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承明殿

刀斧 第一百二十二章 承明殿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秋高气爽,雄伟的汴京城今日注定又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官家亲临宣德门,检阅表彰凯旋大军,话说大宋近年来武备愈发彰显,闹腾了几十年的西贼叛逆,终于彻底平定,连伪帝和皇室成员全部都被俘虏到了汴京。

西北就这么平定了?整个汴京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别说市井小民了,连官家都怀疑是不是中了什么西贼的诡计,知道后续战报接连不断的传来后,方才确定,隔日就将西贼从汴京鸿胪寺的驿馆中给赶了出来,那些个平日里趾高气昂的狗东西,只得花钱自己去住客栈。

随即就是无休无止的欢庆项目,官家大赦天下,拜祭太庙,花车游街等等,直叫汴京人大饱眼福,各个茶馆中的说书人紧急编纂了无数西征大军的故事,什么“延兴军空城计”、“韩知院破阵”、“李国男千里斩将”等等,一时风靡无两。

据说连辽人使团都收敛了许多,本来硝烟渐起的北方边境,也平静了下来,果真应验了那句话,“道理只存在于刀锋所及之处”,这话据说竟然是剿灭西夏的主角,延州开国男李现在军中随口提起的。

大宋立朝以来,何时曾如此硬气过,虽说日子过得还是同往常一般清苦,可悬在百姓头上的那把异族入侵的利剑,终究越来越远了。

今日大军凯旋班师,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早早涌进了城内,希望一睹英雄风采。

本来意气风发的官家甚至准备让凯旋大军如大庆殿广场列阵,以展示大宋军威,无奈礼部和御史台的谏官们极力阻止,方才作罢。

已经经历过一次的李现显得有些意趣索然,相比于大典,他更希望能够尽快回家,征战在外与阿萨兰经常书信往来,可最想听到的消息一直没见她在信中提起,当真自己如此不幸?还好平安归来,否则岂不是要无后…

领路的依然是礼部主事沈卞,还是一样的严肃,按照官家的吩咐,韩琦和李现走在队列的最前头,欢呼的热浪,在大军一进城门后就迎面扑来,大街两旁连屋顶上都是人,无数鲜花如雨点般一路撒下,欢呼声中充满着身为宋人的喜悦与自豪。

“郎君!郎君!”

“公子…”

大军从安肃门进城,正好路过寺前巷巷口,李府今日阖家出动,早早来到路边,维持秩序的差役一看是李现的家属,连忙驱赶众人,将他们安排在了最前面,一看见自家郎君骑着高头大马器宇轩昂地踏马而来,小青、春娘和周重都扯着嗓门喊了起来。

李现在马上闻言连忙转头一看,正是家中众人,今日阿萨兰穿着一件淡绿色的长裙,淡雅纯净,正立于人群中看着自己微笑,李现心中一热,就想下马过来,猛然想起沈卞在城外千叮万嘱,行进途中无论发生何等大事,绝不可下马!

唉,大概是上次游街自己太招摇了,沈卞甚至威胁到若是李现胆敢下马,就以对君父不敬之罪论处,赏赐的银钱减半!

这惩罚太狠了!李现只得咬咬牙忍住拥她入怀的冲动,伸出手对阿萨兰轻轻挥着,就在经过她身边之时,李现右手捂住嘴,随即松开给了她一个飞吻……

阿萨兰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李现,心里别提多得意,哪个女人不愿自家男人鲜衣怒马建功立业?此时的李现在他眼中仿佛身披光环,脚踏五彩祥云,要多威风有多威风,可突然被这热烈大胆的动作一惊,竟是被吓愣了,心仿佛要跳出来,俏脸腾得涨得通红…

“哇…刚才李郎君给奴家…羞死人了!”

“胡说,李郎君是给我那个的…”

“切,明明是对奴家,李郎君竟如此高大威猛,奴家的心都要化了…”

身边传来无数少女怀春之声,小青看到郎君疼爱小姐,心中欢喜异常,一听这些****,气得脸色铁青,扯着嗓子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四周骂道。

“一个个死不要脸的都闭嘴!公子那下是给我家小姐的!”

“切,哪里来的刁奴?”

“就是,大言不惭,谁家的丫鬟这么没教养…”

小青气得花枝乱颤,转身面对身后人群,叉着腰吼道:“我家小姐是李郎君明媒正娶的娘子,谁再敢对我不敬,就去开封府理论!”

四周立时禁声,心情复杂的男人们也终于放下了心,还好,这李郎君有了婆娘,要不我等岂不是要打光棍?

