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征

刀斧 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征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如今已经探得,黑山威福军司出兵八万,围攻麟州,东胜州出兵五万,克丰州,朔州出兵五万,克火山军,辽人连下丰州与火山军后,各地留五千兵马驻守,合并九万,围攻府州!”

杜衍抚着下巴上的长须,久久盯着舆图不语,良久方才抬起头来:“辽军势大,如今朝廷大军刚刚兵发西南,汴京周围的禁军精锐仅余十五万人,京城还需留军驻守,兵力拙荆见肘啊!”

厅内众将也是沉默不语,十二万辽军,天寒地冻,这不是打西贼,大宋凡是对辽的大战,都没怎么赢过,犹如后世的恐韩症,心理压力极大。

“上护军、定西伯、延兴军军都指挥使李现到~~~”听着门外卫士的唱声,厅中气氛陡然一振,真是直到战时方知强军的作用,定西伯定然有法破此危局!

“末将/下官拜见定西伯!”大厅中黑压压跪了一片,知枢密院事杜衍也是弯腰躬身施礼,李现犹如救世主一般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官厅中燃着火盆,李现轻轻解开羊毛披风,交于枢密院卫士,一马当先走了进来,立于杜衍身旁,抬手沉声道:“众将平身,国事危急,不必多礼!”

说着又扶起身边的杜衍:“杜知院说说吧,军情如何?”

杜衍连直起身将军情大致说了一遍,李现静静听完,看着舆图思索起来。

“府州谁在指挥?折继闵还是麟府路兵马司?”

“此刻应当是并代兵马铃辖、管勾麟府路军马康德舆负责战事。”杜衍转念一想随即说道。

“那先发公文,府州兵事全部移交折继闵专断,康德舆一介文人,并未历经战事,临大阵必定慌乱,府州不容有失!”李现斩钉截铁倒。

“这…这得官家下旨啊…枢密院没有权限…”杜衍踌躇道。

“那朕现在就下旨,就依定西伯之言!”门外传来一声冷峻,众人转头看去…却是赵祯领着政事堂的宰相们站在门口。

“臣等拜见官家,拜见相公!”这下大厅中都是黑压压全部跪倒,齐声行礼。

“都起来吧,朕心忧麟府路,虽然不懂兵事,不过是想来看看有没有帮得上忙的地方,刚才定西伯所言极是,政事堂拟旨,日后但凡边关重镇若遇战事,兵事全部交由武将专断!”赵祯朗声道。

“臣接旨!”庞籍领着政事堂成员齐声接旨。

赵祯也凑到李现身边来:“定西伯,可有破解之策?”

李现看了看赵祯,缓缓道:“官家,臣预计,就算即刻出兵,麟州估计守不住了,若是公文速度够快,府州或许还能坚持坚持!”

赵祯眼神一暗,叹了口气:“唉,朕大意了,辽人这是疯了吗?今年冬天异常寒冷,风雪一场接着一场,他们就不担心…”

李现打断道:“陛下,多说无益,战事既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辽人所图甚大,若是臣所料无误,当为麟府路全境!”

“定西伯,那我等应当如何应对?”杜衍在另外一边开口问道。

“嗯,首先,这几处速派大军镇守,万不可失!”李现指着舆图上三处地方,分别是麟州城南的银城、黄河岸边的合河津渡口、与府州一河之隔的保德军。

杜衍点点头,记下后连忙吩咐官员书写军令,庞籍带着政事堂大印,赵祯身边跟着的任守忠带着圣旨大印,公文随时可以发出。

李现拿眼神扫了扫官厅中众将,对赵祯道:“陛下,臣有一策,有些机密…”

赵祯会意,连忙挥挥手道:“除政事堂、枢密使、三衙长官留下,其余人等都退下吧!”

李现还不放心道:“启明,指挥亲兵和护卫班直,将众人赶远些。”

赵祯听了后,微微点点头,官厅中转眼就剩寥寥数人。

“臣以为,府州不可救!”李现语出惊人,赵祯一听就傻了,说府州不容有失的是你,说不救的怎么也是你?

“不行,府州乃边关重镇,绝不可放弃!”赵祯想了想道。

“臣的意思是相信折继闵,府州一时半会儿丢不了!麟府路全境的残兵都退到了府州,若是守卫得力,十来万辽军轻易打不下来!”

“那你的意思…?”

“官家请看,麟府路如一把尖刀顶在辽人的西京道上,辽人必除之以绝后患,敌军决战之心不可小觑;若麟州一失,府州孤悬黄河之西,我军所有的救援行动都会被辽军侦知,官家,辽军若是不下府州,围点打援,那对我军来说,他们就是半渡而击,此为兵家大忌!”

李现一席话说的官厅内众人冷汗涔涔,若是如此,只要大宋出兵,那就是失败的开端,等到大军赶到,正好赶上黄河冰冻解封,除了几个渡口,没有其他办法越过,只能硬打过去,那损失可就…

韩琦在一旁不耐烦道:“在官家面前不要卖关子,我知你心有定计,速速道来!”

呃…赵祯看着李现,你是在吓我哪,当即脸色有些不好看。

李现连忙拱手道:“官家,诸位相公,臣心中却有一策,只是有些凶险,但是若能成功,辽人必然要吐血三升!”

