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下局势

翌日,孙登从床榻上起来,看着自己的妻子,如同小猫一样躺在身边,自今日之后,周彻就正式成为孙登的女人了。

孙登的动作,将周彻惊起,“夫君...”周彻动了动身子,想要坐起,孙登赶紧拦住,“细君今日就好好休息吧!”

孙登吩咐侍女,好好照顾周彻。

周彻红着脸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接下来孙登简单的享用一番精致的早餐,虽然不奢华,但是非常精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如此,当然孙登还是忌讳生鱼片的,毕竟有个同样名字里带登的前辈,也是死在了吃生鱼片上。

此人倒也算是一个英才,可惜不能控制口腹之欲,顾而早死。

孙登自然会注意,简单的食完几样小菜,有荤有素,虽然只有几样,但是孙登安然自得,没有世家大族,公卿贵族一样,喜好奢侈浪费。

孙登还下令,整座府邸都要简朴行事,当然和普通人比起来,自然好太多了,肉食者终究是肉食者。

哪怕孙登修建了好几座养猪场,也只能保证军头有肉吃,黔首现在只能吃糙粮了。

简单的洗漱过后,孙登来到了书房,如今,天下大势在魏,但是吴蜀结盟绝对是对曹魏有很大的威胁。

孙登需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商路的发展,内贸和外贸,以及巨大的利润,孙登目前可是拥有几个大的商会。

从事于出口贸易,或是与蜀,或是与魏,自然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

从最初的纸张到美食,再到香皂、蜡烛等,高端的商品才叫商品,低端的货物,只是货物。

出口低端的粮食给蜀汉,出口高端的产品给曹魏,顺便通过海军,去和辽东、三韩、扶桑做贸易,都是来钱的活。

当然,也不是此次都能成功,偶尔也会有意外发生。

国家在对峙,但是跟世家有什么关系,除了位于边界的几个世家,其余的自然是该交流,该买买。

就连曹丕都给诸葛亮写信,说蜀锦的质量是下降了不少,能不能用点心,都丢脸到鲜卑外族了。

然后曹丕还认为,蜀钩是比较好的,强于江汉之钩。

所以说,三国之间贸易往来非常正常,哪怕是魏蜀,这样的关系,也是有贸易交往的。

不过很明显在诸葛亮北伐之后,这个局面就不存在了。

至于蜀锦能不能做到后面人吹嘘的,黄金-石油一样的位置?大概率是不够的。

不过确实达到了“决敌之资”的地步。

诸葛亮亲自说,蜀锦是要优先供给东吴以及南方大夷,至于小户、散户之类,估计不会有多少份额,曹魏也不会获得多少蜀锦。

诸葛亮北伐所仪仗的,更多的还是直百钱以及“蜀科”了。

从刘备入住成都,到蜀汉灭亡,直百钱贯穿了蜀汉的历史,而且比蜀汉的国祚还久,有将近50年的历史。

所以论经济手段,蜀汉是第一人,当然要站在蜀汉的政权的角度上,黔首就无所谓了。

中国通史纪录片,有一集讲述诸葛亮治蜀的种种措施,以及治蜀的成果之类,可惜唯独不敢提直百钱,因为这个直百钱的本质,就是剥削蜀汉人民和底层百姓。

有的人,还不知道,到了蜀汉末期,已经出现了铁直百钱,直白钱本身重量甚至从最重8、9克降低到0.6克,当然直百钱最多的还是3、4的那种。

直白钱最后的铁直百、重量超低,这肯定不能算到诸葛亮治蜀里,这个时期诸葛亮都死多少年了。

简单算一算,蜀汉后期的通货膨胀有多严重。

直白钱大多数都是3、4克重,最少得只有0.6克,最多的倒是有8、9克重,不过很遗憾,这个时候

蜀汉的国祚始终,直百都在沿用,没有断绝。

可以认为,诸葛亮治蜀,北伐之前,直百钱在高质量时期,四次北伐后,直百的质量飞速下降,蒋琬、费祎时期,直百的质量有所恢复,到了黄皓时期,就出现了铁直百,超低质量的直百,这个的直白钱对于蜀汉人民的剥削,不必大泉系列差多少。

