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谋划

所以说,孙权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打一场大胜,陆军上的那种。

孙登自然没有其他的意思,尤其是前些日子传过来,魏国的边疆又有叛乱,曹睿继位不久,必定要处理政务,收拢权柄。

诸葛亮北伐,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毕竟如今的曹睿很年轻,有足够的时间修养生息,魏国的国力会远远超过吴蜀两国。

孙登离开宫殿,仔细思考刚刚和孙权的谈话。

本来这次陆逊回来,就透露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军国大事,孙权现在必须要同陆逊商议,毕竟现在的陆逊在荆州,可以说是一手遮天。

同时期的诸葛谨,压不住陆逊。

十万人的军事行动,光粮草就需要多少?这些都需要提前准备。

孙登回到自己的府邸,东吴的军事还不需要孙登操心,孙登只需要管好忠武军就可以。

位于武昌的太子府,虽然没有吴王宫殿贵气,但是也绝不是,小门小户可以比。

还好如今是三国时期,还不至于后世一样奢华富贵。

如今太子府里,不过只有几百人,要知道后世明清时期,随便一个员外家里也救赎这样了。

更别说,只是中等贵族的贾王史薛家中的贾家也有两千余人。

当然太平盛世和乱世还是有区别的,一切都按照规矩、礼仪来做。

回到家中,孙登可是松了一口气,好好的安慰安慰在家的娇妻美妾,也就罢了。

却说,孙权在次日,果断的召陆逊入宫“述职”。

……

孙权看着饱经沧桑的陆逊,不由得感叹万分,叹息不已。

“伯言,确实受苦了!”孙权先是简单的体恤臣下。

“臣不敢言苦,曹丕虽丧,但是司马懿仍然对襄阳地区虎视眈眈,臣不敢小心,况且又有子瑜配合臣行事,曹魏不敢轻举妄动!”陆逊显然很谨慎的回答。

孙权轻轻一笑,又继续说道“爱卿以为,诸葛亮北伐之际,东吴出兵否?还是……”孙权确实需要听一听东吴军方一号人物的观点。

“大王,如果诸葛亮亲自北伐的话,必定会抽调部分兵力支援关陇地区,臣以为正是出兵的好时机!”陆逊显然是赞同出兵的。

“臣听闻诸葛亮,已经亲自前往汉中督军,如今已是夏至,不会出兵,那么最迟明年,诸葛亮必定北伐!”陆逊肯定的对孙权说到。

孙权闻言,也点了点“孤也是如此认为!那伯言欲出兵何处?”

“司马懿为人老道,治军森严,臣与其简单试探几次,他都坚守不出,南阳之地,不可击之,况且宛城临近洛阳,若出兵急攻,则曹睿势必来救,此智者不可图也!”陆逊早就做了充足的准备,对于战略布局,也有所研究。

“哦!爱卿的意思是?”孙权心中也有所猜测。

“大王,臣以为东路曹休可以作为此战的攻击方向!臣深知曹魏的大司马曹休,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性子骄横,最想要攻克建业。

臣以为,若能找一聪便之人,诈降而出,曹休必定接应,如果孤军深入,则可图之!”

“这...,既然如此,就趁诸葛亮北伐之后,直击要害,卿可全权决之!”孙权也决定就按陆逊的意见,配合诸葛亮的北伐,看看能不能取得大胜!

“诺!臣一定为东吴,取得大胜。”陆逊只能应允。

淮南地区,东吴终于打算对其出手了。

但是这一次,孙权打算放权给陆逊,同时采用经典的诈降之策。

孙权站起来,用力抓住陆逊的手,“从今以后,郭门之内孤做主,郭门之外,卿做主!”

