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七十四章 刘禅登基

刘备病逝永安宫,众人虽然哭泣很长时间,却也终究平复心神。

诸葛亮对刘禅说:“太子,如今陛下崩殂,请速回成都,以继皇帝位!”

“这...”刘禅如今慌乱的不知所措。

“一切...全凭相父调遣。”刘禅想了半天,还是按照刘备临死前所说的,待诸葛亮为相父,一切军国大事交由诸葛亮和李严处置。

诸葛亮上表刘禅:“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

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皇帝死后未葬入陵墓,确立谥号、庙号时,通通称为大行皇帝。

刘禅自然应允,如今以稳定为主。

汉嘉太守黄元,早就和诸葛亮关系不好,自从知道了刘备身子骨不好之后,就有不臣之心。

果然趁诸葛亮前往白帝城之际,起兵谋反,据郡起事。

黄元是蜀汉的汉嘉太守,汉嘉郡虽然不属于南中五郡,但是也处于蜀汉西南部,地势多山、多民族杂居,就在越嶲郡以北。

黄元素来与诸葛亮不合,诸葛亮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影响刘备的意志。所以说黄元对蜀汉是不满意的。早在章武二年冬十二月,刘备病情加重,黄元于是以汉嘉郡举兵反叛,闭境自守;诸葛亮此时抽不出手脚。

而在章武三年三月,诸葛亮到永安的时候,黄元更加嚣张,主动入侵成都平原,并且火烧距离成都相对较近的临邛城。

如果黄元像南中地区叛军首领那样,老老实实待在汉嘉郡,相信蜀汉也不会去动他。毕竟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外部的威胁以及政权交接中可能存在的动荡才是最要关注的地方,一些偏远地区的叛乱是次要的事情。

南中地区的叛乱就是拖了好几年才解决的。不过黄元的行为已经威胁到成都,刘禅听从益州治中从事杨洪的建议,主动发兵击败黄元,没有让黄元兵临成都城下。

当时一些人认为,黄元对蜀汉的威胁并不大,在失败过一次之后,黄元大概率会和南中越嶲郡的叛军连结成一起,从越嶲郡进入南中响应雍闿的叛乱,或者取而代之。这样的想法有一定道理,毕竟成都是一个政治中心,也是军事重镇,汉嘉郡处于后方,不会有太多的军事力量;

汉嘉郡在地理环境上与越嶲郡相近,风俗文化上也有想通的地方。这些人就将黄元归入到南中地区的叛乱中。

杨洪却有不同的意见。叛乱是需要个人威信的,像南中这种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文化风俗都较为封闭的地区就更是如此。而黄元这个人生性残暴,没有足够的威信。

雍闿起兵反叛的时候,还是让部下孟获散布谣言才争取到南中一些少数民族的支持的,何况是毫无根基和人望的黄元。所以杨洪断定黄元不会进入南中,而是沿水路向东到犍为、江阳、巴郡等地,有可能还要顺流而下出川进入荆州。杨洪提议刘禅派兵把守在南安峡口(今四川省乐山市北岷江小三峡),截击沿水路东进的黄元。

黄元的力量有限,但他有可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首先当时是一个特殊时期,南中地区骚动不已,黄元一路从西往东移动,很有可能煽动蜀汉东南部,比如涪陵的叛乱,这些都是蜀汉控制不算太强的地区;其次刘备此时就在永安,黄元如果在转移的过程中又发展出一些力量,就会与在巫县的东吴军队对刘备呈现出夹击的形式。虽然按照杨洪的说法,黄元面对刘备只能是“面缚归死”,逃亡东吴,但是历史上往往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所以在这个时候,刘禅又一次听从杨洪的建议,派军队堵截黄元,迫使黄元的亲兵擒获黄元投诚。

果然不出杨洪所料,生擒了黄元,然后成都闹市问斩。

这次黄元叛乱的事件中,杨洪以及平复叛乱的将领陈曶、郑绰的功劳不小。

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

随后,诸葛亮和李严等,率领蜀汉文武百官拥立刘禅登基为帝。

同月,刘禅在诸葛亮等文武百官的拥立下,于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

尊吴皇后为皇太后。

大赦天下,改元建兴,所以今年也可以称为蜀汉建兴元年。

刘禅继位初期,根据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蜀汉的担子,全是诸葛亮一个人在扛着。

李严则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建兴元年,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基本上没有实权。

可惜很快,诸葛亮就开始头痛了,因为南中反了。

不出诸葛亮所料,早在刘备未死之际,南中诸君,就开始蠢蠢欲动,如今刘备一死,更是直接起兵造反。

这一年六月前后,益州郡的汉族豪强雍闓,趁蜀国在夷陵新败、刘备病逝以及黄元叛乱的混乱时机,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等一起叛乱。

他们杀死了益州郡太守正昂,又把接任的太守张裔抓起来送往东吴,越嶲郡则杀死了郡将焦璜,而牂柯郡则杀掉从事常颀,一起反对蜀汉政权。

整个蜀汉,手上只剩下了蜀中平原和汉中了,从面积上看,蜀汉只剩下不到一半的领土了,当然如果从人口上来说,南中地区就远远不如了成都平原了。

整个蜀汉的精华都是蜀中平原,当然诸葛亮后期时的汉中也勉强能算上。

南中反叛,到也引不起什么震动,要知道,蛮子兵可是没法跟正规军打得,其实蜀汉的南蛮,东吴的山越、武陵蛮,没法和两国的正规军比较,更不可能比得上北方的少数民族了。

多是仪仗山地而已,实际战斗力不高。

不过打起来也麻烦,诸葛亮平定南中一走就反,直到张巍勉强结束。

东吴平定山越打了几十年,最后诸葛恪时代,才勉强搞定。

至于北方游牧民族,不好意思直到马克沁出现后才结束。

如今的刘禅才十六岁,一切事物都交给诸葛亮行事。

诸葛亮随即开府治事,不过诸葛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吴蜀联盟。

早在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诸葛亮就派费祎等人去沟通东吴,不过效果不好。

如今,刘禅继位皇帝,自然要联合孙权,共同承担曹丕的压力了。

但如今刘备逝世,丞相诸葛亮忧虑孙权知道这消息后态度会有所改变,不知如何处理。

此时邓芝面见诸葛亮说:“现今陛下年幼,在位不久,应该派遣使臣重新与东吴结好。”

诸葛亮回答:“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任用谁,现在我找到了。”邓芝问是谁,诸葛亮说:“就是使君您了!”于是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