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两百五十五章 这里属于汉人

刀斧 第两百五十五章 这里属于汉人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庆历六年五月二十三,延兴军、捧日第一军一万余人,在金水门登船北上,揭开了北征的序曲。

二十五日,随着陈怀安长臂一挥,五千骁捷军出汴京金辉门,率先向东踏上了向登州行军的征途。

同时,法定、陈涛赶着从军械司拉出来的数十万斤火药、炮弹等军需物资,从普济门外登船,沿着汴河向东南进入淮南东路,他们将从汴河直下淮河,转通济渠直达扬州,随后从扬州进入长江,汇合在太湖练兵的杨武、奋威两军,完成补给后从长江口出海。

目标—登州蓬莱城。

四十名赞画司官员随行,观摩水战。

六月一日,广武、拱卫、锐阵、飞鹰、破阵、云骑、虎翼、胜捷、皇家轻炮第三军九军从金辉门离京,随骁捷军之后,向登州行军。

六月五日,经过十余日的整备后,天武第一、天武第二、捧日第二、龙卫羽骑、神勇、龙猛、清朔、骁骑、骁猛九军,皇家重炮第一军、轻炮第二军、轻炮第四军、赞画司观察团、武学学子观察团,合计六万大军,于咸丰门外誓师出征。

官道上、黄河上,全是向北、向东运输军资的车队和船队,中军北征大军中规模最大,但仅仅是用来进行决战之用,所以李现在路上都尽量将道路让给军资运输的队伍,行军的速度并不快。

这其中,南路军的进展最快,六月初五,也就是中路军出征日之时,骁捷军已经到达登州蓬莱城,而杨武、奋威两军也于六月初四完成了所有的战舰整备与补给,五日,千帆铺满了长江水道,借助着夏季吹动的东南季风,三百余艘军舰向东扬帆疾进。

六月初十,北路军从古北口出关,踏上了苍茫的辽西大地;杨武、奋威海军抵达蓬莱,南路诸军抵达蓬莱城,高丽征讨军抵达蓬莱。

六月十一,骁捷军作为整个战争最先锋,登上了杨武海军的运兵船,向耀州冲去,随行的还有四万石粮草。

六月十五,骁捷军抵达耀州外海,北路军抵达辽国中京大定府(后世赤峰)。

……

耀州是个小城,全城两千四百余户,口八千七百余人,人口组成的八成是当年被契丹人所灭的渤海国人,另外有少部分契丹人,还有零零散散的汉人。

隶属辽国东京道,守军三千人,辽国水军比宋军更加不堪,耀州,只是地处滩涂海边的一个基本上无人问津的角落,若不是地处大辽河入海口兼有深水海港,此地只怕会慢慢衰落,人口渐渐凋零。

方圆十余里全是盐碱滩涂,除了出海打渔和进行商贸,城中居民并无其他多少谋生的手段。

不过今年的情形可大不相同。

四月,辽阳府大军败北,从月底开始,陆陆续续就有不少溃兵从东边的山区里逃到了耀州,一问才知道,高丽人,从背后狠狠捅了大辽一刀。

十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不过辽阳府城并未丢失,最后关头突围而出的一万多重骑及时回防,缺乏攻城器械的女真和高丽人,暂时还不能拿地处辽阳南部的安室、耀州怎样!

溃逃而来的辽军全都被送进了海城,充实前线的防卫力量,除了辽阳,整个辽东满打满算只有一万八千余人,其中一万五千人将耀州北方的海城塞得满满当当,耀州地处滩涂海边,收到的威胁很小,只有三千番兵守护。

六月初,大定府的公文到了耀州城,内容惊掉了契丹统领的下巴,大宋出兵援辽,所过各州府县,提供一切便利,接受宋军军官的指挥…

……

我叫徐文定,是个汉人,老家辽阳府,唐末契丹人席卷整个北方后,曾曾祖父就再也没有入过关。

做百姓的,谁来当官都一样,自己祖上也是阔过,贩卖渤海国的人参、貂皮到中原,家大业大,在幽州、太原、大同都有直营店铺。

不过随着南方北宋的崛起,宋辽两国对幽云十六州的归属权爆发了剧烈的冲突,家族的生意,断了…

中原的店铺和货物听说都被当地官府给查抄了,就算不查抄,又能如何?

