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民族的陨落

刀斧 第三百三十七章 民族的陨落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三日后,三份风格迥异的西北战略计划就呈进了大内。

三份计划最终的目的大致相同——都是彻底击败喀剌汗人,将大宋的疆域扩展到前唐时安西都护府的全境,不过实现的方式却大不相同。

不说两份完全从大陆开始的战略征伐,第三份方案中,破天荒地提出来,通过建设大规模的海军,夺取制海权,从大食或者波斯腹地迂回整个喀剌汗帝国的背后。

这就有些惊为天人了,特别是制海权的概念,让皇帝和政事堂的相公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大海惊涛骇浪往往代表这天人之怒,这能控制得住?

不过计划中阐明的次要战略目标——打击大食人在航海贸易上的垄断行为,绘制海图,增加九州各国的联络和贸易,特别是天竺、大食、昆仑国、泰西诸国,倒是惹得赵祯有些心神向往。

“数万将士乘船航行数万里…这,风险太大,若遇上飓风海啸,大军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臣不敢苟同此策!”

富弼看了后脸色阴晴不定,想想那后果不寒而栗,连忙质疑道,此话一出,包括赵祯在内的其他人都暗暗点头。

只有韩琦闷不吭声,老神在在地等着官家和相公们的决定。

无所谓采用哪种方案,所有的一切就是他和李现做的一个局,赞画司成立后不久,李现就被剥夺所有军权,在后续几任枢密使的轻视下,赞画司在大宋对外作战中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特别是狄青上台后,赞画司在枢密院的地位进一步降低,连财务预算都被挪用,李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做监工这些年经常找韩琦描绘蓝图。

文人领军的终极蓝图!

赞画司的赞画都是经过科举选拔出来的文人,文人上阵打仗可能体力上差点儿,但如果只做运筹帷幄之事呢?

如果一群文人经过军旅的锻炼,熟知军队大小事务、九州山川地理、熟读兵书战册,通晓作战原则,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供主将选择,岂不是一种变相的、更注重实效的文人领军?

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但韩琦显然是被说服了!

这事儿的前景太美妙,上马征战四方,下马舞文弄墨,仗剑高歌,马踏燕然,颇有两汉上古遗风。

配合目前大宋的禁军和边军军制,以后哪里会有类似“陈桥之变”的催化环境?笑话,连名将都没有了,谁听谁的啊?

这个理论太特么符合大宋的国情了!

“富相说得没错,战果倒是惊人,可大宋不需要行此险招。”赵祯想了想,也不太接收风险如此庞大的军事行动,如今禁军抚恤的标准可是很高的,真要是七八万人全军覆没,晏殊可能会被气得提前退休。

这次要不是有军费赔偿,大宋朝廷可以直接破产算了。

“陛下,臣觉得采用第二策,倒是符合实际。”晏殊指着一套文牍说道。

众人连忙仔细翻看,第二策采用稳扎稳打不急功近利的战略,先吃下回鹘,接着扫清黄头回鹘和草头鞑靼的游牧势力,打造稳定的安西都护府,接着利用东西喀喇汗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逐步缠食东喀喇汗的疆土。

联络更远处的大食人,以乌浒水以南波斯的疆土为砝码,两国结成盟友最后对西喀喇汗四面夹击,彻底恢复前唐安西都护府的势力范围!

整个战略的实施以十年为期,财务预算不到一亿贯,动员禁军十七到十八万人,预估的风险和军队伤亡也十分有限,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可行度非常高。

君臣几人倒吸一口凉气,赵祯率先赞道:“高人啊,这是谁写的?”

他知道赞画司赞画们的最高年龄不到二十五岁,以如此年纪能够把大宋和周边国家全部算计在内,谋划者的地理、政治、历史以及军事知识必须积累到一个恐怖的深度。

这样的人才竟然屈尊在枢密院做赞画?!

韩琦连忙答道:“这是赞画司群策群力的结果,每个赞画都有自己钻研的方向,战略目标即为树干,实现的步骤即为分支,而赞画们将在这些分支上贡献自己的才华,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计划!”

赵祯敏感地发现韩琦话里有话,他似乎在向自己诉说一种前所未有的施政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将会撼动自华夏以来一直遵循的政治规律。

六部将会失去政策的制定权,他们将会组成一个个涵盖天下百科的类似“赞画司”的集群,这个集群将会制定所有施政的方略,而各部长官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挑选最可行的政策,提交到中书,由中书和皇帝来确认采用何种方略!

