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一百八十章 议辽

刀斧 第一百八十章 议辽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耶律重元死了!

李现收到消息时正在家中陪阿萨兰练武…对!就是在练武!

自从见识过阿萨兰的功夫后,李现痛定思痛,绝不做一个比自己老婆弱小的男人,于是出征回来后,除了每日早朝,顺路在枢密院点个卯,其余时间一概宅在家里,磨着阿萨兰教自己剑术。

回鹘剑术源于西方,融合了本民族的刀术,专门供上层贵族修习,招招都充满着力量的美感,又透着一股灵动和轻盈,再加上阿萨兰身材高挑火辣,让李现这个只会三招的军汉看得直流哈喇子,如今正值盛夏,两人练着练着身上的衣衫就越来越少,最后这功夫就练到了水房的浴盆中。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张氏十分不小心,冒冒失失闯入了水房,从此以后,浴盆里就多了一个人。

征伐是男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外要为帝王征伐帝国的敌人,在家要为下一代征伐女人,每一次李现都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可不知为何,阿萨兰的肚子就是没有一丝动静。

张氏突然将之吐出,趴到浴盆边干呕起来,李现轻轻摇了摇头,兄弟的尺寸却是太长了些,还未尽兴怎么办?阿萨兰早已不堪征伐披着纱巾回了屋休息,难道要我自己解决?

“伯爷,官家说宫里来人,官家召您入宫呢…”门外响起小青轻声呼唤。

“嗯,知道了…小青你进来一下,老爷有事儿找你帮个忙…”

……

承明殿。

“李现,耶律重元死了!”李现一进大殿,赵祯的声音就紧接着传来,转目一看,政事堂几个辅臣都在,枢密院和三司的长官也在。

“官家明察,真不是微臣动的手,这次作战大军并未和耶律重元的大军接触,怕不会是被辽皇猜忌,给弄死的吧…”

“猜的没错,耶律重元战后就生了重病,一直在析津府养病,就在我朝的国书到了大定府后,辽皇就下诏赐死了耶律重元。”首辅韩琦淡淡地说道。

“…官家,微臣觉得,辽皇脑子不好!”李现听后怔了怔,对赵祯道。

“自耶律宗真即位后,统和年间的百战老将们都逐一凋零,好不容易后辈里起来个耶律重元算是个帅才,谁知道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朕想想就觉得奇妙啊…”

“敌之英豪,我之贼寇!官家,这耶律重元死得好!”枢密使杜衍在一旁插话道。

“这道理朕是知道的,只是想不到耶律宗真竟然昏庸至此,连自己的股肱之臣都能忍心痛下杀手,呵呵呵…国乱之象啊!”赵祯呵呵笑道。

得,在场的人都听出来了,赵祯的野心被一场接一场的胜利给刺激的越来越膨胀,听这话的意思,竟然是忍不住又要对辽动兵,这才八月末,刀兵刚刚止了两个月不到。

“官家,国库今年再也撑不起征伐了,要不您准了老夫告老还乡吧…”

晏殊心念一动,连忙冲出来对赵祯进言道,今年让你嘚瑟,干了两仗!解决冗兵和贪官抄家带来的收入全部砸了进去,还不谈接下来的出征将士的封赏,反正就算下了旨,三司也得明年才有钱。

赵祯有些头痛,他不是不想换了晏殊,只是换谁上来呢?

“计相这说的什么话?朕没说要动刀兵啊,明年…明年总有银钱了吧,岁币都停了…”

“陛下,治理天下还是需要至仁至义,老臣理解您收复幽云,完成太祖皇帝遗愿的心思,可穷兵黩武也是乱世之象啊…”晏殊继续说道,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他有些迷茫和不解,一向仁厚的官家如今怎么这么充满煞气,动不动就要动兵,孔孟之义去哪儿了呢?

“好了,朕说了今年不再动刀兵,计相无事就退下吧。”赵祯话语中颇有些不悦,只是念及晏殊的名声,也不好发作,只好将他劝了回去。

“韩相,你们怎么看?”

韩琦上前一步道:“官家,臣认为,百足之虫僵而不死,目前的辽国对我大宋而言,还是一个庞然巨物!”

赵祯有些失望,向范仲淹看了过去。

“官家,微臣的意思也是一样,大宋也该修养下生息了,就算是要动兵,也等狄青回京后再说吧。”范仲淹硬着头皮也顶了回去。

赵祯摇摇头,富弼和杜衍更加不愿搭理,直接转向李现问道:

“定西伯说说。”

“官家,臣以为,辽国必亡,大宋必胜!”李现没有直接回答赵祯的问题,反而冒出来这么一句,赵祯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接着说…”

“辽皇昏庸,据说辽皇接到我朝停止岁币的国书后,竟然理也不理就去游猎了,反观吾皇勤政爱民,锐意图志,高下立判!

