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六章 曲辕犁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第六章 曲辕犁

作者:幽之浮帆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04:23:32 来源:笔趣阁

曲辕犁,这名字但凡有一点了解的人都清楚,是农耕时代一次重要的发明,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从西汉开始,中国历代大一统的王朝人口数都在逐步上升,同时这也和小农社会,农业水平的提高有关。

从刀耕火种到进一步的耒耜耕地的区别就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工具的运用。

还是伟人说得对,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东西两汉的人口数差距不大,大约有5千万左右的人口。

到了三国,按照三国志记载,蜀汉有94万,东吴220万,曹魏433万,魏蜀吴加起来就700多万的人口,属实离谱!

结果公元280年三国统一的时候,太康元年全国就有1600万人口,太康三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400多万!

可想而知三国时期人口的隐藏有多严重!

等到了唐朝天宝年间,人口达到了7千多万将近8千万。

两宋的人口都破亿,到了明朝人口将近两亿,清朝更是达到了4亿多。

这都离不开,农耕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江南的开发利用。

宋时,江南就引用占城稻以及各种高产的农作物。

那么曲辕犁到底是什么?

很简单的一句话,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直变曲,高变低,在简单的搞一搞,直到隋唐时期才出现的曲辕犁就这么出现了。

本来曲辕犁就是出现在了唐时的江南地区,鱼米之乡也渐渐发展起来,安史之乱的平定就离不开江南的作用。

曲辕犁与直辕犁相反,最大的不同就是把直辕变成曲辕,这样会导致转向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更省力,通过在犁的下方斜竖着一个小小的三角形的铁皮,也就是犁壁,目的是可以在耕地的时候将较大的石块翻到两边。

在通过一个简单的榫卯设计,在犁箭上增加一个叫犁坪的小玩具,犁坪抽出去,会导致犁箭下降,从而使深处的土地得以犁松。

若是将犁坪推进犁箭,就会使犁箭上升,从而使表面的土地获得翻新。

简单的三个改动,曲辕、犁坪、犁箭的增加,使得直辕犁焕然一新。

无论是转向,还是更加省力,或者是可以控制深浅的翻土,又或者是犁壁的设计,可以说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秒到毫厘的改动,可以说如果能在江东全面推行的话,对于孙权方面可以利益是巨大的。

对于屯田的收获更是不敢想象,江东就不用在为粮食愁了。

可惜,孙登的曲辕犁,虽然勉强制造了出来,却很难发行出去,或者说推广江东!

孙登不是害怕江东众人不理解曲辕犁的价值,而是目前无用!

孙登还只是借助几个工匠以弄些小玩意儿的名义去做。这些大臣们不会在乎小孩子乱捅咕出来的玩意儿!

那些江东大家族确实会推广,推广给自己家用,然后世家大族越来越吊,最后把凌驾于孙家之上!至于黔首?谁管哪些泥腿子!这些世家大族们会管?别闹了,不趁机把你变成佃户就不错了。

孙策不是没有想过反对江东的世家,结果可想而知,小霸王差点屠光了江东的世家,还是被搞死了!

朱元璋的例子告诉我们,贪官杀不完!

雍正告诉我们,官绅一体纳粮的结果就是差点被黑成翔。

所以孙权继位,就用各种权谋手段,在加上世家相互制衡,才勉强控制住江东局面。

孙登现在是傻了吧,才会推广曲辕犁,还早早的不是时候。

最重要的一点。

曲辕犁是用牛来拉的!

小老百姓有牛?用人拉,来吧最少两人,还不能是水田。

这个时候是三国,或者说东汉末年,正是举孝廉、察举制和征辟制盛行的时候,百姓或者说黔首的地位很低。

甚至说,古代的大多数叛乱,都是受到了野心家的蛊惑!

农民不具备起义的条件,大多数都是有个“头”,只有借助这些黔首的力量,这些“头”才会冒出来。

陈涉和吴广就算是头了,毕竟,鱼腹藏书,还有篝火狐鸣都算是不得了方式,十分蛊惑人心,甚至就连卜者都利用了!

真不愧是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不会是陈涉从小的时候就在思考怎么才能谋反吧!

孙登不清楚,但是能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人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这是内因的话,那么对于华夏来说,因为外部势力而消亡的朝代也不少!

有人说,游牧民族,其实这些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矛盾有时是主要矛盾,有时又变成了次要矛盾!

游牧民族杀不绝的,从最早的黄帝蚩尤,到夏商周时期的各种蛮夷,犬戎,秦汉时期的匈奴,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十六国,唐朝的突厥,宋时的契丹、蒙古、女真,明朝的瓦剌,你们以为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住中原,边疆就没有对手了吗?

蒙古诸郡王,准格尔,葛二蛋,大小和卓、金川,直到乾隆中后期才勉强平定,然后没几十年就来了更恐怖的势力!

直到机枪的出现,才彻底让游牧民族能歌善舞起来!

其实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候,最好的政策是羁縻政策。因为确实没有办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就是把所有游牧民族的人都杀了,几十年后也会回复的差不多。

没办法,想要彻底掌控只能靠铁路加机枪了!

看看满清是怎么对付蒙古诸部的!这已经封建社会的巅峰了!

嫁宗室女,封郡王,给大量的金银,然后在蒙古推行佛教,动不动就去热河避暑,时不时敲打蒙古部落,最后还不行就只能高过车轮者皆斩了!

又是送女,又是送钱,还给王爵,然后还要时不时敲打敲打,没办法,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必然,满清对于蒙古的控制非常不错,一直到清末都没出问题,民国时甚至流传过“僧王薨,大清亡!”的说法。

孙登这几日就在忙碌曲辕犁了,也没时间好好学习知识。

显得过于贪玩了,惹得孙权和步练师很不高兴,这不是今天孙登正在解决一个关于犁壁的小问题的时候,孙权派人叫孙登过去考校知识。

孙登无奈,这个时候的学习真的枯燥,首先没有标点符号,只能学习句读,好吧!就是断句。

其次书简来吧,后世一本书的内容,现在还真得看一量小车的书简!

所以学富五车真的不是夸张的说法,而是真的学富五车!

孙登刚开始还颇有兴趣,结果看了几卷之后就无语了。

知识的利用率太低,所以先秦的著作写的晦涩难懂!

尤其是道德经之类的,孙登是真看不懂,自大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就开始以五经的学习为主,因为句读的不同,渐渐地分成了13家主要的具有五经著作解释权的家族,也就是五经十三家!

因为这些家族,那个不是权势滔天,简单点说,做官的推荐权就落到了这些家族的手上。

袁绍也就有了四世三公的名头,号召力还真不低,对了曹操也是利用世家大族的,不过曹操是变利用,边打压,可惜曹丕继任之后,九品中正制度一开,司马家篡权就是必然的,呵呵!不是司马家,也会是其他的世家大族。

曹操之后与荀彧的闹掰真的只是因为曹操封魏王吗?

看看曹操第一次求贤令的发布时间吧!也许只是为了打压世家大族,而不是真的求贤若渴,毕竟这一年的曹操已经56岁了,距离曹操去世只剩下10年了!

想了半天,孙登还是感到头痛,孙权这次和步练师一起考核孙登的读书水平,反正不会省心,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孙登跟着侍卫一路来到孙权的寝宫,孙登脸色如常的走了进去,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非常镇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