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司马出兵

且说孟达自从接到了诸葛亮的命令后,就匆匆忙忙的赶回上庸,起兵五千,号称三万大军,直奔武关。

武关一破,便可以直接进入渭水地界,长安近在咫尺。

孟达从上庸起兵,带着自己的部曲,过武当、穿南乡,想要直接兵临武关。

武关之后,就是商县和上洛了,也就是战国时期楚怀王被张仪哄骗的商於之地。

商於六百里之地,对于秦国的战略布局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秦楚争锋的局势,楚国可以轻松攻入关中地区。

所以怀王哪怕知道张仪有诈,也要搏一搏,当然结果都知道,被张仪骗惨了。

秦国也没有割让商於之地,楚国虽然有南阳之地,也对秦国,无可奈何,反而被秦国打的屡屡丧地。

孟达也知道,这一路人马,不过是疑兵,所以倒也没有快速赶路,反而是慢悠悠的直奔武关,一天也就走几十里,用了十几天,才将将来到武关面前。

历史上的孟达占据的东三郡还是魏国的,所以如果起兵确实有可能给曹魏的关中之地产生威胁,因为属于内部突然反叛,还是有一点点成功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曹魏的东三郡,早早就吐了出去,孟达此时进攻属于外敌入侵,曹魏朝廷自然是对于上庸、西城、房陵之地有所防范,所以孟达不可能攻下武关,进入关中地区,除非孟达被李世民、韩信附身了。

更何况,孟达只允许带领五千人,武关,如何能破?

因为提前行动,所以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孟达已经兵临城下了。

不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有几千人防守,孟达也不可能攻陷,主动尝试叫骂敌军守将,结果对方就是坚守不出。

孟达也尝试两次攻城,结果反而折损了几百人,还好孟达没有强攻的想法,牵扯魏国兵力而已。

距离武关不远处,蜀汉孟达大营便设立在此处。

可以看出,孟达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军营之中,也颇有几分章法,也算的上是名将了。

孟达此时正在中军大营中看诸葛丞相的军令。

“嗯...,好,丞相已经收复陇右诸郡了,不日就要平定陇西了!”孟达很高兴,现在武关的战事又很轻松,自然是装装样子就行了,不用真的用心打,毕竟这里大多都是孟达自己的部曲。

有一人走进来,悄悄的对孟达说了几句话。

孟达听到了之后,微微一笑“果然不出我所料,司马老儿中计也!”

众将闻听,不由得诧异“将军是说……”

原来此时,孟达在外的斥候,发现了魏军的身影,而且打着司马的旗号。

孟达看向四周,“我早就知道,司马懿必然会在本帅攻打武关之时,偷袭后路,不过我略施小计,故意将辎重放在队伍后面,等待司马懿的出现。”

“想必要不了多久,司马懿的探子就会发现我们的粮草、军饷,到时我等只要埋伏在辎重队伍之外,一顾作气而出,司马懿便会胆寒,纵然不能生擒司马懿,也要让他不敢再来扰我。”孟达对诸将说道。

有一将领,有所不解“将军,若是司马懿带了数万大军,又该如何?我们可只有五千人啊!”

孟达显然已经考虑了问题,“南阳之地,如此重要,陆逊、诸葛谨都是当世名将,况且又有数万人马,司马懿如果带领大军前来断我后路,那么东吴方面又岂不会断他司马懿的后路?”

“南阳若失,洛阳、中原危矣!司马懿身为抚军大将军,都督曹魏的荆州、豫州,又镇守宛城,怎可率领大军而出,只为了我这一处疑兵?”

孟达说道此处,又不禁想起了什么,“司马懿此人,不过一迂腐之文人也,又岂会打仗,只不过当过几回随军参谋罢了!”

众将纷纷笑道“将军英明,既然如此,司马懿就不会带领太多人了,武关又打不下来,不如反过来收拾司马懿?”

孟达又看向诸将,“没错,武关险要,不可轻动,仅凭我们这点人马,是打不下来的,况且丞相之前已经写书数封交于襄阳陆逊了,此时东吴人马,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我修书一封,陆逊必然会出兵助我,到时司马懿插翅难逃!”孟达确实很有想法,不过事情会想其所想的一样吗?