而中书和皇室为了尽可能保证政策的正确,也将组成一个庞大的智囊集群,来探讨政策中的方方面面…

一群人决定怎么做,而另一群人决定做什么,权力看似被分开,却又用一种形式集中在了一起,只不过…不再是一个人说了算!

赵祯想到这里抬起头盯着韩琦猛看,不对啊,韩琦好像根本无所谓具体的方略,他好像就是为了让他看到赞画司的做法而刻意引导着策略用这种方式在向前推进。

这时机…赵祯脑海中猛地轰然一声雷响,燕王大胜啊!

经过狄青的闹剧后,满朝文武谁还有能力与燕王分庭抗礼?!

战损近半的逆风局,谁能像他那样不经意间轻松化解危局,甚至将颓势扭转成胜局,最终获得如此大胜?

西征大军看似已经削得只剩十之其三,可无论多少军队,只要是燕王领军,对外不啻于千军万马,可若是对内…

尽管炭盆烧得极旺,赵祯依然感觉后背发凉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这些想法电光火石间在自己的脑海中一一浮现,而这一切都让韩琦的举动变得极不寻常!

关键根本不是采用哪一种方案,重点,是用这种方式定下方案!

赵祯开始举棋不定,他虽然不知道接下来朝堂将会演变成哪种模样,可眼下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却给自己带来一股莫名的恐慌。

韩琦虽然就坐在不远处,可声音却好像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陛下,相公们都认可第二套计划,您如果没有意见,微臣一定不再坚持己见,尊重所有人的选择…”

赵祯看了看手中的案牍,又拿目光在群臣的身上扫视了一番,他赫然发现,在这件事情上,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嗯…既然诸位爱卿都认可,朕自然没有意见,再将细节完善完善,赶快发往前线吧…”他无奈亦无法,赵家人骨子里对文武勾结的担忧和害怕,让他失去了任何反抗的勇气。

……

十二月八日,一行人风尘仆仆地赶到肃州城外的宋军大营,喀剌汗的大军被堵在阳关和肃州城之间的山谷里,依靠宋军每日提供的粮草度日,苏莱曼汗倒不担心会有什么危险,停战国书早已准备妥当,只待大宋官员前来用印生效。

这些日子里,李现还组织两军重骑兵的对阵演习,篝火晚会和高层军官的酒会,气氛融洽的仿佛十来日前的大战根本不曾存在过一样。

随着富弼的到来,双方停战协议得到了快速签署,因为条件早已商定,苏莱曼汗还提前兑现了其中几项承诺,谈判和签约过程就像走了个过场,十二月十日,十七万喀剌汗大军拔营起寨,穿过阳关关城,驻扎在嘉裕山山谷外。

他们将会在来年二月横扫高昌回鹘,凑够用于赔偿大宋的一百万金第纳尔,这段时间当中大军的补给由宋军提供,当然,这笔费用到时候也要额外结算的。

至此,皇佑二年的反抗外敌入侵的战争圆满结束,史称“河西战争”。

东喀喇汗、高昌回鹘、蒙古余孽、黄头回鹘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入侵规模一度逼近百万,开战初期也因为奇袭的原因获得了一定的主动权;

但最终,被宋军扭转了局面,凉州战役也成了整场战争的转折点。

大宋前前后后一共调动了十五万禁军,三十万西军,阵前易帅一次,好不容易挡住了游牧民族排山倒海的攻势,尽管开战初期损兵折将,但幸运的是没有高级军官的伤亡,部队依旧保持了基本的建制和战斗力;

并且在战争中试验并完善了新式弹药的威力和工艺,战后这种新式弹药取名为“高爆弹”,四支炮军数千门火炮在战后全面开始换装高爆弹。

大宋将会得到数千万贯的战争赔偿,喀剌汗人也会在回鹘境内的劫掠中略有所得,而因为利欲熏心悍然发动战争的阿萨兰王和蒙古余孽,包括后来加入战争的草头鞑靼和黄头回鹘,都将迎来灭亡。

回鹘和蒙古两个民族自此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他们的下场无时无刻地警示着后人冒犯华夏文明的风险,也许只有从杭爱山脉里的粗糙的壁画和伊犁城内残破的断墙残桓里,方能窥见这两个古老文明的点滴踪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