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三十五章 法正丧,孟达叛!

成都。

汉中王府。

刘备正在和众大臣商议。

“大王,如今曹操已死,曹丕继任为丞相、魏王!同时改元延康。”

“嗯...,不知军师有何想法!”刘备转头问诸葛亮。

诸葛亮行过一礼后,开言道:“主公,亮看曹丕,早有不臣之心,最早今年,最晚明年,曹丕必定篡汉自立,如今之际,就是趁曹丕尚未篡汉之际,修养生息,同时准备兵马,等到曹丕篡汉之际,主公联合孙权,出兵北伐,讨伐逆贼,如此汉室之兴可计日而待以!”

刘备点了点头,“可是这荆州之仇,不能夺也?”刘备很不甘心,荆州啊,那么好的地方,就白白的让孙权给抢了?

“主公,如今益州,不能再用兵了!”诸葛亮又诚恳的劝了一句。

“如此,就依军师!”刘备终究还是让诸葛亮劝住了,因为如今蜀汉必须修养几年才能有出战的军力。

可以,刘备还没有消停一段时间,又来出事了。

法正辞世了,刘备闻言,不由得感到头晕目眩。

刘备为法正哭泣多日,封为翼侯,封荫妻子,这在刘备手中唯有法正一人。

与三国演义中的汉中之战不一样,法正的功劳太大了,夺汉中,斩夏侯,定西川,真是遗憾,在刘备汉中王后第二年,法正死了。

刘备悲痛不已,同时法正的死也使刘备手下本就矛盾重重的派系,缓和了不少,东洲派也不像关羽丢荆州之后,咄咄逼人了!

很快另外一件事的发生又转去所有人的注意力。

孟达反了!

字子度,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扶风郡郿人,三国时期人物。本为刘璋属下,后降刘备。

不过因为没有支援关羽,导致荆州陷落,自打消息传来,孟达就慌慌不安,再加上刘封经常欺凌孟达,孟达一咬牙,反了!巧的是,这也是东洲派的人。

但是和世人所熟知的不一样,孟达不是直接起兵占领东三郡,而是对刘备写了封辞职信件。

“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於外。”

然后孟达就率领自己的四千部众,投靠曹丕去了,简单来说,就是孟达觉得跟着刘备没什么前途,然后就跟刘备说了一声,地盘给你,我跳槽了。

平心而论,孟达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孟达投靠了曹丕的时候,曹丕还没称帝,等到曹丕派夏侯尚、徐晃、孟达来攻打东三郡的时候,这已经是七八个月之后了。

刘备其实没有什么反应,没有对刘封派出军队支援,好像就等着刘封落败回去呐!

当然,你能说孟达不仁义吗?

历史上,孟达开始跟的刘璋,刘备入川后投降了,刘备任命孟达为宜都太守,然后孟达去打房陵,房陵打下来了,又去打上庸,打了一半,刘备派刘封过来,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有夺权的意思。

好家伙,辛苦打下来的地盘,被人摘了桃子,还要受刘封的欺凌,但是从之后,孟达的信件中,可以看出孟达对刘封还可以,反倒是对于刘备,就看不上。

所以孟达说得好好的,既然你刘备猜疑我,那我就不跟你了,跳槽了,也别说我欺负你,我打下来的两个地盘,“房陵郡,上庸郡”也不要,就带着自己原来的手下投靠曹丕了。

曹丕见到孟达来投靠,也是很高兴,直接封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领平阳亭侯。

刘备知道这个消息吗?这么大的事情,刘备肯定知道,但是遗憾的是,刘备现在的重心不在小小的东三郡上。

真的很奇怪,翻开三国志,你不知道,刘备在荆州丢失,到称帝时在干什么,真奇怪。

如果看先主传,那么襄樊之战结束直接就是刘备称帝。

公元219年12月_221年5月,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不知道刘备在干嘛?

看其他的时间,公元220年11月,曹丕称帝。

不知道,就是看其他的蜀汉高层,比如诸葛亮的传记,这个更离谱,从诸葛亮坐镇成都,直接跳到刘备称帝。

不明白,真不明白,荆州出事,可以说时间太快,那么刘封呐?