距离孟达军帐不远处,正有这一支恐怖的魏**队,如果仔细打量,就可以知道,远不止万人。

没错司马懿此战带来了三数多人,南阳之地,几乎空虚,只在宛城中留了几千人马,不过司马懿似乎很自信。

数万人密密麻麻的排列开来,而且观其行军,就知道,司马懿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行事,而是小心谨慎。

司马懿正坐镇中军,缓缓骑马前行,忽然接到手下探子回报,前方发现孟达的军队,不知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正拿着地图,看来看去,似乎不担心什么。

“大将军,接下来我军如何,行事,请大将军示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司马师。

“不急,全军停止前进,再探再报!”司马懿似乎早就有所预料。

“这……诺!”司马师只能传令而行。

司马懿则悠然自得,似乎不把孟达放在眼里。

不久,司马师回到帅帐之内,才开始询问司马懿。

“父亲,为何……”司马师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司马懿看了看自己长子,嗯。

“出身寒微,不是……”好吧,串词了。

“我儿可知,这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以正合,以齐胜,避实就虚,攻敌所不敌的道理?”司马懿看向司马师,眼中充满了期许。

“父亲的意思是……,此辎重是孟达故意而为?”司马师说道。

司马懿点了点头,“孟达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也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运送粮草,竟然没有多少士兵保护!必定是陷阱矣!”

司马师又在营帐内,走了几步,思索几分。

然后又抬头看向司马懿,“万一是真的粮草呐?孟达虽然号称三万大军,不过据我所知,上庸三郡,本就贫困,东吴又占据房陵一郡,如何供养的起数万士卒?诸葛亮既然已经率领主力北伐,那么孟达必定是疑兵!”

“既然如此,孟达就不可能有三万人马,最多六七千人!”司马师说道最后,眼睛闪出了一道精光。

“所以护送粮草,不可能出太多的军队,这也可以说的过去!”司马师已经二十岁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司马懿轻轻一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孟达也算是宿将了,怎会不知如此简单的道理?况且如今孟达深入敌境,距离上庸有几百里,必然小心谨慎。”

“这……,那父亲,不如咱们将计就计,假装要抢粮草然后派重兵埋伏……”司马师正要说下去,就被司马懿打断了,司马懿摇了摇头。

司马懿开始教导司马师“子元啊!为将者,不可不识天时、地理,如今大军距离蜀军较远,再加上为父谨慎,所以没有被孟达发现,如果贸然行事,恐怕会惊动孟达。”

“孟达久居此地,清楚地理,一不留神,就会率领大军,跑入群山之中,到时为父就会功亏一篑!如果只是要击败孟达的话,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轻而易举!

不过想要全歼的话,就有些难度了,为父自信带领数万军队,自然能解决掉孟达,拔掉这个隐患!”司马懿这才暴露自己的想法。

原来司马懿想的是全歼孟达,而不是击败孟达,不然为什么司马懿会带领数万军队前来围剿孟达了。

司马师这才恍然大悟,然后笑到“父亲是怕孟达带队突围,这才亲率数万大军,围剿蜀军啊!”

不过司马师又疑惑起来,“可是,父亲带了如此多得军队出来,要是东吴偷袭南阳、或者偷袭我们大军的后路,这如何是好?”

司马懿微微一笑,“子元想的不错,东吴方面陆逊、诸葛瑾确实有能力如此做,甚至还可以一边截断我们大军的后路,一边进攻南阳,但是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司马懿一个转折,把司马师问住了。

“……还有什么我没想到的吗?”司马师感到疑惑。

“父亲,吴蜀结盟,诸葛亮北伐,东吴一定会有动作,诸葛瑾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也有中州大捷啊!更何况还有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不亚于当年周郎啊!”司马师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慌张起来,显然是发现了大军有致命的危险。

司马懿面色一变,“子元,肃静!成大师者,怎可一遇事情便慌乱不已?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且学古人!”。

很快,再司马懿的气势下,司马师好了起来,又恢复了本来面目,毕竟这是司马师第一次上战场,紧张生疏是在所难免的。

不久司马师回过神来,开始镇静下去,不在慌张了。

“师儿,能看到东吴的动作已经不错了,不过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司马懿又开始解答司马师的问题。

“父亲,你的意思是……”

司马懿没有回应司马师,反而是起身离开军帐,走出营帐时,说了两个字。

司马师这才想明白,怪不得父亲会大胆的率领数万军队,直接抄孟达的后路,而不担心南阳和自己的安危。

司马懿走后,司马师独自在营帐内喃喃自语到“孙……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