“至尊,臣敢不效之以死?尽肱骨之力!”陆逊直接跪倒在地,孙权赶紧扶起陆逊。

“伯言,接下来东吴的未来,就靠你了!”孙权笑着拍了拍陆逊肩膀。

……

洛阳,大魏宫廷。

曹睿在寝宫之中,烦躁异常,虽然有侍女不停扇风,却也解不了心中的酷暑。

早在今年初,西平(今青海西宁)麹英起事,杀临羌(今青海湟源东南)令、西都(今青海西宁)长,想要威胁凉州。

还好这些羌人反叛,不久就被将军郝、鹿磐镇压,麹英被杀。

今年二月,曹睿在邺城为文昭皇后设立陵园,王朗前往陵园巡视,见那里的百姓多数很贫困,而曹睿当时正在修建宫室。

王朗上书劝谏说:“从前大禹要拯救天下的人民免于灾难,所以先使自己的宫室尽量简陋,衣食尽量节俭;越王勾践为拓展御儿的疆界,也约束自己和家人,节俭家用补充国用。

汉朝的文帝、景帝,为了发扬祖先的事业,停修了自己很喜欢、而且只需要百金的楼台,只穿很俭朴的粗厚衣;霍去病仅是个中等才能的将领仍认为匈奴尚未消灭,不置宅邸。这些都说明,有远虑者,近时要简略;要对付外敌,必须要内部简朴。目前,建始殿前面,足够大臣列班上朝;崇华殿后面,足够内官侍候问安;华林园和天渊池,足够用于宴会和游乐。

不妨先建成宫廷外的门阙,修筑好城池,其余的工程等年景好的时候再兴建。当前应当专劝民农耕为主要工作,整顿军队为紧迫任务。在人民富裕、军队强大以后,敌人自然会前来归服。”

曹睿扫兴不已,不得不减少宫室的修建。

太和元年(227)四月十日,在司马芝等建议下,曹睿同意复行五铢钱,也就是魏五铢。

然后曹睿刚要缓一下,结果徐晃死了。

徐晃归曹操后,拜裨将军。随曹操征战,戎马一生,参加过与吕布、刘备、袁绍父子、马超、张鲁、关羽、周瑜等的战事,多立战功,屡迁至平寇将军,都亭侯。曹丕即位,拜晃为右将军,进封阳平侯。卒谥壮侯。

当然这也不至于让曹睿烦心,曹睿现在最烦的还是立皇后这件事。

可以说颇不顺利,但是这也不能阻止曹睿,曹睿还是强行通过了立毛氏为皇后这件事。

惹得朝堂之上,沸沸扬扬的。

因为毛家,不是世族,毛氏的父亲毛嘉原是一个车工,地位很低贱,没办法要不然曹睿也不会立毛氏为后了。

为了提高外戚的社会地位,曹叡拜毛嘉为骑都尉,拜毛皇后的弟弟毛曾为郎中;后来又拜毛嘉为奉车都尉,毛曾为骑都尉;没过多久,封毛嘉为博平乡侯,迁光禄大夫;毛曾迁驸马都尉。这还不够,曹叡还经常带领群臣到岳父毛嘉的府第欢宴饮酒,借此提高毛家的社会地位。

可惜,还是被世家所瞧不起,毕竟一个外戚而已,曹睿很明显想要扶持一个外戚势力,抗衡世家,就如同孙权的步练师的步家一样。

不过,曹睿的外戚家族显然斗不过这些世家大族,因为步骘也斗不过江东世家,步骘能任丞相,那是二宫之争之后的事情了。

当然,曹睿肯定也是很喜爱毛氏的,毕竟哪有不爱女人的皇帝,四百多位皇帝中,不爱女人的寥寥无几。

曹睿很明显不是成化天子一样只爱一个女人。

不过现在曹睿还是宠爱毛氏的,自然要不顾朝堂百官的反对,强行立后了。

只可惜,曹睿的原配了,曹叡曾纳虞氏为妃。当了皇帝后,虞妃却没有被立为皇后,因此十分气恼。

当时曹叡的祖母太皇太后卞氏还健在,就去劝慰虞氏。虞氏指着卞氏的鼻子说:“你们曹家就喜欢立地位低贱的人为皇后,根本不合乎立后的常规。皇帝掌管天下事,皇后负责后宫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既然没有开个好头,其后果可想而知,我怕曹家的天下会因此而亡了。”卞氏听了,知道无法劝说,就告诉了曹叡。曹叡听后大怒,立即把虞氏赶回邺宫。

但是很明显,德不配位,毛氏的结局也很惨,正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样,皇帝也是喜新厌旧的。

反之,步练师面对孙权移情别恋,则是安然若素,还主动给孙权找女人,其地位自然是牢固异常。

外戚,必须要有,但是既不能过强,也不能过弱,期间道理,就看君主的权谋、制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