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两百三十一章 将那座城抹为平地

刀斧 第两百三十一章 将那座城抹为平地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庆历五年三月末,汴京城中凡三品以上文官武将,伯爵以上的皇亲国戚,各国使馆统统收到了一张制作精美的请柬。

请柬由三衙金吾卫递送,上盖三衙与枢密院大印,表面鎏金裱花,紫底金字,尊贵非常,打开请柬,由枢密院组织太学的学生执笔,上书:

“皇宋皇家炮军演练式,庆历五年五月初一辰时正,顺天门,御驾亲至!”

落款为大宋枢密院,请柬的右下角有一枚圆形徽章水印,上面画着象征皇权的皇冠,一根长长的管子斜在下方,似乎是在喷吐着硝烟。

文字中,用一种蝌蚪状的符号进行了分隔,整句话简洁干练,表意清晰,倒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史书记载,此为标点符号在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应用!

于是乎整个四月,接到请柬的臣工和皇室,都在努力打听,皇家炮军,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而与此同时,三月末刚刚被赵祯亲封的大宋最年轻的参知政事燕王李现,却在整个四月都不见了踪影,整个大宋,除了帝王和政事堂的宰辅们,也就只有三衙的长官们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整个汴京周边高达二十多支部队,发生了人事调动,涉及万余人,陈步群曾经去过运河街燕王府,却被周重告知李现已经数日未归家!

奇怪,是什么事情,让向来以**闻名汴京的燕王,忽视了府上的娇妻美妾?

而枢密院的态度更加冷漠,若不是碍着陈步群的身份,杜衍连一声“最高秘密”都懒得搭理。

于是乎,谣言四起,四月中旬,有赶集者称,中牟县连日听闻天雷滚滚,却晴空万里不见一丝乌云,有好事者寻声查探,一去不归!

本来只是集市上卖货的摊贩酒后闲聊,众人还疑神疑鬼,不过等皇城司密探迅速赶到并带走此人后,整个汴京城炸锅了!

天子要渡劫飞仙?!

面对民间汹涌的求道热情,朝廷不得不出面,开封府在汴京城各处城门张贴告示,禁军在中牟县试制新式武器,绝非道教盛典!

一系列的操作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没多久,汴京周边的几个道、府,也已经开始流传关于“皇家炮军”的一些列传闻。

五月初一,晴空万里,辰时未到,顺天门内已经有早起的官员如约而至,今日朝会暂停,据说就是为了给演练式腾出时间。

辰时初后,陆陆续续抵达的官员武将越来越多,文官多乘坐马车,武将多骑战马,因为枢密使杜衍在三天前特别强调,演练式空前盛大,更古铄今,若是家中女眷想要长长见识,也是可以一并携带的,所以随着品阶越高的官员出现,更有叽叽喳喳的女眷坐着马车一道前来。

不过女眷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是带着自己的儿子,毕竟杜衍说了,凡是受邀到场的贵宾,都会有一副千里镜赠送,这可是好玩意儿,大宋目前的千里镜并不允许公开贩卖,除了出征的军官,寻常人等绝无可能得到。

赵允让也是赵家亲戚中最能生的,儿子女儿接近十个,还带了几个宠妃,光是他这一家子,就有十四人。

荆王赵元俨身体不适不来参加,不过自家孩子都已成家,不少都有了许多子嗣,一大家子也是热热闹闹,占据了好大一块地方。

另外的就是开国元勋的一些大家族,都是十几几十号人,今日的顺天门宛如大型政府成员聚会趴,特别是女眷之间,往往因为别人家夫人的一件首饰或是衣服,吃醋不已。

“老杨!”

杨文广正盯着街对面王家人数人头打发无聊,猛地身后一声呼唤,转头一看,却是披头散发的狄青。

“狄兄弟,多时不见,啥时候回来的?”

“四月初,枢密院公文,让我交接军务,赶回汴京。你呢?”本来狄青要戴招牌式的面具,不过内人提醒,御驾亲至,戴面具有轻君之嫌,想了想还是算了。

“我还是老样子,没仗打,骨头痒。”

“啧,没带你儿子出来?你那儿子我在幽州都听过,口碑不错啊,官家封了节度使哦?”

杨文广微微摇了摇头,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怀玉一个多月没见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听说是枢密院下的调令,绝密…”

“嘶,燕王也一个多月没见了…”

两人正低头窃窃私语,突然听到城内方向鼓铮齐鸣,传来了大队骑兵才会发出的马蹄声,人群中不知谁大喊一声:

“陛下亲至~~~”

众人连忙下车的下车,下马的下马,伸长脖子向东望去,一杆“骁捷”大旗率先映入眼帘,今年大内守卫的重任交由骁捷军负责,为了保护皇帝和臣工们的安全,骁捷全军除留一千人驻守皇城外,四千大军悉数出动。

“让开道路!”

“圣上亲至!”