“只要能够击败辽人,但说我妨,朕顶多…”赵祯想了想,伸出五指:“顶多能给你五万禁军,边军随意调遣!”

李现微微一笑,手轻轻点到舆图上的太原城,开口道:“若是臣领军,大军就从这里一路北上,突袭宁武!”

官厅中众人都是愕然,这这这,明明是麟府路遇警啊?你去宁武干什么?

“东胜州驻军十万,出来了五万;整个朔州驻军十万,出来了五万,虽说都留下了一半大军,可朔州与我大宋接壤,处处需要防守,宁武、神武两城顶多三万余人,还不说西边的宁远镇需要派兵驻守,只要攻下宁武,大军一路延长城北上,河东路再起兵马拖住宁远镇大军,我军即可绕过朱家川和县川河,从东北杀入麟府路,一举拿下火山军,出现在辽军侧后!”

一条美妙的弧线从太原向北,沿着长城一路扫过去,最后重重钉在了火山军处,大纵深,大迂回,避敌锋芒,击敌薄弱,逼着辽军分兵,既解了府州之围,还能顺势拿下半个朔州,就算丢了丰州和麟州,只要守住火山军,那半个朔州就是大宋的了!

丰州麟州地处长城塞外,四战之地易攻难守,换取朔州长城关内区域,怪不得李现说辽人会吐血三升。

“你就这么有把握?辽军凶悍,非西贼可比!”范仲淹在一旁忍不住问道。

“范公,除了在西夏,辽人多少年没打过大仗了?此战关键在于府州,折家经营府州久已,威望甚重,只要府州像根钉子一样钉在黄河西岸,这个险就值得我们冒!”

“那…五万人马够吗?”赵祯被李现的大胆吓了一跳,这手笔太大了,除了太祖太宗时期,宋军作战何时如此进取过?

“官家,五万禁军足矣,河东路边军跟上驻守城池,禁军全部用来突击,带我占了火山军,辽军最多也就能来七八万人,他们还得防着府州的折家军,南北夹击呢。七八万辽军,我延兴军可一力抗之,其实都不需要五万大军,两三万人就够了!”

笑话,辽人连穷途末路的西夏人都打不过,还指望着能够击破延兴军,李现对于这种承平日久,抱着历史荣光睡觉的老式军队有些不屑,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到了二战,步军的战斗力哪里是德意志的钢铁雄师的对手。

赵祯心中盘桓了许久,迟迟不敢下定决心,府州太重要了,西南还在用兵,北方边境不能出乱子,这李现的战术实在大胆,千里深入敌境,一个万一救都不好救。

庞籍似是察觉出来赵祯心中的踌躇,进言道:“定西伯,就没有其他的法子吗?你的计策确实大胆,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可就成孤军深入,无法救援了啊!”

韩琦一听,心中冷冷一哼道:“庞相,这个世上就没有必赢的仗,去岁老夫千里奔袭救援耀德城,生死早已置于身外,三军用命,战术得当,这些才是获胜的原因,若是束手束脚,还不如依着从前,颁下阵图算了。”

庞籍心下一动,政事堂中韩琦和范仲淹呈联手之势,咄咄逼人自己身为首辅有时也得退避三舍,这话听着就像在讽刺自己不知兵事一样,可偏偏却没有办法反驳,政事堂中也就自己没有像样的军功可以拿出来说道。

韩琦接着道:“官家,臣认为定西伯此策可行,辽人一直认为我大宋软弱,满朝上下轻视无比,此策出人意料,定可打个辽人措手不及!”

范仲淹双目一转,也出声道:“定西伯善于征战那是满朝有目共睹的,虽说有些风险,但和战果比起来,这个险值得冒,臣也认为此策可行。”

赵祯听得微微点头,韩琦和范仲淹说完后相视微微一笑,一切默契尽在不言中。

“枢密使怎么看?”赵振觉得还是再听听其他人意见,杜衍连忙施礼道:“臣请从定西伯之策!”

杜衍早就拜在韩琦门下,老大发话,自然没有不跟从的道理。

“三衙呢?”

“末将等谨遵圣命!”

三衙一群武人,巴不得这仗打得越大越好,反正统兵的又不是他们,功劳大家分,黑锅李现自己背,除了陈步群当李现是自己人外,马帅和殿帅其实都无所谓。

赵祯神情专注,又盯着舆图看了好久,猛地捏紧右拳,“砰”的一声重重砸在桌案之上…

关闭许久的枢密院官厅大门突然打开,赵祯领着政事堂官员率先而出,众人皆是下跪拜伏,待官家一行离开后,杜衍站在厅门口环顾众将,厉声吼道:

“官家有令,遣定西伯李现权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加封‘定北大将军’,赐尚方宝剑,即日起征调大军,三日后起兵…北征!”

“大宋万胜!!!”李现扬起右臂,奋力高呼,整个枢密院仿佛被这金戈铁马之气所点燃一般,众将全都跟着扬起手臂高呼:。

“万胜!万胜!万胜……!”

吼声渐渐连成一片,整个京城都随之高呼,赵祯听着震耳欲聋的“万胜”之声,嘴角似是划过一抹得意的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