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三十九章 吴太子!

关羽221年11月。

曹丕派刑贞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同时封孙登为中郎将,为万户侯,孙权以孙登年幼多病推辞。

说实话,这次还有意外收获是没想到的,孙权本来的目的就是拖住曹丕,只要曹丕不出兵就可以了,没想到曹丕如此给力,甚至直接封孙权为吴王!

真以为这对孙权不好吗?不大大的好!

孙权在继位江东之处的时候,只是一个杂号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周瑜只是个裨将军。孙权早些年的政治斗争其实非常残酷,可怜的徐夫人真的是因为嫉妒就被赶会老家了吗?不得而知。

赤壁后,刘备表孙权为徐州牧和车骑将军。

然后这个官职持续了十年之久。期间孙权是没有被曹操授予爵位的,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中的吴侯,是错误的,孙权没有爵位。

所以,张辽俘虏的小兵回说“是孙会稽!”,刘备也说“孙车骑!”没有叫孙权吴侯的,孙权没爵位。

直到襄樊之战后,曹操为了拉拢孙权,才封了个骠骑将军,荆州牧,南昌候!

看看,曹老板每个封赏都有心眼。

骠骑将军就是个虚名,荆州牧倒是可以,还不违背三互法,但是刘备会甘心吗?你要是要了荆州牧,就和刘备斗起来。

南昌候,有爵位了,但是我就不给你吴侯。

所以对于“大魏吴王”的封赏,虽然是个虚名,但是孙权高兴,因为孙权想要称帝,第一步封王就解决了,刘备封汉中王简单,那是因为刘备姓刘,曹操为了封魏王,花了多少时间,杀了多少人?

先封公,再封王,加九锡,天子车等等。

这些东西曹丕一下子全送来了,给孙权看笑了。

看看曹丕给孙权的东西:九锡,军车,大马车,绣着龙的礼服,扎到,印信,虎符等等。

曹丕还挺扣的,美酒就送来一坛。

虽然没多少东西,但是最重要的名分有了。

孙权很是高兴,再武昌郊外,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典礼,同时大宴群臣。

同时孙权决定派遣赵咨带礼物去回敬曹丕,总之曹丕要什么给什么,给曹丕写信,孙权怎么低声下气怎么写。

赵咨奉命前去拜见曹丕,又带了不少礼物。

很快,曹丕就见到了赵咨。

在大殿之上,曹丕不由得询问赵咨“爱卿,你说吴王是个什么样的君主!”曹丕眼神微微张开。

赵咨不动声色,义正言辞的回答:“吴王是聪明、仁智、雄略之主”

“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论之,岂不为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赵咨带着几分笑意,反而令曹丕不由得点了点头。

曹丕又开口“吴王颇治学吗?”曹丕的意思是,一个下臣使节也敢如此嚣张,那文学方面,孙权总不如朕了吧!

赵咨回答:“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只在空闲之时博览书传历史,看的都是精华的部分,不像诸生一样终日寻章摘句。”曹丕曾著《典论》,就是对文章进行评价,赵咨这话不但维护了孙权,反而有些讽刺曹丕的意味。

丢了面子的曹丕有些不爽,便带着点威胁地问道:“吴国可以征伐吗?”

赵咨严肃地回答道:“大国虽有征伐之兵,小国自有备御之固。”

曹丕又问:“吴国害怕魏国吗?”

赵咨回答:“吴国带甲百万,以江汉为池,有什么好怕的?”

