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前夜

成都,蜀汉朝堂之上。

刘禅看着眼前的“出师表”,不由得感叹万分。

“众卿可以观之,相父之言,一片肺腑之心,岂是风闻言事能够猜之?”刘禅俯视群臣。

群臣:“丞相之心,非小人所能讥讽!”

“相父之言,朕已阅之,北伐之事,尽听命于丞相!”刘禅又吩咐到。

“百官”纵然想要阻之,也无可奈之。

况且荆州派系,以及外戚派系都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

所以反对北伐的,也只有益州派系了。

“好了,退朝!”刘禅等了很长时间,直到朝堂之事,处理的差不多了,才急忙退朝。

此时,刘禅还没有正式执掌政权,朝廷大事,自有其法度,此时刘禅的皇权,可不多。

诸葛亮接到了刘禅的旨意,就开始准备北伐了。

……

武昌,一片繁华景象,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不过是五六年的光景,却变得越来越繁荣,好似一副盛世美景。

只不过,乱世中,哪里会有真正的盛世?

武昌之地,确实繁华得很,可是代价呐?以全国之力,养几座城池很难吗?

大送朝,不是吗?清明上河图的繁华,背后是无数人的凄凄惨惨戚戚。

当然,在太平年代不错了,可惜这不是盛世,这里是三国时代。

东吴的人口,不过几百万,却需要负担起将几十万的兵力。

襄阳之地,屯兵五万人,皖城也屯兵数万,濡须口数万人,还有建业地区的数万人,还要镇守交州地区的数万人,镇守夷陵的数万人。

东吴早就处在崩溃的边缘了,常年累月的战争,导致孙权不得不扶持世家大族,以及屯田之策,再加上重税。

早在数年前,骆统就上书孙权,减免赋税,因为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孩子出生就要被迫死去,可惜,当时正是曹丕三次伐吴的时间,孙权以及东吴诸将,不敢放松对百姓的搜刮和压榨。

二十万的军队,光是粮草就需要多少啊?想要供养这些军队,孙权恨不得连自己家的牛都要放出去开垦荒地,无它,太难了!

有人说了,孙权为什么非要同世家大族合作,因为种种原因,最重要的一条。

国家养不起二十万的军队。

对,就这么简单,江东世家多,孙权的基本盘不大,养不起,怎么办呐?

把士兵变成这些将军和世家的私曲。

这就好了,东吴不需要出钱、出粮养这些大头兵了。

孙权只需要负责自己的中央军队就好了。

所以,东吴的本质,孙权是周天子,手下是各个封国,手上有兵有粮,还有田地、佃户等等。

孙权或者说孙家,名义上是共主。

这也是为什么,东吴防守战,几乎没输过,因为曹魏、蜀汉、西晋想要夺的是这些世家的命根子。

我在东吴是什么样子?在西晋是什么样子,我凭什么投降?

哪怕是最后,陆抗西陵大捷之后,孙皓要不是白白瞎下命令,四处出击,浪费了数万兵力,东吴还可以延续一段时间。

当然,也就是多延长一点时间而已,这个时候才是真的绝望,六陆伐吴,无人可解此局,“以势压人!”无解。

因为你总是能抵抗住这六路,西晋还有六路等着你,到了公元280年,哪怕是再来一次西晋版本的“淝水之战”,东吴都没戏。

东吴能最后一个亡国靠的是谁?是周瑜的火烧赤壁吗?是世家啊!

当然,或许说的不对,是很多方面原因,但是一点,孙权让世家及将领可以蓄私兵,甚至将抓来的山越人口,也分给世家,所以,从固守三分地来看,没有比这还要好的了。

父亲死了,私兵传给儿子或者相关的亲戚,这不比曹魏的制度要好?(对世家来说)

强如司马懿,司马家,用的也是三千死士,不能拿到明面上。

可是东吴就不一样,随便一个将领,手下的人,都是自己的。

想反,直接就反,比如韩综,投靠的时候,连家眷都带过去了。

你说说这样的进攻能好吗?但是防守,没的说,简单来说,赤壁、防守战,夷陵、防守战,石亭也可以说是防守战。

还有东兴、还有西陵等等,全是防守战。

东吴的兵制,看起来像不像满清的包衣制度?