从孟达叛走,再到曹丕攻打东三郡,中间夹杂着大概最少半年的时间,可是刘备也没有动作,真是怪事,不敢深究啊!

翻开三国志,不明白,看不明白。

那就简单猜一猜,刘备称帝的时候,群臣劝谏的内容上显示了很多祥瑞,“每日每月,祥瑞不止!”,汉中王的诏书上没有黄龙,但是称帝的诏书上就有了黄龙,蜀汉高层集体沉默,或许是陈寿在有意的掩盖什么!

称帝的合法性,流程啊,造势等等。曹操用了十多年给曹丕铺垫,从魏公,到魏王,到加九锡,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曹操为此杀了很多人。

入朝不趋是什么意思,两汉的时候,大臣上朝要小跑着上朝,不趋,就是不用小跑。

剑履上殿,就是带着剑,不脱鞋上殿。

赞拜不名,这个有意思了,就是说,侍者唱名的时候,不用叫名字。

比如说:没有赞拜不名的曹操,就要叫“丞相曹操进谏……”

有了之后,“丞相进谏……”

直接就用官职代表了你,不用叫名字了,很有面子吧!

曹操用了很长时间,才做到了这些,期间不知道杀了多少人。

孙权呐?

孙权在赤壁之后,就有人叫孙权“至尊”,第一个做的是鲁肃。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叫“至尊”,据说诸葛亮也在和孙权写的信中,管孙权叫过至尊。

可是孙权硬生生熬住了,夷陵之后,有人劝孙权称帝,孙权说不是时候,曹丕伐吴失败后,有人劝孙权称帝,孙权还是拒绝了,直到曹睿上台,石亭之战后,孙权才开始称帝,又用了多少年?

刘备是真快,从汉中王,到称帝,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我猜刘备这时间都用来做称帝的准备工作了。

期间张飞死了,刘备说了句“咦,飞死矣!”真真假假,后世不得而知。

孟达的出走,没有影响蜀汉集团,也没有影响天下,天下陷入了一场诡异的平静。

谁都知道,风雨到来之前总是平静的。

把视角转向江东。

公安。

孙登如今知道,天下已经越来越混乱了,但是不同于汉末的诸侯混战,三国鼎立,其实对于百姓来说,也还可以。

除了,生活在边界附近的百姓。

孙权在取得荆州后,不顾群臣的劝阻,执意要把都城迁到武昌。

目前江东的重臣包括孙登都来到了公安。

接下来,整个孙权的重心,都要放在经营荆州上,做出了要用全国之力,死守江东!

孙登知道,等到曹丕称帝,刘备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打荆州。

只不过,刘备在前,曹丕在后。

有人说了,孙权如果没杀关羽,刘备不会打荆州的,真的吗?

刘备手下有多少官是荆州人士?又有多少军队是荆州人士?

这些人的意志,不是刘备能阻拦的,夷陵大火,把刘备手下的荆州人士烧的差不多了,之后蜀汉打过东吴吗?

孙权派使者结盟的时候,刘备可还没死啊!

先主传里面的描述有点东西。

“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

夷陵必须打,尤其是关、张二人对江东偷袭的行为不耻,仿佛只要打正面,江东必败一样。

孙权杀不杀关羽,夷陵之战是必须的。

孙登所能做的,只有一个,手里有军队,当然不需要太多,只要两千就好。

孙登知道孙权不会让孙登去领兵的,原因只有一个,孙登年幼,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孙权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孙登第一次请求领兵被拒绝了。

第二次,孙登请求领兵,不过没有说去前线,只说要去征讨山越。

孙权还是拒绝了。

第三次,孙登又来见孙权了,不错这次孙登的要求很合理了。

“父亲,儿此次前来,请求父亲一件事。”孙登跪倒在地,语气诚恳。

孙权无奈的看了看自己儿子,“登儿,你怎么有这样的想法啊!军旅之事,有诸位将军在,怎么需要你亲自领兵作战?”

