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九十二章 诸葛伐南中,孙登娶双美

时光荏苒,黄武四年春。

诸葛亮出兵南征,拥兵数万,号称十万大军,直奔南中四郡。

成都,虽然王连劝阻,但诸葛亮忧虑其他将领才能不够,所以仍决定亲自率军。

参军马谡为诸葛亮送行数十里路,并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大方针,诸葛亮亦接纳此言,他便率军从水路由安上到越巂进入南中,又派马忠进攻牂柯郡、李恢由平夷攻向建宁郡。

李恢军行至昆明,被敌军围攻。当时李恢兵少于敌人一倍,又未得到诸葛亮军消息,便对南人说:“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吾中间久斥乡里,乃今得旋,不能复北,欲还与汝等同计谋,故以诚相告。

(官军粮草将尽,想谋划退还,不过我们曾责骂过守地乡里,就算现在能回军,亦不能回到北方,所以想回来与你们等人一起谋反,所以用诚心相告。)”南人相信他,围困开始松懈。就在此时,蜀军突然出击,大破敌军。李恢率军南至盘江,东接牂牁郡

而马忠军则顺利在且兰打败朱褒,与李恢军会合。另一方面,诸葛亮军在南行途中,雍闿已被高定部曲所杀,大军到达后数战皆胜,斩杀高定。与其他两军声势相连,准备迎战收纳雍闿部众的孟获。

诸葛亮听到孟获为当地人所信服,便想生擒他。5月,大军渡过泸水,与孟获军战,成功俘虏孟获,诸葛亮带他到营阵观赏,问他觉得蜀军如何,孟获回答他:“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我之前不知你军虚实,所以才战败。现今蒙赐观看营阵,原来只是如此,必定可以胜利了。)”

诸葛亮的心意在北方,又知道南人叛乱问题严重,便用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要孟获心服口服。只是向孟获一笑,将他放走再战。经过数次擒纵,诸葛亮仍继续放走孟获。

孟获及其他夷人开始反思,不再离去,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大军便移到滇池,蜀军成功平定南中,至12月回到成都。

而诸葛亮则分南中四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为六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云南、兴古,以当地人或将领统领。

平叛之后,诸葛亮即施“和夷”政策,这是他攻心政策的继续。首先是撤军。叛乱一平定,诸葛亮就从南中撤出军队,不留兵,从而缓和和消除了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矛盾,使“纲纪粗安”,“夷汉粗安”。

同时,尽量任用当地有影响的人物做官。如任命李恢、王伉、吕凯为南中诸郡守,孟获为御史中丞,等等,通过他们加强了蜀汉在南中的统治。

诸葛亮还注意南中的经济开发,从内地引来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引进牛耕,以改变当地落后的刀耕火种的方法,提高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从而吸引了许多原以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渐去山林,徒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走向定居的农业社会。开发南中,也给蜀汉政府增加了大量收入,“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不过可惜诸葛亮一走,被认命为云南太守的吕凯,就被叛乱的少数民族杀死,但是南中之后也最多只有小规模的叛乱了,张巍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基本上平定了南中叛乱。

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解决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北伐了。

东吴,武昌。

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孙权为时年十七岁的王太子孙登聘娶她为王太子妃。

太常程秉负责主持婚礼,在吴郡迎接周妃,一起乘大船顺江而上到武昌,整个东吴都为此次孙登的婚礼而热闹异常。

孙权对这次婚礼很重视,也亲临程秉的船上,极为优待礼遇周彻。

到武昌以后,程秉从容告诫孙登说:“婚姻是人伦的开始,王教的基础,所以古代的贤君都非常重视婚姻大事,带头守礼,让全天下人学习。

因此,《诗》把《周南》中的《关雎》放在第一篇。我希望您婚后也能继续按礼仪办事,要像《周南》所吟咏的那样:‘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那么道德风化就能盛行于社会上层,下层老百姓也会赞不绝口。”孙登笑着回答说:“我一定顺应好的,避开恶行,完全按您的教诲去做。”

整个武昌,载歌载舞,孙权宣布大赦天下,周彻享受到了绝无仅有的重视。

与之相反的,就是关家女,关银屏看着享受的盛大待遇的周彻,心中却没有什么波动,只是嘴角苦涩一笑。

自从被俘虏到江东之后,银屏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不过听说只要自己答应嫁给孙登,东吴方面就会放了父兄。

关银屏还有什么好说的呐?父亲是当世英雄,兄长也是要干大事的人,如果能用自己一个女人,换取父兄的性命,有何不可?