对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张昭不是江东世家,顾、陆、朱、张四家中的张家,是张温,不是张昭。

张昭是跟着孙策打过来的人士,不是江东本地人生。

所以,张昭会在赤壁时提出投降,世家们也会,因为当时孙权没有放权给世家,然后就是周瑜之死了。

然后鲁肃、吕蒙、陆逊。到了陆逊,世家正式掌权。

尤其是石亭之战后,陆逊上大将军,顾雍东吴丞相,还有很多的文武官员等等。

东吴世家的权利,达到了巅峰,同时你会看到东吴的国力也达到了巅峰,不过孙家的权利,可不够了。

所以,这也意味着,孙权打压世家是必然。

说实话,一个上大将军的陆逊,击败过刘备、曹休的当世名帅。

顾雍,东吴丞相,执掌东吴政权二十年。

你是孙权,你能高兴?你能放心北伐?

假如派陆逊出去,给十万人,把合肥打下来,把许都、洛阳打下来了,好,非常好,东吴的地盘大大的扩大了。

可是孙权怎么办?给陆逊升不升官?再创一个“上上大将军”。

不升?陆逊会不会不满啊!孙权有没有可能被陆逊变成刘协啊!有没有可能到时候,就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而是“陆伯言之心,路人皆知了!”

一句话,很简单的道理,你是个君主,国家老大了,统一全国了,再一看,你是芈心(义帝),你是刘协,是曹奂,是司马德文、是杨侑、李晔、柴宗训、小明王!

国家大了,但是你的权利反而小了,那么你是赚了、亏了?

就说一点,诸葛亮、姜维好几次即将成功,被刘禅给叫了回来,真的是刘禅被哄骗了吗?

说句不敬的话,诸葛武侯北伐成功,一统天下,真的甘心做个丞相吗?谁也不知道。

刘禅不敢赌诸葛亮和姜维,孙权也不敢赌陆逊和江东江东世家。

所以,东吴的世家开始急转直下,被孙权疯狂打压,就连陆逊也被直接逼死。

再简单点,你有一个公司,很小,不大但是有百分百或者百分之**十的股份,挺好吧!

但是你吸引外资进来了,股份持续下降,然后公司越做越好,股份也越来越低,然后一上市,你的股份变成了百分之几。

这公司还是你的吗?人家想把你踢出去,就把你踢下去。

当然,你的业务能力很优秀,没有你公司就垮了,那这公司就是你的。

比如唐太宗,股份稀释?不需要,直接碾碎一切。

朱元璋和刘邦,就没办法了,所以只能掀棋盘了,把小股东搞掉,自己一家独大。

所以,大宋朝的赵大是真有点意思,能够“杯酒释兵权!”结束五代十国之乱世,真的有点意思。

怪不得,教员也要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过可惜,被赵老二“接班”之后,大宋就变成“大送”了。

“陆逊”既然能斧声烛影“曹操”,那么孙权肯定要担心自己和孙家的地位了。

历史上孙登又早死,所以孙权只能无奈黑化,被迫开启“二宫之争”。

孙权从来都没有表示自己擅长军事,只是好射虎而已。

一个无情的政治机器才是孙权的标签,就如同陈寿说的一样“勾践之奇!”

孙权的升级版,应该就是乾隆了,同样是个没有感情的政治机器。

……

吴王宫殿,孙权正在大宴群臣,没办法,就喜欢开宴会。

只看,东吴的文武百官,大多在场,就连陆逊、朱桓等人也都在场。

孙登赫然也在其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