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二十八章 白衣渡江,……我等愿降!

孙权下令,吕蒙进攻荆州,陆逊攻打秭归。

且说襄樊方向,关羽围困了襄樊月半之久,却不能攻破。

曹仁善守而不善攻,所以用来守城,而不能进攻,所以曹仁亡于进攻!

夏侯渊善攻而不善守,所以可以虎步关右,扫平雍凉,威震西羌,平定马、韩之乱,但是亡于守汉中!

夏侯惇能攻能守,却两者不精,所以夏侯惇亡于非攻非守,落得善终。

这也是曹魏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一吧!

西线、中线、东线三大战区的总司令都是宗族将领,有才却非大才,空有名将数十,而不能尽用,此与晋用羊、杜、王三人大为不同。

故三国归晋,而非魏也!

却说,曹操派徐晃带领数万新兵去支援曹仁,自己则率大军驻守摩坡,同时召集军队,曹操从来不认为孙权可以信,所以要亲自驻守摩坡,为什么不是去襄樊?

当然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了,曹操从洛阳南下解救曹仁,属下臣僚都说:“大王如不迅速行动,如今就要败了。”惟有侍中桓阶说:“大王认为曹仁等人能否估计目前的形势?”曹操说:“能够。”桓阶又问:“大王恐怕曹仁、吕常不尽力吗?”答道:“不是。”“那么为什么您要亲自去呢?”回答说:“我担心敌人太多,而徐晃等人力量不足。”桓阶说:“如今曹仁等人身处重围之中,仍然死守,没有二心,实在是因为他们认为大王您在远处作外援的缘故。处于万死的危险之地,必定有拼死抗争之心。

城内将士有拼死抗争之心,城外有强大的救援,大王您控制六军,显示我们还有多余的军力,何必担心失败而亲自出征?”曹操很同意桓阶的话。

于是驻扎在摩陂,同时摩坡之地,也可以随时支援襄樊和合肥等地,再加上最重要的一点,如今的曹操岁数大了,已经老迈不已,若是年轻时,自然不会如此了,毕竟距离曹操病逝只有两个月了。

及至于禁兵败,徐晃向前推进到阳陵坡。徐晃所部多为新兵,难以与关羽争锋,于是进至阳陵坡驻扎(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要等到兵马集结后,一起出击。”当时关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两面连营,渐向围城蜀军逼近,徐晃军营距关羽所围仅三丈。

徐晃占据偃城后,连结军营逐渐向前推进。曹操派赵俨以议郎的身份参与曹仁的军事部署,和徐晃所部一同前进,而其余的救兵尚未赶到。

徐晃率领的军队没有足够的力量解樊城之围,而将领们却呼叫着责备徐晃,催促他去救曹仁。赵俨对将领们说:“如今贼兵已经将樊城紧紧包围,水势仍然很大,我们兵力单薄,又与曹仁隔绝,不能同心合力,这一举动恰会使城里城外都受到伤害。

如今不如向前靠近关羽的包围圈,派遣间谍通知曹仁,使他一齐发动,一定可以打败关羽。假如有迟缓不发救兵之罪,由我一人替诸位承当。”将领们都很高兴。徐晃在距关羽的包围圈三丈之外的地方,扎下营盘,挖地道和射箭书通知曹仁,多次沟通消息。

徐晃同意了,一边派人和樊城曹仁取得联系,一边驻守原地,和关羽对峙。

直到曹操先后派遣殷署、朱盖等共十二营军队到徐晃那里增援。

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实施声东击西之计,扬言应当攻围头屯,却暗中攻向四冢。关羽得知四冢快要失守了,便亲自率步骑五千出营作战。战前,由于关羽和徐晃是同乡而且关系很好,两人隔着遥远对话,但说平生,不及军事,不久徐晃下马宣军令:“得关云长首级的人,赏金千斤。”关羽惊怖,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徐晃回答:“这是国家之事。”可见徐晃品性。

随后两军混战,关羽被徐晃击败。当关羽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尾随关羽败兵,实行追杀,并紧随其后冲入关羽营寨。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

现徐晃趁着关羽的大营陷于混乱之机,冲入关羽的营内,一举击破关羽的大营,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樊城的危机也因此解除。

关羽在堑壕前围有十重鹿角,徐晃追击关羽,二人都进入关羽对樊城的包围圈,包围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杀死,关羽于是撤围退走,然而关羽的船只仍据守沔水,去襄阳的路隔绝不通。

曹操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进退两难,犹豫不能决定。

“公安,江陵城坚墙厚,糜芳,士仁又跟随大哥多年,吾等若是退去则前功尽弃!”其实此时的关羽,已经陷入绝境了,因为两个月来,汉水已经退去,关羽的水军已经发挥不出左右了,最多也就是退守汉水,至于此时的襄樊之围已经打不下去了,最大的功臣其实不是孙权,而是徐晃!

曹操听了之后大为赞叹:“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

孤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况且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田穰苴。”徐晃率领大军凯旋,曹操大摆酒宴犒劳全体将士,还加封徐晃为征南大将军。

这也是成语“长驱直入”的由来。

也就是说,此时孙权不偷袭,吕蒙不渡江,关羽也只能退回江陵,如果孙权真的去偷袭合肥,张辽可是还在半路上,徐晃就已经击退关羽了,孙权一攻合肥,张辽回援,久攻不下,只能退回,所以说如果孙权、吕蒙不动,关羽就能打下襄阳、樊城?

不能,无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荆州,吕蒙白衣渡江。

吕蒙来到浔阳,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带甲胄(使白衣摇橹),把自己装扮成商人(作商贾人服),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沿途关羽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尽收缚之”。

“白衣渡江”中的白衣,并非穿戴白色衣服,而是指身着便服,未穿甲胄的意思,就是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作商船,让兵士躲在船舱里。并非一律穿上白色衣服。也就是说,不穿作战人员的衣服,而是只穿平民百姓,商人的衣服,避免别人的注意,达到偷袭的目的。

因为时间久了以讹传讹,就以为吕蒙真的是让全体士兵穿白衣服去渡江了,想一想吧,正常情况下那守卫的士卒们,就是再忽视,看着一身全是白衣服的人,那还不得心惊胆战,怎么的?以为是来吊孝来了。

所以白衣渡江中的白衣指的是穿常服而已。

吕蒙随即攻打公安,南郡之地,首重江陵,其次公安。

公安太守是傅士仁,跟随刘备多年,又和关羽是同乡,按理来说应该关系不错,但可惜,却和关羽有重重矛盾,而且关羽之前说过,回来之后饶不了他,就不由得心生惶恐。

如今见到吕蒙率领军队,兵临城下,不禁心中大惊,心中就有投降之意。

不过明面上,自然不能如此说了。

“本将随汉中王,征战多年,有岂可轻易放弃,而今虽然兵临城下,不过战死而已!”这一番大气凌然的话语,深深的镇住了周围的人。

“将军大才!”“真忠勇之士也!”“我等,甘愿死战!”

不久,吕蒙派了个人来劝降,不是别人,正是虞翻。

将军傅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说之。

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

“我等愿降啊!”士仁涕流满面,投降了,吕蒙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公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