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一百二十章 平夏战

刀斧 第一百二十章 平夏战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9:39 来源:笔趣阁

残阳如血!

望着残破不堪的耀德城城墙,来援的宋军各将都丝丝倒吸着凉气,两万余守城军士战损近半,延兴军全军只余一千五百余人,西军只余一万三千余人。

城楼上那面“天下第一军”的大纛旗依然挺立,见证着这历史的一刻,五万来援骑兵分出大半继续向北追杀,韩琦带着众将先是安抚了西军将领,随后又一起寻到了延兴军所在。

“末将拜见韩知院!”军中无父子,李现看到义父到来,令这众将规规矩矩向韩琦行跪拜之礼。

“李现我儿…可有受伤?”韩琦倒是没讲那些个规矩,下马冲过来扶起李现,细细打量着,关切地问道。

这下轮到李现有些别扭了,这这这,多大的人了,怎么被人当成一个孩子一般看护,身后众将看过来的眼神都有些怪异。

“知院大人,末将无事,都好着呢…有什么事儿晚上再说…”李现急忙后退半步,躬身行礼道。

韩琦此时方才惊醒,这不是在自己家中,刚才真是关切过甚了,连忙轻咳几声,恢复了些观容体统:“来,见见杨将军,路上遇见希仁,对此将也是大为赞赏,随即让老夫征调在身边,勇猛不失谋略,你们都是武人,今后多亲近亲近…”

…杨将军?哪个杨将军?李现正在狐疑之时,之间韩琦一闪身,从身后走来一个中年将官,年纪看上去比韩琦略大,浓眉大眼,隐隐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李将军,在下杨文广,字仲荣,官拜左班殿直,范使臣麾下!”

“杨文广…啊!你是杨家将的后人?!”李现看得眼睛都直了,连忙跪地拜伏:“杨家满门忠烈,李现每读史书都心中叹服,今日得见杨令公前辈后人,此生无憾!”

这下杨文广可慌了神,祖上荣光到了他这一代已然没落,区区左班殿直只是武将末阶,哪里比得了李现的东上阁门副使,更何况他还贵为国朝男爵,当下吓得双膝一软,跪下直恳求李现起身。

正史中杨文广生于咸平二年(999),卒于熙宁七年(1074),白寿彝认为他是杨延昭的第三子(曾巩《隆平集》云:“诏录其子传永、德征、文广有差。”),以父荫入官,任侍卫亲军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后升领防御使。

宋神宗时因抗击西夏建功,历官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后辽人争议代州地界,他奉献阵图及攻取幽燕之策。旋病死,膝下共有四子。

韩琦在一旁倒看得兴趣盎然,对功臣之后如此礼遇,非忠勇纯厚者做不到这一点,可这下跪之礼确是唐突了些,让杨文广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了,于是轻轻拍了拍李现后背道:“好啦好啦,杨家代代忠勇不假,可你这么跪着让言官们知晓了,弹劾就冲着仲荣去了…”

李现一听,恍然大悟,连忙起身抱歉道:“刚才末将难掩心中敬佩,所作所为只因敬重民族英雄,并无他意,请杨将军见谅!”

杨文广也跟着起身,朗声道:“李将军谬赞,两万孤军力抗西贼二十万大军而不落败,此番作为比之先祖不逞多让,该是仲荣向将军致敬才是!”

韩琦见两人心心相惜,更是开怀,笑道:“都是国朝良将,军中豪杰,大宋的崛起还需要更多向你们这样的忠勇之士,传令大军,就在西贼大营中驻扎!”

说罢就翻身上马,招呼李现与杨文广去大营中继续商谈,李现多日未见韩琦,见韩琦马术精良,边走边赞道:

“义父马术精进不少,这是练过?”

“哪有…这不是最近骑得多了嘛…”

“话说回来,大军来得好快,孩儿算过怎么也得十日啊?”

“唉,收到你的书信,为父心念战事,赶路就赶得勤了些…”

杨文广插话道:“知院大人挂念开国男安危,大军日夜兼程于今日拂晓到了韦州,咱们都三天三夜没合眼了,还说要直接杀将过来…”

“哎…我这是心忧战事!”

“日夜兼程!义父此时必定疲累,今晚还是好好歇息,有什么事明日再说不迟…”

“那不行!明日还有明日的事儿,今晚就得把接下来的战事商量透彻,我一个老家伙都不觉得累,你这个少年郎难道会吃不消?”

“义父心系国事,国朝栋梁!”

“少拍马屁!”