家族没落了下来,轮到自己爹成亲之时,祖父从院子里挖出了最后一箱银子,遣散了下人,卖掉了祖宅,一家人迁居耀州,继续倒腾着东北的人参和皮毛。

本来日子还算过得过去,不过自从自己出生后,爹就迷上了赌博,刚开始还有来有往,渐渐的家里的物什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娘不见了…

爷爷被气得病死了,下葬刚完,那张红木雕花大床就被爹典给了债主,捧着仅剩的两锭银子又去了赌场…

爹爹死了,听说是一把全押了大,结果出的小,庄家收银子的时候,爹疯了,抓着银子就想跑,被赌场的打手堵在后巷活生生打死,那赌场的背后是萧家人,一个汉人的死活,对于官府来说远不如萧家人的满意来得重要。

那年自己才六岁,饿了三天三夜,模模糊糊,一个妇人推开家门走了进来,接着我被她抱在了怀里,好熟悉的感觉,温暖平静…

再醒来时,自己已经躺在了一辆颠簸的马车里,身上的棉被有太阳的味道,妇人开口道:

“我是你娘,好好活下去!”

娘…在我的记忆里,有娘的感觉,太远了…

我又一次回到了辽阳府,娘家人对自己不好不坏,他们也是汉人。

外祖父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儿,他逼着自己和两个兄弟,还有舅舅们一起练武,十二岁那年,祖父给了我们哥仨一人一把兵器。

这是一把刀,不同于大辽的弯刀,这把刀既细且直,稍稍一使劲,长刀从刀鞘中被抽了出来,雪亮的刀身将当晚的烛光映满了厅堂,我和两个兄弟一人一把,明明是夏日,可从刀柄上分明透着阵阵阴寒。

“文定,你可知道你的身世?”外祖父抚着长须,淡淡地看着我们兄弟几个兴奋的模样。

我摇摇头,父亲是个赌徒,我不想开启那些记忆。

“你是英国公的后人!”

英国公?我歪着头思索片刻道:“大辽没有英国公…”

“砰!”的一声,外祖父的胸膛剧烈的起伏,桌案被拍得吱呀作响,须发怒张喝道:“狗屁的大辽,契丹人就是一群跳梁小丑,老夫说的是大唐英国公!”

我吓了一跳,愕然看着平日里一起玩耍练武的两个哥哥退到了叔叔和伯伯身后,突然而来的陌生感,让我有些手足无措,我只知道,外祖父的这话,传到外面,是杀头的罪…

“大唐英国公李勣,追随太宗皇帝南征北讨,平定高句丽,遗腹子于辽阳府,我就是当年被英国公留下来保护你的亲将后人!”外祖父站起来,用汉人的方式给我行了个礼,舅舅和哥哥们也都站起来跟随在身后。

我连忙去拉外祖父,娘说过,我们汉人,必须尊重年长者,这,叫孔孟礼教。

“我不是什么英国公后人,他姓李,我姓徐,外祖父快起来!”我急得要哭,被娘看见了,没法解释。

“英国公本名徐世勣,只因对方是个异族女子,没法带你回长安,但你的身体里,流着的就是英国公的血!”外祖父重新坐回了座位上,两眼直直地看着厅外,在他的款款而谈中,我的祖上身世渐渐清晰起来…

…后来,家祖就在辽阳府开枝散叶,外祖父一家姓常,当年李勣的中军亲将,为了这个孩子,甘愿退役留在了辽阳府。

安史之乱后,北方局势糜烂,唐帝国分崩离析,可常家一直都在徐家背后默默守护,这才成全了徐家那么大的家业。

我环顾四周,这些人,都是我的家臣…

“去从军,带着你的兄弟们,等咱们汉人来收复故土,就开城迎接,到那时咱们就可以回长安去,认祖归宗了哦…”

两年后,外祖父就走了,我十六岁参了军,如今已经六年了,契丹人不放心汉人,我和兄弟们一直都安排在耀州戍边,如今已经成了耀州的南门守将,我身后的亲兵就是外祖父家的两个兄弟。

我们保持了发髻,不敢忘却汉人的身份,我们腰间悬挂着的,是唐刀!

如今,望着铺满海面的朵朵白帆,我不由得捏紧了刀柄,汉人的船队,北宋的大军,而我,是大唐英国公的后人,我要复仇,杀了那些草菅人命害死我爹的契丹人!

这关外,不是女真人的,也不是高丽人的,更不是契丹人的…这里的主人,只属于我们汉人!!

我没法抑制胸中翻腾的气血,举起手臂,在城楼上高声喝道:

“奉大定府圣旨,开城门,迎宋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