辽皇无能,赐死重臣,自断臂膀;反观吾皇,选贤任能,众正盈朝!

辽人野蛮,农耕落后,工业技术低下,他们的重骑所穿的铠甲也就比禁军的轻骑多了块护心镜罢了;反观我朝,工业和农业发达,商业兴盛,新的兵器与技术层出不穷!

辽人安于享乐,高丽、女真、倒塌岭都对辽境虎视眈眈,只要一有风吹草动,辽国危矣;反观我朝,征战无有不胜,四夷跪服,天下兵马皆以陛下为马首是瞻,不出五年当为九州最强的存在!

官家,臣愚钝,只想到这些,其实我大宋比起辽国来,强的又岂是这一星半点?您就像那初升的朝阳,让百官万民每日沐浴在您光芒万丈的金光之下…”

赵祯捂着额头微微摇头,又开始了,就前面说的有些道理,到了后面…这拍马屁的技术怎么如此拙劣!

“好了好了,定西伯,你拍起马屁来朕觉得想吐…”

“呃…官家和臣想到一块儿去了,臣也是这么想的…”

“咳咳!够了,莫要顽皮!”

“微臣知罪…”

“照这么说来,定西伯支持对辽继续动兵了?”韩琦在一边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对于兵事他对李现可是非常信任,而且李现刚才所说的确实有理,难道当下到了解决辽国的时机了?

李现转头暗暗使了使眼色道:“韩相,我大宋还未做好准备,臣并不支持今年继续动兵,哪怕明年也悬…”

“为何啊?你刚才口口声声说了那么多难道是在诓骗朕?”赵祯忍不住插嘴道。

“官家,臣的意思是,征伐辽国,动兵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哦…对了对了,官家,臣想起来,定西伯曾经说过,征伐是政治问题,并不是军事问题可对?”富弼在一旁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富相说的对!官家,辽境广阔,打下来后我朝可有那么多官员可派?可有那么多驻军可派?可有那么多粮草安抚流民?是要幽云?还是辽境?亦或是辽人的藩属一并收入囊中?若是遇到反叛该如何应对?

若只是动兵征伐,只消官家一句话,禁军将会用满腔的热血证明自己的忠诚,可之后呢?难道又如这次一样,打得下来却守不住吗?这些事情远远超出了武人所能及的范畴,还请官家要仔细筹谋!”

赵祯和辅臣们这次总算听明白了,这事儿可以做,军队绝对站在皇帝这边,但是要看皇帝是要彻底解决问题呢,还是像这次一样,打一下出口气?

若是要彻底解决问题,那么军队就只是一种实现目的的手段,征伐一个国家,牵扯的又岂止是简简单单的作战?

而这些事情,作为武人的李现出不了头,也不愿出这个头,这其实就是政治家的工作,而李现还是自认为是一个正统的军人,他想要做一个表率,探索出一个让大宋实现文武和睦的方法,让大宋的武人再也不用背负那么沉重的历史负担。

“官家,臣认为今年的秋试可以再次加大官员的录取,为将来攻伐辽国做准备。”

“官家,臣以为三司每年应当结余部分银钱,专门用于将来攻伐辽国…”

“官家,臣以为应当提前统计国朝厢军、边军人数,用于将来统筹驻守辽境做准备…”

经过李现的提点,辅臣们终于找对了方向,纷纷向赵祯进言,原来官家并不需要提醒他这事儿能不能做,官家要的是,咱们想办法把这事儿做成,哪怕这事儿需要很久,那总比打嘴炮来得强。

而赵祯也稍稍思考了一番,李现所提的问题确实都摆在面前,淡淡说这官员,若是拿下了幽燕之地,这么广阔的领土派什么人去治理,就能让自己吐血,那就先准备着吧,反正今年也没钱,急也急不来。

对于辅臣们提出的意见,绝大多数都认可作出了批示,士子们又要欢呼了吧,今年科举又要扩招了。

“定西伯所言有理,朕受教了…”赵祯觉得李现的才能真不是盖的,既能猜到自己的用心,又能控制住局势,今日这一番话没多久就会流传到市井中,这小子又要出名了。。

“官家严重了,为君分忧是微臣的本分!”

“嗯,快去开封府,别忘了朕赏你的宅子,你要是再拖拖拉拉,朕就做主帮你挑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