“孩儿说的实话!不过说起来,真不用这么着急,我还能再撑几日…”李现在马上摇头晃脑道。

韩琦转过头去,愣愣盯了他看了半晌:“你不吹牛会死是吧?”

“区区西贼,孩儿从不放在眼里!”

“我管你们弩手都拿了腰刀上阵厮杀了啊,没箭了吧…”

“呃…是啊,不过义父您放心,上阵前孩儿让他们把神臂弩都毁了!”

“床弩也就剩几架…其余的呢?”

“…辽人派了一百多门投石机,床弩在城墙上被砸烂了…”

“嗤…都快徒手相拼了,还大言不惭能再撑几日,哈哈哈…笑死老夫了!”

“义父莫笑,孩儿还有爆破弹…”

“哟,你还来劲了,如今你军中能再找来一千枚爆破弹,我就收回刚才的话,如何?”

“…唉,义父不知,刚才为了配合来援大军,爆破弹打光了…”

“哈哈哈……”韩琦看着抓耳挠腮的李现,大笑起来,身边众将都觉得有趣,队列中情绪欢快,大战得胜的轻松让众人都放松了心绪,一起跟着笑了起来。

李现自己也觉得有趣,反正算年纪,自己是个正宗的晚辈,年轻人嘛,哪能像个老古板,放浪不羁才是正理!

耀德城下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到处都是一队队的宋军骑兵,押着一群群扔了兵器跪地投降的西夏俘虏,往大营方向而去,不时可见纵马穿梭的骑兵来回,守城宋军的伤员也在俘虏们的搀扶下,陆续转移进了大营,耀德城已然成了一片废墟,战后大概率会被废弃了吧。

光是战场上的降兵,就不下三万人,野利拓石跑得贼快,领着野利家三万多人马向北逃亡,从西平府下淌过灵州川,向西去了凉州老巢,西夏大军战死者高达六万余人,其余都不成建制向北逃窜,待到了晚些时候追击的宋军回营,方能知晓最终战果。

入夜,追击的骑兵陆陆续续回到了大营,又押回来一万余人的俘虏,最远的追到了离西平府仅仅二十里处,见到前方又西夏骑兵接应,方才回转,这样算来,除了逃亡凉州的三万余人,二十万西夏大军,只有五万不到,而且这些军士都已胆寒,今后的战斗中都是友军中的不稳定因素。

可以说,这一战,西夏全国所有的精锐都已葬身沙场,残余的军队除了紧守要地城池外,再也没有了和宋军野战的能力。

“上云说说,接下来这仗该怎么打?”韩琦帐中聚集了几乎所有来援的统军将领,此时开口对李现问道。

连战连捷,泰山压顶而不崩,万军从中斩将夺旗,死在李现手上的西夏军士差不多都有三四十万了,还不算贼酋李元昊、大将军野利兄弟、还有数不清的都统制、大首领等等…这战绩可以说也就太祖时期的那些骄兵悍将能比得过了,李现已经隐隐成了帐中武人之首,大家都想听听他的见解。

“知院大人、各位将军,我认为,接下来我大军无需管其他各条战线,直接一路向北,明日拿下西平府,留数千人马驻守,大军继续不停向北,入夜前屯兵兴庆府城下!”

“你的意思是,逼迫李氏投降?”

“然也!西贼已经没有底牌了,若降军所言非虚,那野利拓石肯定是去凉州席卷而逃的,断不会再据城抵抗!义父此时当给秦凤路公文,让他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凉州重兵驻守,绝不能让吐蕃或是回鹘人渗透到凉州以东!”

韩琦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此策可行,李氏一族今后就去汴京居住吧,可我心忧的是,辽人的反应…”

“大人无需多虑,辽人来不及反应!他们的如意算盘就是趁我与西贼大军相持无暇北顾,浑水摸鱼罢了,他们万万想不到,西贼如此不堪,大军全灭,只要我们速度够快,西夏就是我们大宋今后新的西北边疆!”李现信誓旦旦道。

“总要有所防备,以防万一!”韩琦依然坚持,李现见状也不再执着,低头思索片刻后接着道:

“那就遣一军绕过兴庆府继续北上,直达定州!定州以北皆是大漠,易守难攻,只要拿下定州,就算西贼境内的辽军南下,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韩琦看着面前款款而谈的李现,心中欣慰,这孩子眼看这年纪不大,不过精于战阵,山川地理国家形势有时候看得比自己还要独到,定州一下,相当于关上了兴庆府的北大门,任凭辽人兵锋如何犀利,不打下定州是绝不会继续南下的。

随即韩琦一拍身前案几,朗声道:“众将可还有疑虑?若无疑虑,明日大军辰时出发,目标——灵州西平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