一千骑兵铠甲鲜明,策马匀速通过新郑门大街,冲出顺天门,作为出行先锋,接着又是两千重步兵,明盔执坚。

一千步兵出城列阵,一千步兵沿着顺天门排成两道人墙,清空道路。

随即就是宫中乐师,接着是内侍、宫女、皇帝御辇、皇后车驾、嫔妃车驾,三百殿前司班直,最后又是一千骁捷军重步兵押阵。

紧随圣驾的就是政事堂仪仗,枢密院仪仗、三司仪仗、三衙仪仗,他们都是从皇城出发,沿着御街拐上的新郑门大街。

御辇在顺天门短暂停留,赵祯走出车厢,站在御辇上,在场臣工齐齐下跪,山呼万岁,随着赵祯一句“平身”后,就返回车厢,车队再次出发,顺天门等候的朝臣官员们紧随其后向西而去。

得亏大宋得了数十万战俘,汴京附近的道路越来越宽敞平整,三十里路,对于坐马车或是骑马的人来说,也就两三个时辰的事儿。

官道处于汴水和金水河之间,两个时辰后,官道分出一条岔路,拐向西北,岔路口有一都禁军驻守。

随后,路边的禁军越来越多,不久之后,视野里出现了几座矮山,拐过山脚,一座大营赫然矗立,此行目的地已到,皇家炮军驻地!

在三衙仪仗进了大营之后,禁军将士连忙引导各家各户的马车和战马停进了制定场所,随后步行前往校场,骑马的武将还会获得一个木质号牌,他们的马匹会在对应的马厩得到妥善照料,待演练式结束后按号牌取走。

稀奇古怪,杨文广看着手上的七十二号的木牌喃喃道,与文官不同,武将基本上都是独自前来,正自顾自与狄青顺着人流往里走,突然间一旁传来一声惊呼:

“父亲!”

“怀玉?!你怎么在这儿?”

眼前一员面似冠玉的小将军,不正是自己的儿子,杨怀玉!

“父亲、狄叔叔,那日接到枢密院公文,立刻前来报到,不能向任何人泄露行踪,让父亲担心了…”杨怀玉拱手行礼道,身姿挺拔修长,世家风范尽显!

“啊…这么说…你…炮军?”杨文广方才醒悟道。

“孩儿目前是第四军军都指挥使,今日演练是第一军,其余几个军的弟兄们都散在大营内帮忙。”

“好家伙,这么年轻就是一军之主了,有上云当年的风范啊!”狄青见杨怀玉彬彬有礼,心下暗喜,竖起大拇指道,不过杨文广到不关心这些。

“唉…你可知你娘亲多担心,可还需要为父帮你保密?”

“不用不用,燕王说了,演练时结束,咱们炮军就成了,所有官兵沐休三日!”

“燕王?!嗨,我当时心里就觉着,这手段,处处透着上云那股古灵精怪!哈哈哈…”狄青与杨文广相视一眼,哈哈笑道。

“父亲、狄叔,我给你们留了好位子,跟我来!”杨怀玉也不答话,一番催促后,一行人快步向校场而去。

整个山谷内都被改造成了军营,校场足足有方圆五六里,观演台处于校场的东南侧,几层阶梯式的座位,上面还覆有雨棚,中部一块巨大的平台,赵祯、政事堂、枢密院、三司、三衙的长官们,都已落座,而赵祯座位旁,那顶盔带甲的武将,正是燕王李现。

观演嘉宾连上家眷统共来了近千人,基本上一个家族的聚在一起,进入校场时,每人可以领到一个千里镜,此时观众席上一根根黄铜制成的千里镜镜管,不断散发着耀眼的反光,特别是第一次见到的女眷和孩童,稀奇的拿在手上看着不停。

“今天都演练的什么啊?”杨文广见杨怀玉在身边坐下,开口问道,这一开口,身边四周的武将们,个个都将头转了过来,一看是杨家父子,有些武阶高的同僚惊讶的同时,也开口问着同样的问题。

杨怀玉本不想说,不过身后坐着的折家兄弟俩倒是一点儿没把自己当外人。

“这不是怀玉兄弟嘛,你进了炮军?”

杨怀玉只得转过身,点点头,谁让他年纪小,这才十八岁吧,也不知道李现到底看上自己哪一点,硬给自己塞了个实缺,在场的除了叔叔,都是哥,还可能会碰到爷爷辈的老将。

“你爹问你呢,说说呗。”说完,折继闵满脸期盼地看着他。

杨怀玉心下一横,燕王说过,过了今天,炮军就成了,于是拿手指着两里外的一座依山而建的石砌城堡:“看,那座城!”。

“刷刷刷”一群人举起千里镜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不错,城墙高厚,还有护城河沟,防御力极佳,就是太小了,一营人都不定能装得下!

“半个时辰,炮军在两里地,将那座城抹为平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