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三百零三章 绝境(上)

刀斧 第三百零三章 绝境(上)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我就是我,大宋东平侯!

九月五日,经过休整后的宋军继续向西北行军,踌躇满志的狄青站在京兆府西的一处丘陵上,正看着脚下的军队如一道钢铁洪流向固原开进。

三日晚间的议事,他的谋划和蓝图终于获得了超过半数的禁军都知们的支持,徐文定奔走疾呼却毫无作用,按照狄青的谋划,战事将会在今年年底前结束,运气好的话,禁军还能赶得上皇佑四年的春节!

“…尔等可否想过,黄头回鹘如今首鼠两端,不知敌友!

…战事顺利的话我军必然北上,整个补给线暴露在黄头回鹘的面前,西北多戈壁沙漠,一旦粮道有变,大军危矣!

…从中路向西推进,沿汉长城直达宣化,南北中三个方向都可以威胁敌军后方,是战是退尽归我军把控!

…你们是不是疯了!我要上奏枢密院!赞画部绝不同意大将军的方略…”

狄青身上带着传统武人的特点,对于赞画部一直不太感冒,这从他上任枢密使后就偷偷挪用过赞画司的预算可见一斑。

那件事情被曝光后,惹来文官集团的强烈反扑,原因无二,赞画司已经被文官集团认定为文人合法领军的象征,这里面可都是春闱秋试的合格士子,而且这还是燕王时期组建的部门,你狄青算什么,还敢挪用预算?!

这更加让狄青轻视赞画司,在他看来,赞画司与庆历年前的文人领军和监军一般无二,都是鄙视武人的把戏。

打仗这种事情,难道是看地图看出来的?

难道是玩兵棋玩出来的?

打仗的本事,可都是老子一刀一枪拿命换回来的,岂容秀才举人们置喙?!

人一旦对某件事情有了偏见,看什么都是错的,他哪里知道,赞画司早已对大军出征后出现的各种方略做了详细的兵棋推演。

结果就是,若是从南路攻击,并且采用这种有些出人意料的奇袭手段,战损高达半数以上的可能性超过九成!

黄头回鹘和黑汗国摸不着底细的后续增援,是怎么也无法忽视的风险!

据皇城司从杭州、广州的大食商人群体里收集来的中亚情报中来看,喀剌汗王朝可随时动员超过六十万骑的大军,若是倾国而战,按照他们的每户一丁的征兵方法,可以动员的骑兵超过百万。

更据可靠情报,喀剌汗的疆土还不止葱岭以东!

他们在葱岭以西还有数千里的疆土,本来皇城司以为同属一国,但赞画司结合情报来判断,很可能他们以葱岭为界,分为东西喀剌汗两国。

西喀喇汗以撒马尔罕作为都城,而东喀喇汗以八剌沙衮为都城,两国如今全部信奉***教,东西喀剌汗虽然与高昌回鹘同宗,但最大的不同在于统治阶级的民族构成,喀剌汗的统治者是葛逻禄人。

猜得没错,就是怛罗斯之战临阵倒戈的葛逻禄!

葛逻禄人的前科,导致喀剌汗的选择非常难以捉摸,大宋的富庶远超黑衣大食,况且如今阿巴斯王朝正在被突厥人蹂躏,葛逻禄人十分有可能以同属回鹘的名义聚集在同一面旗帜下。

历史上,回鹘人可是纵兵劫掠过唐时的长安,为了平定安史之乱,李亨答应回鹘人,破长安后可自由劫掠三天,见识过中原的花花世界后,他们还能安于残破的西域?

徐文定为首的赞画部非常担忧来自于西域的威胁,战事一旦发展到宣化以西,面对击破大宋精锐军团,长驱直入京兆府的诱惑就会如同毒药,不断勾引着跃跃欲试的蛮夷!

