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两百四十四章 军制改革(上)

刀斧 第两百四十四章 军制改革(上)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如此,方能彰显陛下的英明神武,国运昌盛…”

宽敞的承明殿上,司马光的上奏如绕梁炫音,仿佛是从地底深处传来的呼唤,赵祯听得如痴如醉。

“咳咳…扩建汴京毕竟所耗甚巨,大宋连年用兵,财政入不敷出,此事还需谨慎。司马爱卿之心朕已知晓,当为国朝栋梁…”

李现心中呵呵一声,三劝三让,今天是第二次了吧,这过场还差明日最后一次,赵祯若是真心不想花这钱,当机立断就会制止进一步的讨论,什么“还需谨慎”云云,这默契,自叹弗如!

司马光很慌,退回朝班之后那眼神瞟了一眼李现。

扩建汴京是和晏殊商量后的定议,晏殊看了看他提上去的预算,只留下一句话,“钱够”。

新政挡不住了,可这帝王的恩宠,却总要争一争。

毕竟,扩建了汴京,下一步,才能扩建皇城,汴京是名,皇城是利,有名有利的事儿,官家能抵御得了这诱惑?

凭什么你韩稚圭能稳坐这么久的宰执?

官家的脾性大概摸了个**不离十,有抱负!

有抱负是好事儿,有抱负才有**,经过了官场上的沉浮,司马光愈发显得深沉了,就怕你无欲无求,如今来看,这事儿要是成了,尚书省最后还不是落到工部头上去执行,功劳全是自己的。

如今就等李现发动,作为政敌,只要他开了口,就是输!

你李现能为几十个军士求欧阳修写碑文,我司马光为了汴京百姓修新城,难道有区别?

何况来上朝的日子,也太巧了,昨日刚刚建议扩建汴京,今天他就蹦跶着来上朝,若说是巧合,骗鬼吧…

来吧,李现,攻击老夫吧!

司马光在文臣朝班里老神在在,李现也没闲着,见一会了没什么动静,整了整朝服,捧着笏板踏出班来。

朝堂中都是人精,谁不知道燕王当年在承明殿上当堂出手殴打司马光的事迹?!所有人都等着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骂战拉开帷幕。

“陛下,臣有事起奏~~~”

尾音拖得老长,富弼曾经和自己一起交流过,拖长尾音显得自己中气十足,有活力!

“燕王今日难得上朝,莫要多礼,有事就说。”

赵祯语带揶揄,今日李现不请自来,不会是来挑司马光的刺儿吧?

“陛下,臣自宝元年间投身行伍,至今亲历不下数百战,历经八年有余,逢战必胜,闻战必喜,皆赖圣上洪福、朝堂安宁,相公们运筹帷幄,方有寸许微功!”说完,躬身谢恩。

“大宋能有现在的局面少不得燕王的功劳,不可妄自菲薄…”赵祯虚空一扶,心中打鼓,说这个是什么意思?谁不知道你李现为当今战神,我也从来没有过过河拆桥之举?

“谢陛下,如今炮军初立,战法草创,交趾一战,初露峥嵘,臣请改革兵制,以适应日后帝国新的战争形态!”

司马光松了口气,他自然不怕李现,不过若是争起来再被打一顿,自己的老脸也不知道该往哪儿搁了…不过,这兵制怎么又要改?

“哦?又要改兵制?朕记得前几年刚刚改过一次,还有你所谓的新的战争形态是什么意思?”赵祯也有些纳闷,兵制又要改?

不仅仅是赵祯和司马光,殿中朝臣都是心生疑虑,特别是几个晏殊一派的保守派御史谏官,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弹劾李现妄图动摇军国根本了。

“火炮乃我大宋军国神器,周边屑小皆无此神兵,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兵制作出相应的改良乃是应有之举!”

赵祯压了压手,制止了殿内的议论:“无事散朝,三高官官和燕王移步偏殿。”

在朝臣的山呼声中,赵祯背着手率先离场,直觉告诉自己,李现在兵事上所提的任何意见,都与大宋的兴衰息息相关,

最显而易见的结果,李现崭露头角后,大宋对外的战事就没有败过。

“说吧,你又想干什么?”偏殿中,朝臣们聚集在了一侧,而另一侧,只有李现一人,赵祯坐定后,喝了口茶,打破了沉默。

“陛下,无论是边军,还是禁军,如今都面临着兵变的风险…”

“啊!”

“噗…咳咳!”

“什么?!”

