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 > 第九十七章 曹丕托孤

原来蒋济今日前来,竟是受到了司马懿的蛊惑。

本来这些书,最开始是被司马懿发现的,但是司马懿并没有直接将这些书给曹丕,反而是下令将其封锁,同时暗中对蒋济报信。

因为蒋济,确实不想得罪司马懿,就自告奋勇的拿着书去禀告皇帝了。

司马懿则看着蒋济远去的步伐漏出微笑“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司马懿的目光看向了南方,并若有所思的说“有意思!”

二月初,曹丕就已经在洛阳病重了,本来转好的身体,经过恶意诽谤之后,更是变得憔悴如此。

曹丕醒来之后,下的第一个命令,彻底销毁所有相关图书,凡事传、阅、抄、留等行为,全部拿下,无论大小,曹丕直接下令这些内容都是**。

第二个命令,就是不能让太后知道这些事情。

同时也要对后宫之人通通保密,不可泄露,尤其是太子曹睿,违令者,斩!

随后曹丕更是召见多位大臣,谁也不知道,说了什么。

司马懿也在其内。

曹丕不是个心胸宽广之君,于禁、曹彰就是前车之鉴。

曹丕虽然状似枯槁,不过终究还没死。

“传朕旨意,吴蜀两国,如此对朕,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过这些抹黑,改不了什么!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朕不讲情面了,朕,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曹丕说到最后,已经表情狰狞无比,好像恶鬼!

“诺!”侍奉曹丕的侍者也只能按照曹丕下的旨意来。

虽然还没有东吴那样先进的技术,不过又不需要曹魏大加印刷,只需要能传到吴蜀两国的领地里就好了。

大魏朝堂倒是也没犹豫,很快就搞出来了差不多的吴蜀黑料书籍,然后投放到市场上,注意是官方如此做的。

……

成都,丞相府。

诸葛亮还在处理政务,自从有人将“**”报告给诸葛亮后,诸葛亮也发现了好处,那就是在蜀汉可以使得群众对于曹魏政权出现厌恶的情绪,这与历史上的各种檄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传播速度和范围不是一般檄文可比的!

哪怕是出名的“讨贼檄文”“讨武曌檄”也没有多少人会感兴趣,但是宫廷密事,一定会让人非常感兴趣。

不过诸葛亮很快也发现了有可能出现反噬的后果。

直接下令对来往的商户之间一定要严加防范,同时仔细搜查,防止抹黑蜀汉政权和皇室的书籍出现。

诸葛亮,不愧是蜀汉丞相,与之相比的就是孙登了。

孙登虽然不确定曹丕是否会用相同的手段对付自己,但是孙登已经做好的充足的准备,孙登只知道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孙登比谁都能认识到舆论战的可怕之处,永远不要认为东吴的人有多么爱国,不会传阅抹黑东吴的书籍。

孙登就笑笑,哪怕是后世都有人感冒天下大不为而十几年如一日的对青少年的教材下手。

何况现在呐?哪怕是科技如此发达的后世,毒教材事件也是经过了多次曝光才引起了大规模的关注。

美帝不是还有对华夏十戒的说法吗?(不知道可以查查)

国与国之间,不是过家家!

轲比能,一个一统鲜卑的存在,还不是被幽州刺史派出的刺客韩龙杀死,导致鲜卑四分五裂。

真实的国家博弈,远比现在要复杂多倍。

湾湾叫的很欢,也不能直接出兵收复,这是最差的选择。

武统确实可以做到,可是之后呐?国家不发展了吗?不考虑后续的安排嘛?

就如同下棋一样,弱者只能看到眼前的一步或者几步,高手则可以算出几十步。

一句话,让子弹飞一会!

孙登解决办法就是,将所有抹黑东吴、蜀汉的书籍文章,通通禁止。

孙登还让印刷厂加大力度,生产各种相关的书籍,向北方输出。

一段时间后,孙登果然听到了魏国开始抹黑东吴的传闻,孙登更是直接脱口而出一句话,“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还好孙登做的准备工作充分,没有形成魏国一样大规模传抄的情况。

……

洛阳,曹丕已经不行了,此时刚刚是二月末的时间。

距离曹丕继位不过是七年时间,如果是从称帝算起,曹丕才当了六年皇帝,就要撒手人寰了。

曹丕看向众人,不由得抬手指了指皇太子曹睿,并吩咐侍者拿出提前准备好得圣旨。

曹丕“睿儿,这大魏...天下,就...就靠你了,为父无能,愧见于武皇帝,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等,都是朕的亲信,尔务必听之,信之,兼听...则明!做一个明君!”

曹丕又将托孤的几人交在榻前,为首者,正是曹真。

“朕...已经命不久矣,天下...三分,太子年幼,全赖诸卿,朕将太子托孤于你们四人!如此,大魏江山无忧矣!”

“朕在位期间,先后丧失数郡,三次伐吴,损兵折将,劳民伤财,朕去世以后,自当节葬,不可奢华耗国。”

众人自然一一遵旨而行。

曹丕看向众人,又看了看曹睿,不由得赞誉几分。

此时的曹睿,已经是哭了哗哗的样子,显然一副非常悲痛的表情。

众臣一看,皇帝如此至孝,自然是较为欣赏了。

曹丕满意一笑,随即脑袋一歪,崩殂了,大魏皇帝陛下曹丕,在他正年轻的时候,去世了!

曹睿和众人惊呼不已,也只能哭嚎良久。

随即,曹睿在曹真等人的扶持下,继位为新的大魏皇帝,曹叡即位后,尊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追谥其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封其弟曹蕤为阳平王。

其实,曹丕的托孤大臣,选的非常好,既有世家又有宗族,完全达到了一个平衡,曹真虽然是曹操养子,但是也算的上是曹丕的亲信了,曹休,更是坚定不移的宗族,虽然是旁氏,但是曹丕也不能让直系关系担任大将军啊,要是想要来个政变可是很简单。

司马懿不用说,代表了河内世家,陈群代表了颍川世家,荀、种、韩、陈,四大世家嘛!

而且,曹丕很信任二位,因为这都是曹丕的四友,关系很密切,甚至可以说,这几个人都和曹丕很密切。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时候,给刘禅举荐人才,一定要说一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先帝称之曰能!”

懂了吗?诸葛亮推荐给刘禅的人,像费祎、董允等,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先帝托付给刘禅的,先帝说行的人,这才是一个托孤忠臣所做的,而不是直接安插自己的亲信。

天下,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