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意气小书生 > 第五十九章:坦白从宽

意气小书生 第五十九章:坦白从宽

作者:水蜈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7:03 来源:笔趣阁

吴恒如愿以偿的吃到了樱桃肉。

这个樱桃肉,自然不是真的樱桃肉,而是一道肉菜。

在后世,这道菜曾经被记录到《御茶膳房档》,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御膳。

此菜用整块方肉烹制,肉面要切的如同樱桃一般大小,用红曲粉调色,故而色泽也如樱桃般亮丽诱人,一粒粒圆如玛瑙。

正可谓“朱颜含远日,色绕佩明珠。”

吴恒吃的是满嘴流油,欲罢不能,发出猪一般的声音。

盘中的樱桃肉一扫而光,吴恒变得有些惆怅。

陈宁不解的看向他,问道,“怎么?不好吃?”

吴恒摇了摇头,叹息道,“怎么会,正是因为太好吃了,我才心有怅然。”

陈宁笑出了声,说道,“你怎么好像个哲学家。”

吴恒眼中有些疑问,道,“哲学家是什么?”

陈宁摆了摆手,问道,“说了你也不明白,怎么,要回永京了吗。”

吴恒点点头,靠在椅背上叹息道,“是啊,先去趟颍州,然后便不再回沧州了,直接回永京,等回去了,就没有你这么有意思的人,没有这么好吃的美食了。”

看向仰头望天的吴恒,陈宁感觉到他是真的向往一片自由的天空,看起来生在皇家也不一定是幸事。

陈宁问道,“什么时候走?”

吴恒道,“今日便动身,你答应我的事情,可不要食言啊。”

陈宁斟了一盏茶递给吴恒,说道,“放心吧,倒是你,一路珍重。”

“珍重。”吴恒一饮而尽,起身向沈府外走去,末了说了一句,“一定要来永京逛逛的,我招待你。”

陈宁挥了挥手,“迟早,毕竟你是我刚交的朋友。”

……

吴恒自然不会真的大气到用五百两银子吃一顿饭,他是皇子,但是他不傻。

五百两银子,用陈宁的话来说,这算是吴恒的融资。

五百两银子,可以分成陈宁后续千分之一的利润。

或许吴恒想象不到这千分之一的利润意味着什么,不过陈宁心中却是有数。

不算他心中的宏伟蓝图,光是麻辣烫的快餐连锁,等到在整个吴国推行后,每日的利润便不知是这五百两银子的多少倍。

陈宁和吴恒的约定,与其说是这可有可无的五百两银子,倒不如说是想要将吴恒拉上他这一条大船。

商场如战场,如今他才开了一家麻辣烫的店面,都有一些开饭馆的对他心生不满了,更何况日后他想要做的涉及各行各业,规模会越来越大。

吴恒作为皇子,更是已经封王的皇子,这千分之一利润陈宁给的不亏。

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

更何况,陈宁已经将吴恒当成了朋友。

……

永京,皇宫内。

灯烛摇曳,吴皇手中拿着冯致远快马加急送来的奏折,揉了揉眉心,感觉有些头痛。

吴皇如今正值中年,按理说该是精神抖擞,然而此时看去却是满脸疲惫之色,整个人像是被千斤重担压在身上一般。

不过也难怪,自十七年前陈国太子出使吴国遇难后,陈国和吴国的友邦关系瞬间破裂,十数年没有举国大战,但大小摩擦不断,算起来已经占据吴国九个州。

不仅如此,吴国还需要时刻小心有百年恩怨的燕国。

还好燕国在二十多年前开始内乱,接着后燕掀翻了前燕,夺取了政权,不过常年来复国之士不断,虽然和陈国还维持着敌对关系,但却无心他顾。

喝了一口浓茶提神,御书房内的清心香渺渺环绕,却也无法让吴皇静心。

将冯致远的奏折放下,吴皇有些恼怒的说道,“这不是胡闹吗,竟然私自去了铜门关。”

不过紧接着,他便叹了一口长气,悠悠说道,“如果安平是男儿身便好了,你说是不是,童贯。”

吴皇身边,一个身躯佝偻的老太监说道,“安平公主从小便是男儿心性,但也不少给皇上添麻烦。”

童贯没有正面回答吴皇的问题,虽然吴皇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童贯幼年便入宫,一直到如今垂垂老矣,故而他更加知道,在皇家,情义这种东西就像是他的命根子一样,空空如也。

皇子公主的事情,又怎能妄议。

吴皇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啊,还是这样。”

童贯笑了笑,说道,“老奴听皇上的,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安平公主那边,是不是需要派一些人过去。”

吴皇看向童贯说道,“康王已经去了沧州,自然会将安平带回来,而且安平是你亲手教出来的,在铜门关内以她的身手应该不会有事。”

童贯点了点头说道,“是老奴多虑了。”

他二人却不知道,此时的安平已经随着杨文政出了铜门关往牛头山而去。

而康王,则是抱着他们一样的想法,又被美食拖住了步伐,今日才刚刚动身去往颍州。

……

吴恒走后的第三天,陈宁有些许的想念他。

“那个,我去找岑真谈些事情。”陈宁说完,将碗筷放下便要起身。

沈青梅眉眼一横,说道,“岑真去了孩子们那教书,还没有回来。”

“哦,忘记了。”陈宁尴尬的坐回凳子上,而后摆出一副突然间想起什么的表情,“对了,我有些事要交代青哥。”

沈青竹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说道,“相公忘记了,今日一早青哥便早早出去办事儿去了。”

陈宁望向对面的蔓儿,投去了一个求助的眼神。

蔓儿非常有默契的看懂了,而后回给了陈宁一个“爱莫能助。”

沈青梅不耐烦的看向陈宁,说道,“赶紧的,说说这穆云玉是怎么回事。”

无奈,陈宁苦笑一声,只得娓娓道来。

七夕诗会如此被人重视,今年的彩头更是刺史大人亲点的“沧州第一才子”,在诗会上发生的故事也是跌宕起伏。

那晚过后,一道道消息便从广聚楼而出,在沧州城内开始飞快的传播。

一时间,沧州第一才子陈宁之名,传遍了整个沧州城。

第二日便有善谱曲者,将陈宁当晚所做的那首《长相思》谱上了曲,那首《秋夕》更是不知被多少人收录在了诗册之中。

光是沈家姐妹还有蔓儿,听到陈宁那日的辉煌事迹,已经三个版本了。

这才有了饭桌上这一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