国西北、西南地区。因此,汉晋史籍又常称之“西羌”。西羌族群甚多,史载“凡百五十种”。

在今甘肃、青海、陕西地区的有:先零羌、烧当羌、钟羌、勒姐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沈氐羌、虔人羌、牢姐羌、卦养羌、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当阗羌、滇那羌、黄羝羌等。

在今新疆则有西夜、蒲犁、依赖、无雷、葱芘、白马、黄牛、阿色等。西藏有发羌、唐牦;内蒙古有南山羌。而西南地区则有牦牛羌、白马羌、参狼羌、青衣羌等。

于青海河湟地区、渭水上游草原一带的羌族,早在西周时期就活动于甘肃临洮一带,一般认为羌族是当地土著与外迁来的苗民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最后形成的。

战国时期,羌人部落活动于祁连山区,并至迟在战国晚期北出扁都口(今甘肃民乐南),霍城一带(今甘肃山丹),进入河西走廊。《汉书地理志》、《括地志》以及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出土的简牍文书都有关于河西羌人的明确记载。

秦汉之际,游徙、生活于河西走廊的羌人渐渐话跃于政治、军事历史舞台。

河西走廊的羌人与各族的融合并没有在魏晋时期五胡十六国的纷纭战火中完成。早在汉武帝时期,汉政府就在河西“北却匈奴,西逐诸羌”的同时“设护羌校尉,以统治羌人”,采取高压与怀柔并举的政策统治河西民族。事实上,羌人西迁的脚步自汉至魏晋数百年间就没有停止过。

斯坦因在罗布泊发现的魏晋时期羌女文书中说:“羌女白:取别之后,便尔西迈,相见无缘,书问疏简;每念兹对,不舍心怀,情用劳结。仓卒复致消息,不能别有书裁,因数字值信复表。马羌。”这位忧怨的羌族女子在文书中留下了羌人西迁罗布泊的记录。实际上,魏晋时期的河西羌人不仅有部分西迁,而且还有相当部分南出祁连融入吐蕃,北入大漠融于匈奴等族。

在西边,不管是羌人也好,氐人也罢,虽然参与三国时期的战争,但是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势力,也没有对三国时期的魏、蜀边境有过攻击,他们名义上是臣服于魏、蜀的,整体处于各不相干的状态,这是因为曹魏与蜀汉有着强大的实力控制边境地区,威慑外族。

对于曹魏来说,控制关中与凉州后,负责整个西部军区的将领是夏侯渊,相当于西部军队总司令,夏侯渊在关中及凉州一带击败了韩遂,韩遂逃入羌人部落,后来被杀,夏侯渊还击败了帮助马超的兴国氐王阿贵与百项氐王杨千万,迫使大量的氐人投降曹魏。

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河湟地区的发展,以及曹魏对于凉州地区的不重视,导致西北边疆被步步蚕食。

虽然不至于一次损失郡县之地,但是实际上的掌控能力却在不断下降,

曹真复通西域才七八年的时间,这西北的异族又不安分了。

诸葛亮自然也会抓住这个时机,北伐似乎即将开始。

汉中,诸葛亮正在军帐内处理公务。

只见有一人,走进营帐内,直接向诸葛亮禀报。

“丞相,马参军请见!说成都有要事禀报丞相”

“叫他进来!”

“诺!”

马谡很快走了进来,“丞相”马谡向诸葛亮问了个好,然后将成都送来的急报递过去。

“幼常,何事?”诸葛亮一边结果信件,一边对马谡说到。

“丞相,这次李严可是给您出了个难题喽!”马谡苦笑道。

“什么?”诸葛亮一看表情微变。

“这李严竟然不满足做江州都督,还打算从益州分出五个郡,然后划出巴州,让他李严担任巴州刺史,丞相可不能如此啊!如此,国家必定生乱啊!”马谡看着表情微皱诸葛亮,不由得开口说道。

“对了,这其中还有孟达的上表,也支持李严做巴州刺史!”马谡补充了一句。

诸葛亮一缕胡须,微微一笑“黔驴技穷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