“父亲,祖父,伯父,都是亲自领兵作战之人,何况儿乎?

且儿如今年龄日长,身体愈发强壮,但是军旅、谋略并没有多少增长,如今天下三分,曹丕、刘备虎视眈眈,儿虽不才,愿尽力而为,以保孙家基业之不失。

希望投身军队,不求前往杀敌,也要略知军事,纵是充一小卒,也心甘情愿,知行合一,方为正道。

免得将来,生于深宫之处,长于妇人之手,欲守基业而不能,有和脸面,窥见祖宗。”说到动情之处,孙登已经是痛哭流涕,哽咽不停。

孙权不由得赶紧扶起孙登。

“我儿,这是何故?你想带兵打仗,本来无错,可是汝本为一稚子,纵是去了军队,又怎能服众?”孙权又以年龄为借口,推脱了。

孙登思考了一会,又开口说道:“儿推测,一两年之内,三家必无战事,一两年之后,必是刘备攻荆州,曹丕不动,坐地看戏!

如果儿臣猜对,父亲就与我两千兵马,讨平山越,如果不能,儿甘愿受罚!”

孙权皱了皱眉头,又舒展开来,心中暗想“孤,本以为登儿是一守成之主,不想却有豪情壮志,孙家之福,江东之福!”

“好,我儿既然有此打算,那为父,就与你赌上一赌!”孙权一捋虎须,面带微笑。

“不过,阿父可有个条件,我儿若是赢了,为父可以允许你带五千兵马,不过若是输了,我儿带领三千人去讨平贼寇如何?”孙权的建议很明显,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条件。

“父亲,不知是什么条件?”孙登只能顶着压力问到。

“好,条件就是,我儿不管输赢,领军之后,都不能停止读书,我儿能做到否?”孙权的条件让孙登一惊,本以为是什么条件,没想到竟是如此。

“儿,听命!等儿回来之后,可由父亲考校所学,如不行,甘愿受罚!”

“哈哈!好,不愧是孤的儿子,有志气,好,哈哈!”孙权很高兴,随即拍了拍手掌,并说了一句,“进来吧!”很快就从账外进来两个武将,跪地叩首。

“这...,这是!”孙登愣在原地。

“我儿,此二人是我手下的校尉,每人各领1000人马,一共是两千人,现在都交给你了。”

孙权挥了挥手,两名校尉退下。

“原来父亲...”孙登没有想到孙权,早就发现了孙登的想法,所以提前准备了这一切。

“如今,我给你两千人马,不过最终,你是有三千还是五千人马就说不定了。”

“父亲,你的意思是,儿现在就可以领军了?”孙登高兴的很。

“嗯?我是说你去跟二位校尉学习,你要是干的不好,以后别领军了,去写诗吧!”孙权张大眼睛,生气的队孙登说。

“哈哈”孙登脸上止不住的笑意。

“唉!傻儿子,有你苦头吃的!”孙权扶了一下额头。

孙登很快,反应了过来,“父亲,不知可否让臣以假名而入军队!”

孙权一愣,随即就明白了,“好啊,我儿真是聪慧,既然如此,就封孙文为裨将军,掌两千人马了!”

“臣,孙文,谢骠骑将军封赏!”孙登老老实实的对着孙权行了大礼。

孙登为什么要用一个假名去指挥军队?

当然是保护人身安全了,如果孙登直接以自己的名字去指挥军队,好家伙,所有人都知道了,以后作战的时候,人家知道你是吴国太子,不得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孙登身上?

反倒是一个假名,就不会了,“孙文”表面上是一个宗室子弟,哪怕其他的将领又不至于对孙登态度不好,来个下马威什么的。

又不会吸引到敌军的注意力。

孙权自然是聪明人,也想明白了这一点,所以顺利成章的封了个“裨将军”给孙登。

孙权看着孙登走去的背影,不由得叹息一声“还是太嫩啊!还得靠孤来解决身后事。”孙权其实心里有些担心,随即又狠下心来,“只能如此了!”孙权的眼睛里闪出了一丝阴狠。

那么孙登的军旅生活会如意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