曹丕感到叹服了,问他道:“像你这样优秀的人在吴国有多少?”赵咨说:“特别聪明通达的,有**十位;像我这样的庸碌之辈,可以说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车载斗量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里。

曹丕不再自讨没趣了,而是好好地款待了赵咨。

孙权在赵咨回到了东吴之后,常常嘉奖之。

很快,在孙权的笔友攻势下,外加孙权频繁派使去拜见曹丕,曹丕渐渐放下心来。

只是曹丕次次封赏孙登,想要做完质子,但是孙权有多种借口推迟。

同时孙权立孙登为王太子,并为孙登选置师傅,选取优秀的士人作为他的宾友。

孙权任命南郡太守诸葛瑾之子诸葛恪、绥远将军张昭之子张休、丞相顾雍之孙顾谭、偏将军陈武之子陈表等进宫,为孙登侍讲诗书,并随从骑马射猎。

此四人也被称为孙登四友。四友以外,谢景、范慎、刁玄、羊衟等人也被安排为孙登身边的宾客。这四个人虽然在后世名望不高,不过在当时也都是东吴的名士。所以在当时“东宫号为多士”。

孙权为孙登挑选的人,果然充满了“平衡”这事情多年执政的经验。

后期的两宫之争也是必然,在淮泗派系几乎凋零之后,只剩下顾陆朱张江东家族,以及孙权所扶持的新世家,步家、全家。

这是必然,可惜了,孙权还是算漏了一点。

孙登被封为太子之后,自然是有很多人拜访,孙登都以年纪幼小,没有接待。

此时,孙登却是在吴王太子宫里和几人交谈。

诸葛恪,年少而多才,机敏而过人,在孙权处很讨得孙权的开心,孙权常常奖赏他。

张休,张昭的儿子,有贤名,博览群书,孙登有时候还有像张休请教。

顾谭,目前东吴丞相顾雍之孙,江东最大世家顾家的人,为人聪慧,有心算之能。

陈表,看起来最平常,实际上孙权对其父多有愧疚,陈表作为陈武的次子,一直被孙权记在心里,这一次直接把孙登四友的位置给了陈表。

陈表也确实颇为出色,勇武过人。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人,都颇有才华。

历史上孙登曾命侍中胡综作宾客名目,胡综写道:“才智杰出高超出众,超越同辈的,就是诸葛恪,细致严密把握时机,通晓幽玄之理;探究精微的境界的,就是顾谭,思辨精炼。才识宏大畅达,言能解结,就是谢景。研究学问,审察细微,与游夏同等,就是范慎。”

羊衟反驳胡综道:“元逊才高却疏漏,子默精明却残忍,叔发善辩而浮躁,孝敬博学却狭隘。”羊衟所说皆有道理,最后却因这话受到四人责难而疏远。后四人都败落,吴人都说确有征兆。

孙登不久就把几人带入军营之中,其中张休,不喜军事,去了一会之后,就不在去也。

反倒是剩下的诸葛恪、顾谭、陈表等,颇感兴趣。

孙登几人,就时而参赞军事,共同议论天下,时而习练军旅生活,颇为自得。只可惜,孙登毕竟是太子,不能一直待在军营,动不动还要回到武昌。

不过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夷陵之战开始了。

孙登之所以要手里掌控军队就是如此,同时之所以把诸葛恪、顾谭也带去军队中也是有几分谋划,就是不知道能否成功了。

孙登站在大帐之外,仰头看向星空,负手而立,夜晚的星空,璀璨无比,敬畏宇宙是必然的,每次看星空总感觉人类的渺小。

当然这个时候的宇宙应该是“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不过有人敢封自己为“宇宙大将军”也算是可以了。

寒风瑟瑟,直教人胆寒,孙登身上披着大氅(chang三声),倒是不惧严寒,反倒是普通的士卒,勉强御寒罢了,又怎么能穿大氅呐?

孙登倒是也想要给士卒发棉衣,但是做不到啊!

目前只有在崖州也就是海南有少许的种植而且是从南亚次大陆传来的,产量低,纤维粗糙,之后大概南北朝的时候,从中亚传来了另一种棉花,产量也低,只能生活在新疆地区,印度棉也只能生活在两广地区,而且产量低,还没有相关的纺织工具,孙登自然没有办法给士兵们发棉衣了。

但是可惜,孙登现在还不能屁股坐外了,要不然会出打问题的,这方面,曹操、刘备都是前车之鉴。

现在等到春天,刘备一定会发动猇亭之战的,对,陆逊已经放弃夷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