直白最后的重量,比最初发行时,减少了将近20倍,而且质量、做工越来越差。

虚职货币、大钱、铁币,这都是亡国之举啊!当然这和诸葛武侯已经没有关系了。

如果有人想举例子,说魏地和吴地里出现直白钱,就认为直白钱是主流货币,超过魏五铢和吴五铢,则大可不必。

因为朱然墓里发现,几千枚的货币,百分之九十多的货币都是汉五铢,剩下的才是各种货币。

至于直白钱的数量比大泉系列还要多,可能是因为,孙权在公元248年就下令将大泉系列收回重铸了,所以存量极少。

大泉系列就发行了十年,最后还被收回重铸了。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表示直百是劣币。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表示直百是劣币。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表示直百钱是劣币。

陈彦良的《魏晋南北朝的通货膨胀与紧缩》表示直百是劣币。

朱成实的《魏晋南北朝恶钱研究》表示直百是劣币。

唐石父的《中国古钱币》表示直百是劣币。

朱安祥的《魏晋南北朝货币史论》表示直百是劣币。

李明光的《中国财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表示直百是劣币。

当然孙登没有给大泉系列洗白的意思,大泉五百、大泉当千都是劣币,对东吴的百姓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可是大泉系列是公元238年开始发行,公元248年废黜,并且收回重铸,之后一直到公元280年东吴灭亡,吴国都没有出现过货币问题。

司马晋衣冠南渡之后,还要用吴钱生活。

所以蜀汉第一个灭亡,绝对是有原因的。

诸葛亮在时,还能勉强维持,诸葛武侯一死,蜀汉就进入了凋亡的倒计时。

当然因为曹睿早死,所以三国没有提前结束。

如果曹睿不早死,魏必先灭蜀,蜀亡吴自灭。

不过曹睿早死,曹爽辅政,就给了吴蜀喘息机会。

孙登一边研究地图,一边研究天下局势。

如今,东吴占据荆州大部、扬州大部,再加上交州土地,当然蛮荒之地非常多,岭南之地直到唐朝都是流放罪犯的地方。

更不用说交趾了,河内三角洲现在根本不值当大力开发。

东吴占据荆州的南郡、襄阳郡,还有几分精华,然后就是江东六郡了,也只有吴郡、丹阳郡、会稽等有不错的收益,其余的荒山野岭尔!

说句难听的,东吴只有两个地方加起来,才能超过蜀中平原,要不然单独比较的话,都不如蜀中平原。

要不是孙登前几年,诈取襄阳的话,东吴的局势可是弱的很,如今只要能再拿下淮南地区,就自成南宋之局势,拥有襄阳、淮河两道封锁,借助地利,国祚延长几十年不成问题。

虽然说现在没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但是孙登明白,曹魏朝堂,必然有高智之士,看出淮南的重要性,所以曹休镇守东线,拥兵十万人,虎视眈眈东吴。

不过,东吴对此做出了严密的防线,从宛城、无为、濡须口、建业、京口、南徐等。

让曹操到曹丕,魏国的数次进攻东吴皆无功而返。

从曹操到司马昭,这条防线配合江陵保住了东吴几十年的太平,这条防线的最早提出并实施的人,就是吕蒙。

江东拓土第一人,孙权最看重之人。

孙登知道,接下来的局势,将打破东吴数年的修养生息,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摆在孙登面前的是一副地图,上面有几个地方,被孙登画上了重点。

“接下来,就看诸葛武侯的了,东吴能不能崛起,就看下一步了!”孙登自言自语的说到,仿佛看到了血雨腥风的将来。

天下平静了几年,也开始要乱了,覆巢之下无完卵!世间何处有桃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