“何人要造反?!”豆子书城

赵祯惊得目瞪口呆,指着李现大声道:“其他人闭嘴!燕王你说,谁要造反?”

“呃…臣只是说有这个风险,没说有人现在要造反啊!”

“呼…”武人作乱的痛苦给文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太严重,更何况,北宋立国可不就是太祖黄袍加身嘛…

“无论边军还是禁军,都仰赖名将,而治世名将,乱世奸雄…”

“燕王殿下不就是我大宋第一名将嘛!”悠悠一声从朝臣班列中传来,李现抬头一看,却是计相晏殊。

“计相,燕王没兵权啊…”韩琦在一旁不冷不热地怼了一句,晏殊咂咂嘴,转过头去不再言语。

李现丢过去一个白眼,继续对赵祯道:“所以臣请设赞画司,行军作战皆仰赖赞画司之战前规划,削弱军队对名将的依赖,而名将,全部搜集进赞画司…”

“这不就是太宗时的阵图制嘛?燕王,您可是阵图制最大的反对者!”这次开口的却是枢密使杜衍,李现点点头,这才特么的叫问题!

“杜知院,赞画司与阵图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执行,阵图制管的是过程,赞画司只管结果,如何执行交由统兵大将和各军长官自己想办法执行。”

“那和现在的枢密院制定作战计划有什么区别?”杜衍继续问道,毕竟改革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动刀,见赵祯默许,杜衍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跑了出来。

“最大的区别是人!”李现干脆转过身,面对朝臣一侧款款而谈:“本王不敢否认计相所言,当为本朝第一名将,本王也不敢妄自菲薄,这几年的作战计划大多出自吾手;可若是本王百年之后该如何?可若是本王退役之后又该如何?”

晏殊有心反驳,可沉思片刻却无可奈何的哀叹,李现说的狂妄是狂妄了些,但是都对!

“赞画司,集军中最强的人才,编制大军构成、制定作战计划、安排后勤支援、联合政事堂、三司,妥善安排战后行政交接,千头万绪,岂是能一人一言以弊之?

西夏、幽燕、大理、交趾为何能迅速平定?战争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征伐永远都是遵从政治的目的,没有目的的征伐就是劳民伤财之举!

本王称这目的为战略!

而制定战略,将会是赞画司的重中之重!”说到这里,李现猛然转身面对赵祯大声道:

“陛下,赞画司首先需要的是综合人才,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将,只能做一个冲锋陷阵的指挥使或都头!”

“朕听你这些话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懂你的意思,可这和抑制兵乱有什么关系?”赵祯歪着头,手指一边轻轻敲着椅把,一边问道。

“赞画司的设立进一步确立了军为国有的原则,任何人,都不能越过赞画司下达作战命令!”

赵祯算是听出些味道来了,又问:“那谁来管赞画司呢?”

“赞画司设大都督,由陛下担任。”

“嗯?朕为赞画司长官?”

“赞画司权责重大,非陛下不能统辖,但大都督只可定夺命令可否,不可参赞军务。”

“哦…那由哪些人组建赞画司?”

“军中将领、三省各部代表、士子!”

“士子?”

“对,军中赞画需要熟知山川地理,统筹帷幄,故需要明算、明法科进士至少千人!”

这倒是有些意思,有宋一朝文武对立的现象有些严重,尽管这几年武人地位获得大幅提高,但是一下要这么多士子还是有些意外。

“燕王是否已经有定策?”赵祯问道。

“有,这是臣的劄子,请陛下过目!”李现恭恭敬敬地将劄子递给候在王座下的任守忠,赵祯接过去后,一目十行,面色波澜不惊。

这李现手段高啊!晏殊在文臣堆里心中暗暗佩服,录用上千名士子为官,一下堵上了大殿中所有文臣的嘴,谁要是敢啰嗦,这要是传出去,不就成了天下士子的仇人!

良久,赵祯嘴角微微一咧,放下劄子,话语中隐隐透着满意:“先由燕王筹措枢密院赞画司的组建。”

李现大喜,连忙跪地谢恩,赵祯让他起来后,又叫出范仲淹道:

“春闺秋试都是范相负责,传朕口谕,庆历六年春闺,扩招两百名明法、明算科进士,一旦录用即授正八品枢密院勾当公事,交由燕王量才适用!”

范仲淹愣了愣,明法、明算两科是科举的冷门学科,一下子录取两百人,这可是开了国朝先例,不过老大发话,做小弟的照办就是。

“臣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