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意气小书生 > 第一百三十章:文人那些事,装

意气小书生 第一百三十章:文人那些事,装

作者:水蜈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7:03 来源:笔趣阁

蔓儿被沈青梅拉走,撅着个小嘴跟在她的身边,嘟囔道,“大小姐,蔓儿还想看灯呢,那边好像要放天灯了。”

蔓儿所说的天灯,就是孔明灯。用彩色的纸扎起来的天灯,被点燃之后慢慢的上升,点缀在空中,好看极了。

沈青梅说道,“天灯放起来自然就看到了,非要去那边做什么。”

蔓儿看着沈青梅道,“大小姐,我怎么觉得你有些不开心。”

沈青梅找了个空座坐下,抬头看向菁河那边升起来的天灯,还有栏杆旁边那一对璧人,道,“哪有什么不开心的。”

蔓儿搞不懂沈青梅在想些什么,吐了吐舌头,将桌上的千层糕拿起一块咬了一口,顿时眼睛又笑成了月牙。

就是这么容易满足。

不远处的凉亭那边阵阵叫好还有鼓掌的声音传来。

蔓儿好奇的看向那边,顶层大多数的人都聚集在那边,围绕在亭子前不知道在看什么热闹。

小女孩总是爱凑热闹的,拿着没吃完的千层糕对沈青梅问道,“大小姐,咱们去那边看看吧,好像有什么好玩的。”

沈青梅看都没看一眼,“你去吧,我不感兴趣。”

蔓儿又拿起了一块酥饼,冲沈青梅做了个鬼脸,蹦蹦跳跳的向那边去了。

……

这望月楼,能够凭借猜字谜,对联,接诗词的方式上楼。

但是陈宁不知道,用这种方法,最多就上到四楼,要是罗伊没有下去打招呼,靠他自己就算是应对了所有的难题,也只能到四楼为止。

凡是有资格上顶层来的,基本上都是沧州城内有名有姓的才子才女。

这文人一多,难免是非多。

自古以来就有文人相轻的说法。

在陈宁后世,别说是这些书生学子,就是大文豪,彼此之间闹出是非的也不在少数。

李斯逼死韩非,杜牧诋毁白居易,就连李清照这等才女还攻击过苏轼呢。

这文人,尤其是有才的文人,他容易自负。

一旦自负,便往往自恃自傲。

这些人聚在一起,你想想有可能不比一比谁的才气高吗?

尤其是吴国还重文轻武,以文取仕,就算是现在的吴皇慢慢将重心向军队方面转移,可这种风气一时间还是转换不过来的。

就连冯致远给陈宁的奖励都是“第一才子”之名,可想而知这群才子们的追求是什么了。

当然,这里说的是非,不是说打一架,骂个仗什么的,而是文人之间的是非——斗诗。

凉亭那边之所以如此热闹,便是因为两个才子之间斗了起来。

李晋手中拿着一张宣纸,看后笑着看向身边的孟适之,道,“孟兄,我看权兴的词立意不错,虽是中秋词,但不言团圆,反而借佳节托思绪,抒发内心的乡愁,不错啊。”

李晋说完,他们前方一人傲然的看向他身边那人,应该便是李晋口中的权兴。

孟适之笑着点了点头,道,“是不错,遣词造句和立意都非常好,今夜所出的中秋词中权兄这首当是上佳。”

孟适之的才学大家心中还是叹服的,他和李晋都这么说了,权兴身边那人虽心中不服,却只能拱手对权兴道贺,自叹不如。

权兴假意的客套几句,“梁兄不必介怀,只是切磋切磋而已,共同进步。”

那梁兄干笑两声,转头离去。

这样的场景在今晚已经发生了多次,之所以这一次引得这么多人的围观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孟适之。

大家真正想看的其实是孟适之的中秋词。

眼下这一场结束,马上有人开口说道,“孟兄,你好久不回沧州,我们沧州这新词都少了几分味道,孟兄今日索性做一首中秋词如何?”

他话一开口,顿时有人附和道,“对!孟兄以词闻名,如果今日能一见孟兄的中秋词,是我等之幸啊。”

权兴道,“没错,孟兄,你就当我刚刚这首拙作是抛砖引玉,今天如此进行,便让我等开开眼如何?”

孟适之听着大家的话,一直微笑不语。

他虽是自负有才学,当场作词也能达到高水准,但是却不能出佳作。

一首好词,每一句,每一字都需要仔细斟酌,怎么可能信手拈来。

这些起哄的人中,有真的钦慕他的,也少不了起哄想让他下不来台的。

只是说巧不巧,他现在还真就有一首现成的中秋词。

这首词是他在中秋这一日献给勤王的,相信此时已经被所托之人送入了勤王手中。

是他精心准备的绝佳的诗词。

众人再三起哄下,孟适之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既然如此,那孟某就献丑了。”

看似无奈,其实他心中也是跃跃欲试。

他当年那沧州第一才子的名号是一次一次斗出来的,怎可能一下就转了性子,变得如此淡迫。

出风头的事情,谁不喜欢呢。

“快,快给孟公子准备笔墨纸砚。”

“太好了,今日算是我等有眼福了。”

候着的小厮马上在凉亭的案几上为孟适之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孟适之沾了沾墨,将毛笔提起,眉头轻皱后又缓缓放下,像是在仔细的思考。

而后不经意间仰头望向远处菁河上空的天灯,脸上豁然开朗,落笔在纸上,停停顿顿间一首词便悦然于纸上。

将笔放好,孟适之看向众人,“时间仓促,孟某拙作还请大家评鉴。”

李晋率先走到桌前,将宣纸拿起。

他本想着不管孟适之的词如何,都要狠狠的夸上一夸。

可这一拿起来,他却忘了刚刚想好夸奖的词,“这,这,好词,好词啊。”

他将孟适之所做之词念出,围在凉亭旁的人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声。

“如此中秋词竟然是现场所做,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这首词怕是少有中秋词能与之比肩啊。”

“今日孟公子这词一出,日后谁再敢说自己擅长中秋词都要好好想上一想。”

“刺史大人那‘沧州第一才子’的称号,怕是给的有些仓促了。”

孟适之在众人中间拱手致谢,嘴上谦虚着,心里却是很享受这种感觉。

永京城人才辈出,多达官显贵,他是处处小心。

勤王身边更是人才济济,不说别的,那个女人就事事压他一头。

这种高高在上,鹤立鸡群的感觉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了。

李晋将写着中秋词的宣纸拿在手上,对小厮招了招手道,“快,孟公子此等佳作,还不赶快抄写传阅下去,也好让更多人能够欣赏。”

那小厮端起盘子,接过李晋手中的宣纸,转头就向外面跑去。

李晋在孟适之耳边恭维道,“孟兄这首佳作一出,这沧州城第一才子的名头要还给孟兄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