关银屏凄惨一笑,看着盛大的娶妻场景,眼角止不住的流泪。

“也许,这就是我的宿命吧!”关银屏只能作为一个妾嫁给孙登,周彻可以享受万人的欢呼,孙权甚至亲自去迎接,她只能一个人,坐着一艘小船,紧紧的在后面跟随。

接下来,自然是按照礼节而来,孙登只能当做一个提线木偶一样,各种不同的礼仪,孙登虽然厌烦,但是也不会在表面,表现出来,毕竟这是孙登一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程禀亲自主持这场婚礼,东吴的文武百官,都来观礼,就连蜀汉也派出人来庆贺孙登娶妻。

孙登忙活了很长时间,终于在凌晨时分,结束了这一切。

孙登走进太子府的婚房,只见周围一切都是喜气洋洋,大大的吉字,扑在房门上。

孙登推门而入,就看见灯火通明,龙凤喜烛,交相缠绕而起,照亮四周,在床榻上,正端坐着,一个曼妙的身影。

俗话说,灯下看美人,是越看越精神!

孙登知道,这就是他的妻子,周瑜的次女,周彻!

孙登看向这个美人,大红嫁妆,更添几分魅力。

孙登将红盖头揭开,露出来一个美妙的脸庞,孙登仔细一看这女子头挽乌鬓,斜飞凤钗,面若银盘,目若秋水,两道秀眉如纤美弯月眉不画而翠,悬胆丰鼻下朱唇点点,孙登被惊艳到了。

好一个古典美人,不说天下国色,那也是江东难寻,不过孙登看向这个少女,似乎有几分病态。

孙登知道,历史上的周氏和他哥周循一样早逝,甚至比孙登还要早几年去世,所以孙登必须想办法解决。

周彻,只觉得脸蛋红扑扑的,紧张不已,双手更是紧紧抓住衣衫。

等到盖头被掀开,就看到一个英武过人,雄姿英发的人正在看向自己,此人就是自己未来的夫君。

周彻不由得感到娇羞,但是平日里温柔的性格也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太子...太子殿下!”周彻忍不住开口。

孙登也回过神来,“现在叫什么太子,要叫我夫君!”

周彻一听到孙登的话,脸色更红了,“...夫君!”

孙登哈哈一笑,“娘子,真乖!”

周彻承受不住,就将小脸扭过去,不在看孙登。

孙登微微一笑,“娘子,不知可否歇息了!”

“这...”还没等周彻反应过来,孙登就上了榻上。

“彻儿,为夫要行敦伦之礼了!”

周彻心中一慌,不过又镇定下来,毕竟自然有人教导周彻相关的知识。

“请...请夫君怜惜!”孙登想了想,不知道又趴在周彻的耳边说了什么,周彻脸色更是通红无比,连连摇头“不行...不可以!”

孙登则是在心里想,周彻现在有可能只有,不过孙登倒是可以忍受,但是必须有喜帕,不然步夫人哪里交不过去差。

还好孙登早有准备,用猪血染了喜帕,随后在周彻疑问的表情下,朝着周彻扑了上去。

“等等,衣服还没...”

不过孙登,搞得周彻心慌意乱。

等到孙登放松下来之后,才对周彻说“彻儿,对身体不好,乖啊!”

一边看着深深睡去的夫君。

“呸!真是的。”周彻虽然没有被破身,但是也和孙登胡闹了半宿,再加上身子骨弱,自然也很快就休息了。

与此同时,吴王宫殿,孙权一个人站在月光下,看着月亮,久久不语。

只是一个人在,不停的喝着小酒,不知是在想些什么。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哈哈!”笑着笑着,孙权就流出眼泪。

“公瑾!孙与周,共天下,同富贵!”这个宫殿里,只有孙权一个人,在独自饮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