韩琦策于马上,刚才那一幕落于眼底,他心态倒是很稳健,心里只叹年轻真好,可转念一想,若是自己这个年纪,也敢如此行事吗?不禁莞尔笑道:

“哈哈,上云,你行事不羁,性情率真,只是刚刚那幕定会招来御史台大嘴巴们的非议,徒增烦恼,以后能不能稳重一点?”

“义父教训的是,以后我只在家中如此吧…”李现心里仍然在想着阿萨兰,思绪早就飘回了内院屋内了,突然察觉,这春闺之事,还是不要拿出来说的为好…

转头一看,韩琦脸色已僵,就这么直愣愣看着自己,李现连忙挤出一脸尬笑:“义父教训的是,孩儿孟浪了,嘿嘿嘿…”

韩琦脸偏向一旁,自己对眼前这个活宝也是无可奈何,这脸皮比汴京城强还要厚啊!

还不忘讽刺一句:“你就是嘴皮子溜,切,亲都成了,我那儿媳不照样没动静…”

这话算是深深刺痛了李现内心,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那天可是无比卖力啊…

此次宣德门大典规模更盛,不仅官家亲临,驻京各国使团都是到场,再加上此次朝廷宣传卖力,当日汴京城内的人数达到了平时的三倍,到处都被挤了个水泄不通,差点就误了吉时。

此次封赏极为隆厚,韩琦被加封翰林院大学士,封韦州伯,授参知政事,开府仪同三司,因政事堂无缺,暂遣枢密院知枢密院事。

李现因孤军守城,在灭夏战争中功勋卓著,战后议为武将首功,封赏就隆重多了。

擢授上护军,正三品;

封定西伯,食邑两千户,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封韦州刺史;

加封“平夏大将军”美号;

仍遣神卫军右厢下延兴军军都指挥使,权枢密院直学士;

赏钱二十万贯、银牌三千张、金千两、绢万匹!

李现听得心花怒放,赵祯给力,老子有钱了,二十万贯啊,放在后世那就是上亿的人民币,哈哈哈…子孙不愁!子孙不愁啦!

还封了伯爵,公侯伯子男,子爵男爵都是不入流的小爵位,这伯爵在如今这大宋也不多吧,更难得的竟然还权枢密院直学士,这代表着自己有了议政的资格,有宋一朝,当开武人议政的先河!

想都不用想,这肯定是韩琦所为,看来义父简在帝心,政事堂估计要换人了。

在场的各国使团都听得胆战心惊,军功封伯,武人议政,大宋这是要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了吗?还有这两年如火箭般窜上来的李现,以前怎么一点都没听说过,大宋最年轻的伯爵啊!

还是赶快修书国内,大宋发生如此变化,对周边各国产生如何影响,今后对待大宋再也不能只论文采,轻视武力了。

不仅如此,延兴军全军将士都得了大量封赏,每个军士都赏了银钱五贯,军官武阶实升三级,战死的张义、杨喆、庞军等人都得到了追封,至于空缺下来的军职就由李现递上名册,枢密院商议后再定。

“伯爷,待会儿的游街您就不用参加了,官家在承明殿等着召见。”大典结束后,袁德海晃悠悠过来寻到李现道。

“海公公,本伯这就过去,大内不熟,烦请海公公带路!”说着,一块银牌就滑进了袁德海的衣袖中。

袁德海轻轻一捏,心中一喜,嘴上却说:“定西伯太客气了,这儿人多…以后万万不可这样!”

李现连忙点头称是,也不知道这以后是不给了呢?还是要趁人少给…

“伯爷,官家赏赐颇丰,要不要咱家给您找几辆马车给拖回府中?”得了银钱的袁德海殷勤度立马直线上升。

“那自然是极好,海公公费心了。”李现跟在他身后,一边说着。

“还有伯爷府上,太寒碜了点儿,官家心情不错,你提提,说不定能换套大宅子?”

“寺前巷安静,街坊领居和蔼,都处了感情来,还是不要麻烦管家了。”

“想不到定西伯还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啊,老奴真是惭愧…”

“那是自然,海公公无需客气,叫我李现即可…”

袁德海心中微微一暖,久居宫中见惯世态炎凉,潜邸时巴结自己有多殷勤,一飞冲天后就能把自己看得有多低,当然作为赵祯的近侍,该有的礼节都会有,但眼神中的轻蔑确是掩藏不住的,哪里像李现这样,无论境遇对自己都是不卑不亢,多了一些平常人的气息。

“官家说了,定西伯到了就直接进去,咱家就给您带路到这儿了,请吧!”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转眼就到了承明殿前,袁德海闪过身子,指着殿门给李现行了个礼,退了下去。。

门口小黄门一见李现,连忙推开殿门,并大声唱道:

“定西伯、上护军、平夏大将军李现,觐见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