看着眼前的铁流,徐文定感到一丝悲哀,他总觉得狄青从某种程度上也认可赞画部的判断,可却有一些军事以外的原因,逼得他不能采纳自己的建议。

如今更是获得了绝大多数统军长官的拥护,宋军如同一个上足了发条的战争机器,开始了隆隆的转动。

大宋军律,赞画部的判断仅供主将参考,最后的决定还是要以狄青为准,而主将一旦下定决心,全军就绝不允许出现任何质疑之声。

徐文定深深叹了口气,一打马缰,加入了轰轰隆隆的队伍中去。

九月十日,宋军悄无声息度过洮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洮州,一万围城的回鹘骑兵遭遇突然袭击,溃不成军,绝大部分向北遁去,汇入到围攻熙州的数十万回鹘大部。

在洮州得手的宋军马不停蹄,当日即抛下边军驻守洮州,全军继续挥师西进,连夜度过大夏河,于次日卯时正,突然出现在失陷的河州西南。

镇守河州的五千回鹘人猝不及防,炮军半个时辰的饱和攻击后,河州城防即告崩溃,经过一日一夜的连续行军作战,疲惫不堪的宋军在河州城足足休整了整个白天,十一日酉时正,宋军继续踏上了征程。

积石军。

黄河南岸。

侧后出现大股敌军的消息如一阵风在围攻熙州的回鹘大军中扩散开来,十日夜,洮州的溃兵带来了这个惊人的消息,十余万回鹘大军立刻选择从熙州和陇西撤军,同时,求援的信使迅速向北派出,围攻兰州的十余万回鹘大军在十一日夜得到消息后也迅速撤兵,就在宋军休整之时,三十万回鹘大军已经开始整齐划一地撤退。

十二日午时,就在宋军抵达积石军渡口对岸之时,规模庞大的敌军也已经在西宁州完成了集结。

沿途的城池全部放弃,狄青怎么也想不到,看似以劫掠为目的的蛮夷,却有如此破釜沉舟的魄力,无边无际的回鹘军营里,一顶巨大的王帐前,上百名喀剌汗、回鹘、蒙古将领聚集着,帐帘徐徐大开,一个深眉鹰目的中年人在众人的跪拜中缓缓走出,他就是喀剌汗的汗王——苏莱曼汗!

东喀喇汗的王者,选择了御驾亲征,除了西宁州附近集结的三十多万大军,远在兴庆南路围攻西平府城的二十多万中路军也已经得到消息,向南疾驰。

他早就从见利忘义的大食人口中将大宋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除了西宁,所有对城池的围攻无不是勾引宋军的诱饵。

不击溃以大宋禁军为主的野战兵团,回鹘人在西北将会举步维艰。

最严重的的结果就是面对大宋对中路的直接攻击,到时候,水网密集的兴庆南路将会成为骑兵的灾难,如今形势已经明朗,宋军选择了看似釜底抽薪,其实隐患重重的南路迂回。

他们一定不知道,黄头回鹘的十万骑兵,已经秘密潜伏至青海湖以南,大宋藏北路、秦凤路、兴庆南路三路交汇之地的戈壁,就是宋军的葬身之地!

攻克积石军后,为了执行切断后路的战略,无论宋军是背北上西宁州还是继续深入藏北路,都在自己的算计之内,苏莱曼汗的眼神中透着一股桀骜不驯,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作为胜利者,行走在长安的朱雀大街上。

他并不知道,黄巢之后,长安已成废墟~

狄青在十二日当日即刻挥师渡河,这一次,驻守积石军要塞的回鹘人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慌张后退,半空中箭如飞蝗,上百台投石机向汹涌的黄河中泼洒着弹雨,战局焦灼,缺乏渡船的宋军只能艰难地依靠重装步兵的奋不顾身,于当晚终于在对岸开辟了一块纵深不到两百步的登陆场。

回鹘人趁着夜色向北遁去,十三日白天,宋军接手了空无一人的积石军要塞。

数万辆大车组成的后勤部队渡河缓慢,直到十四日,工兵部队架起两座浮桥后,渡河速度方才加快,但依然耗去了整整三天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